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教信息     
浙江造纸学会于今年元月18日在杭州召开了普教工作会议,总结了87年培训工作,计中技班、化验班、纸板工艺班,造纸机械设备班等七个工种班54个厂306人次.并计划再办中技班、高技班、产品标准、测试班、计量仪表班.还将组织一次造纸工艺和设备教材座谈会.在纪念蔡伦活动方面,已随同寄发给会  相似文献   

2.
新康 《人造板通讯》2005,12(3):36-36
在过去的一年里,辛北尔康普公司又一次取得了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的销售业绩:从2004年2月到11月,共完成了全球9条人造板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其中多数生产线已实行了三班生产。  相似文献   

3.
1972年,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先在村校任教,三个年级的复式班,语文数学音体美,所有的课程我一个人全承包。山里的孩子好动爱闹,我是一天到晚声嘶力竭、唇干舌燥。补充水分,保护嗓子,我别无选择,就沏一杯茶喝。茶水润喉,茶香醉人。渴了喝下解渴,累了喝下解乏,困了喝下提神。咽喉肿痛、嗓子沙哑,一杯下肚就能缓解,茶叶真是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顾克敏 《美食》2007,(3):25-25
人老,总是喜欢怀旧。在回首往事中,其中有一件事记忆较深。 那是一九六四年,我出师不久,领导为了培养我,把我送进位于银山门的镇江烹饪实验店进修深造。四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值厨,前厅服务员告诉我,来了几位青年,操南京方言来访。我们互不相识,但我非常友好地招呼他们在餐厅喝茶,便聊了起来,经过一番寒暄。方知他们是南京六华春、三六九、同庆楼等餐馆一班同行来镇江游玩,现赶往火车站乘车回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初涉庖厨     
虽说有“君子远庖厨”的古训,但我却迫于生计不得不走进厨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被“命运”安排到鄂西山区的一个小林业站工作。全站只有三个人,站长和老王是小镇上的人.所以平常都在家里吃饭,而我却只能去离林业站约半里路的公路养路班搭伙。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我与养路班的人很难烟火同时,若是遇上雨雪天,那就更不方便了。于是,没过多久我便另起炉灶,过起了“单干户”的生活。那时,我做饭用的燃料是木炭和呼屎子。什么叫呼屎子?就是大木柴烧过之后剩下的炭核,这都是烧柴火时,专门夹出来闭在坛子里得到的。这种呼屎子燃点低,起火快,最适合我这种单干户用。做饭时,先用报纸将呼屎子点燃,再用呼屎子将木炭发燃.然后就可以坐锅煮饭了。为了省炭省事,我一般是做一次饭吃它一天。如果是夏天,剩下的饭菜连热都不用热,只用开水泡一下饭.便呼啦啦地下了肚。那时每天吃的菜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夏天是黄瓜、豇豆,冬天是白菜、萝卜.水煮盐烹,油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2,(10):175-175
4月14日,宁波奉化江畔的舟宿夜江高端休闲景区君顶华悦俱乐部,“凝聚智慧·精彩你我——百精班缘聚尊享夜”圆满落幕。“百精班”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的简称,经济大市宁波将当地最优秀的企业(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高层集聚起来,整合全球资源进行智慧提升。这个百精班的成员,一年的创收超过千亿,是真正的顶尖领袖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武汉卷烟厂开办的卷烟技工班,是武汉市一轻工业学校的一个班级,烟厂成立分校。该厂在一九七二年四月已办了一届机械班,学时两年,学员五十名(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生),已于一九七四年三月结业,分配到武汉市一轻局所属各工厂工作。毕业生在各工厂工作,反映很好,又红又专,能独立操作,达到了二级工的水平。现在办的卷  相似文献   

8.
刘文军 《美容院》2023,(2):36-37
<正>1978年,我以总分365分、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录取。入学后得知,我的分数在班级里是最高的。有位同学对我说,他的一个农场战友,分数比我低6分,但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我听后叫苦不迭,都怪自己不会填报志愿,井底之蛙,懵懵懂懂。前几届高考,有两大特点,一是竞争激烈,1978年的录取率只有6.6%;二是考生年纪相差悬殊,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14岁。新生报到处,可以看到,有的人还领着孩子来上学。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陈华已经21年了。1981年我从部队转业到佳木斯市粮食局工作。同年陈华参加工作也到局。10年后,我调到局办公室搞政务,与陈华同科共事,暑去寒来整整11年,一天都不差。在这11年里,办公室整体工作从内到外获得了一致好评。诚实地说,工作上我是个很要强、很努力的人;10年做政务工作,曾写了几百万字的稿,但除上指下派外,没主动给任何人写过事迹材料。我曾下过决心,有生之年不给健在的人树碑,这也是看史书,写史志后给我的警示。然而对陈华,我甘愿破例,诚笃地说,这样做应该、值得!  相似文献   

