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糖母液中糖组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minexHPX-87H柱(7.8mm×300mm),以0.005mol/L硫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柱温50℃,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进样量20μL。结果:以峰面积定量,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5~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9.8%,RSD=0.80%(n=9);木糖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100.2%,RSD=0.52%(n=9);阿拉伯糖的线性范围为5~5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99.6%,RSD=0.75%(n=9)。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木糖母液中糖组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木糖生产过程中的木糖母液为主要原料生产饲料酵母。其得率为36.32%,蛋白质含量达52.54%,优于轻工业部饲料酵母的质量标准。为木糖母液的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木糖醇母液色谱分离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模拟移动床(SMB)分离设备上成功地实现了木糖醇母液中木糖和木糖醇组份的分离提纯。并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基于真实移动床(TMB)的简化数学模型,以产品纯度和收率为系统分离性能的优化指标,研究SMB分离性能与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木糖醇母液SMB色谱分离过程操作条件的寻优仿真研究,确定稳态时柱内的木糖和木糖醇浓度分布状态;计算出不同操作条件时两组分产品液各自的纯度和收率变化规律图。在阀门切换时间为15min,进料木糖醇母液中木糖浓度35gL-1,木糖醇浓度114gL-1,进料和出料总量恒定为16mLmin-1,循环洗脱剂流量恒定为18mLmin-1的操作条件下,木糖醇母液进料流量在1~2.3mLmin-1范围内都可同时获得纯净木糖醇与木糖产品。在实验室SMB分离设备上进行了验证,得到的木糖和木糖醇产品液纯度和收率均达到了100%,所有实验结果与仿真曲线基本吻合。因此采用基于TMB的简化的平衡理论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研究可分析和预测木糖母液SMB色谱分离系统操作条件对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有效地指导了产品分离实验、工业化放大设计和生产优化操作。 相似文献
5.
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GXAS137发酵木糖母液产丁二酸的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利用废弃木糖母液合成高附加值丁二酸的可行性。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确定影响丁二酸发酵的显著因子,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各显著因子的最优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各因子的最优水平。影响木糖母液发酵产丁二酸的显著因子及最优浓度分别为:木糖母液64.75g/L,玉米浆15.71g/L,碱式碳酸镁46.39g/L。在最优发酵培养条件下,丁二酸产量达到38.01g/L,比优化前提高了20.7%,与模型预测值(38.41g/L)基本一致。进一步利用2L发酵罐进行了放大试验,发酵72h丁二酸产量最高可达48.99g/L,较厌氧瓶发酵提高了28.9%,丁二酸得率为0.80g/g总糖。结果表明,采用低价的木糖母液作为底物,可为未来低成本、高效产业化生产丁二酸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盐酸林可霉素丙酮结晶工艺生产收率在90%左右,约有10%林可霉素留存在丙酮母液中,探讨了利用混合醇回收丙酮母液中林可霉素的可行性,经实验选用了合理的回收工艺,应用于生产后,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了林可霉素提炼收率约5%。 相似文献
7.
固定床色谱分离木糖、山梨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由玉米芯(或甘蔗渣)水解法生产木糖的工艺中,水解液中的木糖由结晶的方法得到。木糖结晶母液中,除了未结晶出来的木糖之外,还含有大量山梨糖以及少量其他糖类,用结晶的方法已难以进行深度分离,由于木糖、山梨糖都是高价值产品,因此开发木糖结晶母液的深度分离技术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低聚木糖中的木糖和木二糖含量的方法。以Prevail TM Carbohydrate ES糖柱(250×4.6,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72∶2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ELSD漂移管温度为80℃,载气流速为2.0 L/min。结果表明,木糖和木二糖分别在0.08~1.00 mg/m L和0.15~2.00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1mg/m L和0.02 mg/m L,定量限分别为0.03 mg/m L和0.05 mg/m 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02%。 相似文献
9.
以醋酸甲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羰基化生产醋酐是一项解决电石法生产聚乙烯醇(PVA)副产物醋酸甲酯和电石炉气一氧化碳较为可行的方法,对羰基化生产醋酐的原理和醇解母液生产醋酐的工艺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H)2催化剂,该催化剂对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苯甲醇及烯丙醇类的氧化反应有十分理想的催化效果,并且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12.
新型合金催化剂用于木糖加氢制木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元Raney Ni合金催化剂进行木糖加氢,考察了温度、压力、pH值、剂糖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与其它Raney Ni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Raney Ni催化剂RTH-311进行木糖加氢,当反应温度为130-140℃、压力为8-10MPa、pH值为6-7、剂糖质量比为2%、反应时间为90~120min时,转化率可达100%,产品色度好。RTH-311催化剂的木糖加氢活性好于其它类催化剂,重复使用时,也可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3.
Hung Lee Coralie R. Sopher Kerrm Y. F. Yau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Oxford, Oxfordshire : 1986)》1996,65(4):375-379
The ability of various sugars to induce xylose reductase (aldose reductase, EC 1.1.1.21) and xylitol dehydrogenase (D -xylulose reductase, EC 1.1.1.9) activities in Candida guilliermondii was studied. D -Xylose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inducer of activities of both enzymes, followed closely by L -arabinose. Very low xylose reductase activity was induced by cellobiose, D -mannose, D -glucose, D -galactose, D -fructose or glycerol. With xylitol dehydrogenase, cellobiose and D -fructose caused partial induction of enzyme activity, while negligible activity was induced by D -mannose, D -glucose, D -galactose or glycerol. Several sugars were tested for the ability to repress the induction by D -xylose of xylose reductase and xylitol dehydrogenase activities in C. guilliermondii. Enzyme activities induced on D -xylose served as controls. L -Arabinose, cellobiose and D -galactose did not repress enzyme induction by D -xylose, while D -mannose, D -glucose and D -fructose repressed enzyme induction to varying extents. Results from enzyme induction generally correlated with patterns of mixed sugar utilization, with some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D -galactose and D -fructose in the presence of D -xylo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D -xylose by C. guilliermondii is subject to regulation by induction and catabolite re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以木糖生产中的废液制取食用酱色素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般热、光、溶液pH值对其的影响不大 ;在一般浓度下 ,Ca2 ,Na ,K ,Al3 ,Fe3 ,蔗糖 ,苯甲酸钠 ,食盐等物质对其基本无影响 ;当Mg2 ,Zn2 ,Fe3 ,抗坏血酸的含量高时对其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为充分利用离心母液水中所含的氯乙烯单体和携带的热量而选择的沉降母液和预热空气的设备及回收工艺流程。通过回收,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污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臭氧氧化法在悬浮法聚氯乙烯母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悬浮法聚氯乙烯工艺产生的离心母液中含有少量PVA等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采用传统的混凝法和过滤法很难将其有效去除。在混凝法的基础上,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离心母液,COD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母液可作为工业水回用。此技术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为聚氯乙烯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