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即时通信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建立企业即时通信平台、网络虚拟社区,实现企业职工之间的信息同步,职工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沟通.采用基于P2P技术即时通信的客户/服务器架构,使用从MFC类中的Casync Socket类的派生类实现底层通讯,底层利用UDP数据报协议进行通讯.各个用户之间采用对等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进行通信,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资源共享与交换.  相似文献   

2.
在控制系统的领域中,现多数采用的是多处理器或多操作系统,会遇到异构平台间的过程控制等的通信问题,且不同平台可处理的数据格式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模型,该模型中采用中间代理的方法,将底层通信与上层应用分离,使底层的通信过程对用户透明.本文以RCS库的CMS和NML为基础,根据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CMS是RCS库的底层通信管理系统,提供消息读写、数据编码/解码以及跨平台的通信功能.NML是对CMS的封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接口,CMS/NML均由一系列C++类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DSPTMS320F2812的气体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现场中,检测有毒、可燃气体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气体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CAN现场总线增强各探测点与底层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能力.底层主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采用以太网进行通信,实现了对系统的远程控制.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结构以及部分硬件设计的关键问题和程序流程图.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的信息长距离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局域网内的简单通信系统,系统采用C/S模型,底层通信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服务器负责客户端的登陆,好友信息的保存和报文的发送.客户端采用P2P方式实现消息的传递,并能够实现文件的传输,实时聊天软件实现了实时、跨平台、低成本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CCP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电控单元的通信模块.将通信模块分成标定协议和CAN驱动两部分,协议实现和硬件底层驱动分离的设计方法保证了通信模块软件在多平台上移植,同时通信模块也更具通用性.软件编写采用模块化编程方法,各个模块相互独立,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便于程序的调试和维护,实验结果表明,电控单元和标定工具实时传输数据快,通信可靠性高,为电控单元后续匹配标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串口通信标准协议存在多种自定义协议以及协议复杂性等特点,采用纯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交换数据和通信状态的实时获取与监测.通过对Windows平台下进程管理机制以及串口通信流程的剖析,采用进程注入、基于串口的API钩子等系统底层软件设计技术,实时获取相应的串口交换数据信息.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表明了其在通信协议机理分析、通信故障分析等方面应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P2P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减轻集中式服务器的负担,采用基于P2P的底层网络机制来实现即时通信系统。与其他方法相比,其节约了成本,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从最终的测试结果来看,基本上实现了该系统的预期开发目标,完成了基本的P2P的底层实现机制和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教室门禁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读写器硬件部分采用51单片机系列的STC11F32XE作为主控芯片,射频模块采用性价比较高的MFRC522芯片。软件部分重点阐述了射频识别通信底层驱动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将卡片的操作以函数形式封装,以供用户调用。该系统设计开发的完成,为教室资源管理提供了便捷,并为校园一卡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主要是要实现对社区或者工厂等耗能场所的建筑内能耗设备进行监控管理,使之合理化使用并将能源消耗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底层控制设备与上层管理系统通过CAN总线通信,管理系统采用sqlite内存数据库作为其实时数据库的内核,本文主要介绍利用VS2010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底层控制网络与上层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实现对实时数据库的同步更新操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STM32F407为主控制器,根据板载USB接口的特点,设计基于通信设备类(CDC)的USB通信传输模块,然后在裁减配置好的Android系统上利用多线程读取由STM32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并作处理;STM32利用ST公司提供的驱动程序,实现以USB设备为虚拟串口,利用Android源码编译Android程序的JNI部分的链接库文件以串行总线(COM)方式达到访问底层USB端口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采集传输方式在数据稳定高速传输上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择Java和C两种语言分别实现上层软件和底层软件的编程,通过JNI技术在Java中调用C实现Java和C通信,并采用对象封装的方法解决复杂输入参数传递的问题.在一项目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并详细描述了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IC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串口通讯在IC工业制造产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设备与控制主机之间通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Windows API函数实现串口的通信,文中介绍了使用API函数来实现串口通信的相关知识,利用API函数设计和实现了底层串口库,并将其应用到IC工业制造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已有的IPv4与IPv6的socket接口和实现,设计了一种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通信模块.该模块利用类继承,为基于IPv4、IPv6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提供了统一的底层通信功能编程接口.采用该模块,还可以方便地升级原有只支持IPv4通信的软件系统,使其支持IPv6协议.该模块已应用于NGI网络监测分析系统NetTurbo.  相似文献   

14.
MPI的3.0版新增了非阻塞集合通信.非阻塞集合通信兼顾非阻塞和集合通信的特点,与阻塞集合通信相比具有更低的同步开销,能够实现更多的计算通信重叠,带来性能提升.以广播为例详细介绍了广播通信的不同算法实现,比较了非阻塞与阻塞广播底层控制管理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提出了实现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Windows SAPI实现高效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在Windows95环境下采用SAPI实现串行通信和调用SAPI生成动态链接库(DLL)的方法和步骤 ,并给出了VB应用程序调用底层DLL的通信实例。  相似文献   

16.
张楠  李志蜀  张建华 《计算机应用》2004,24(Z1):382-383
利用PB和VC的混合编程技术,设计并开发了语音传输系统中底层通信控件.在该控件中实现并封装了语音信息的打包、压缩、传输、路由等功能,采用回调机制自动处理各种硬件事件.应用证明,该控件实现了对硬件的良好支持,并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友好的管理控制接口.  相似文献   

17.
钟文  王益 《计算机工程》2005,31(19):225-227
一般基于应用层面的串行通信将端口设备广义地视为文件,采用CreateFile方式实现通信。该文分析了INS8250串行控制芯片和Intel8259中断控制芯片相应寄存器的配置与地址读写,以及实现对串行端口的安装、初始化、通信、卸载等功能,对串行端口底层通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车间设备层通信中出现的网络瓶颈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化制造的特点,提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其与上下层设备的通信,包括基本通信方式、RDP方式、嵌入式浏览器方式和音视频通信方式,并针对与底层设备的通信问题,提出通信协议的优化定制方法,并开发实现得出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设备监控系统在远程通信过程中大数据量传输及部分数据高实时性要求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TCP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实现底层监测设备与监控中心间的可靠通信.协议提出了从监测设备到监控中心的安全登录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对个别参数或部件信息地实时传输.该协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能够满足大型设备监控系统中采集设备和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20.
iFIX的调度模块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采用iFIX组态软件实现监控功能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该系统以iFIX组态软件为平台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OPC接口和串口服务器实现了监控主机与底层硬件的通信.为了有效地减少由监控画面切换而引起的对从硬件设备的连接断开操作,监控主机利用iFIX工作台(Work Space)提供的调度(Schedule)模块实现对底层从硬件设备的控制.经过实际生产证明,这种控制方式显著的改善了控制效果,使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