10.
(续前篇) 7、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皮革专业(1956~2000年) 1954年5月14日,我同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全体同事调达北京工作.皮革室由民口移交军口,改名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研究所皮革室.由于总后在上海有个106(后名3516)制革厂,我常被派去上海该厂协助技术工作,有缘续与上海市皮革科技界的熟人多有联系,故知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轻工业学校皮革专业,除了我尽力回忆外,多谢在该校皮革专业第一班毕业的多年益友温祖谋高工,帮忙调查核实该校皮革专业的不少史实,现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11.
吕绪庸 《西部皮革》2006,28(6):43-45
(续前篇) 7、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皮革专业(1956~2000年)   1954年5月14日,我同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全体同事调达北京工作.皮革室由民口移交军口,改名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研究所皮革室.由于总后在上海有个106(后名3516)制革厂,我常被派去上海该厂协助技术工作,有缘续与上海市皮革科技界的熟人多有联系,故知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轻工业学校皮革专业,除了我尽力回忆外,多谢在该校皮革专业第一班毕业的多年益友温祖谋高工,帮忙调查核实该校皮革专业的不少史实,现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12.
刘忠堂 《中国纤检》2014,(21):63-63
青岛纤检所职工叶林,1978年接母亲的班就业进入本单位,其父母都是我所第一代职工。 叶林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棉花检验、化纤检验、业务管理等工作,后从事设备维护工作至今。他热爱本职,勤奋好学,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初中生成长为设备维护技术能手,为单位节约增效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月亮 《美容院》2015,(1):36-37
还好人生不是电影,不用刻意演出一场悲剧来给观众催情。一步步走在不爱他的路上黄宝强无预兆地通知我,他要临时加个班。你可能觉得加班没啥大不了的,跟午餐吃high了临时加碗饭没甚差别,但我却不能接受,因为这世上有个叫国际工程公司的鬼地方,在那儿工作的人一说要加班,就意味着将要被发配到一个遥远得你闻所未闻的荒芜国度,不见天日地加上三个月班,或者半年。其间你会跟他失去一切联络。手机联络?别做梦了,他们就是去建信号塔的。  相似文献   

14.
秦涛 《四川烹饪》2007,(8):87-87
时间过得飞快.从学校毕业后转瞬间已经六七年了。虽然这几年我在工作单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为我对餐饮这一行的喜爱,而一直没有放弃过自己开店的想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我下决心辞掉了工作,开始做我的开店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七·二一光辉指示的指引下,我公司于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办起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设有酿造、政治理论写作、生产物价等三个班。目前酿造班有学员30人,全日制,学制一年。工大酿造班,从创办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五个多月时间,但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所以,一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学员通过学习,不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续前篇)7、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皮革专业(1956~2000年)1954年5月14日,我同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全体同事调达北京工作。皮革室由民口移交军口,改名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研究所皮革室。由于总后在上海有个106(后名3516制革厂,我常被派去上海该厂协助技术工作,有缘续与上海市皮革科技界的熟人多有联系,故知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轻工业学校皮革专业,除了我尽力回忆外,多谢在该校皮革专业第一班毕业的多年益友温祖谋高工,帮忙调查核实该校皮革专业的不少史实,现综述如后。1956年初,上海市第一轻工业…  相似文献   

17.
《纺织教育》2010,25(2):68-68
2010年3月9日,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与广东华歌尔时装有限公司达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并准备于2010年9月起正式开设“华歌尔”服装设计与工艺班。该班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年选拔进入“华歌尔”班(计划30-40人),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第三年择优进入华歌尔公司顶岗实习、就业,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印刷杂志》出版40周年之际,回忆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印刷杂志社工作的岁月,感慨万千,那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日子,大家一起流汗,一起欢乐。杂志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成长,就像一座不断建设中的大楼,每个阶段的编辑、作者就像建筑工人,为它添砖加瓦。我加入《印刷杂志》团队的时候,前辈已打好了基础,杂志在业内享有相当声誉。当时,《印刷技术动态》(《印刷杂志》前身)隶属于研究所的情报资料室,室主任屠一峻于1987年1月退休,我接他的班,也就接手了杂志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1983年《烹调知识》创刊算起,我在《烹调知识》编辑部帮助工作达20年。由于工作关系,我与不少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我与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李乐清可谓忘年之交。因为从年龄来说,我大他整整30岁。  相似文献   

20.
陈季 《新食品》2012,(12):116-117
2012年2月13日至17日,通过去年波尔多葡萄酒协会(C/VB)及法食协(SOPEXA)在中国内地举办的“波尔多葡萄酒学校国际认证讲师班”的笔试和面试之后,我十分幸运地和其他八位葡萄酒界精英获得了到波尔多葡萄酒学校(L’EcoleduVinBordeaux)免费学习一周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