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编队舰空导弹火力分配过程中,协同运用对火力通道的组织使用需求,构建了火力通道组织模型,提出了三种平台选择系数.通过对给定作战态势的实例计算,认为从编队火力通道资源利用效率出发,能够更好发挥编队舰空导弹武器效能.指挥员进一步可根据火力通道的使用情况,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种类以及编队的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2.
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斗使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不同的射击方式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在单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可靠性和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综合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基本模型,对多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以不同射击种类、作战方式使用时的战斗使用可靠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可以在编队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射击种类和火力分配方案提高战斗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舰舰导弹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舰舰导弹目标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舰舰导弹选择概率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统计试验仿真计算,根据对选择概率仿真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舰晨线笥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最后舰舰导弹选择概率的非线笥回归公式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多阵地岸舰导弹组合攻击作战任务中岸舰导弹作战单元部署定量决策问题,基于广义最大覆盖选址理论,结合岸舰导弹部队兵力数量有限的战场条件,构建多型岸舰导弹作战单元部署优化模型。针对目标舰艇位置、岸舰导弹火力覆盖范围等影响因素,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目标散布区域计算模型、岸舰导弹火力覆盖区域计算模型等辅助决策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模型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多型岸舰导弹作战单元部署优化模型及算法可以稳定地提供合理有效的优化方案,能够为战时多型岸舰导弹部署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艇被动定位引导导弹攻击法是舰舰导弹超视距隐蔽攻击的重要定位方法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舰舰导弹被动定位法的概念、特点和方法,然后以双站被动定位法为典型方法,分析了舰舰导弹被动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舰空导弹网络系统的作战特点,分析了信息协同下舰艇编队之间的信息流,对协同网络中火力单元节点的战场感知能力、制导覆盖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信息协同条件下的舰空导弹网络化反导模型。通过算例评估了舰空导弹网络化系统的反导能力,为信息条件下的编队防空反导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舰艇被动定位引导导弹攻击法是舰舰导弹超视距隐蔽攻击的重要定位方法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舰舰导弹被动定位法的概念、特点和方法,然后以双站被动定位法为典型方法,分析了舰舰导弹被动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舰舰导弹各种战斗部毁伤机理分析,结合舰舰导弹作战使用要求,明确了舰舰导弹战斗部发展方向,研究并总结了各发展方向的主要新型战斗部的毁伤机理、特点与不足,对全面了解舰舰导弹战斗部的现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舰舰导弹的目标特性与射击效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舰舰导弹射击效率的各种目标特性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计算单枚舰舰导弹射击效率和计算多种类型舰舰导弹对集群目标整体的射击效率模型 ,并给出了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10.
▲П-6反舰导弹1П┐6和П┐35导弹1956年8月17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1149-592号命令,研制П-6和П-35反舰导弹。这两种导弹均由切洛梅设计局(52设计局)研制。П-6是潜舰导弹,П-35是舰舰导弹。两种导弹都按高空-低空弹道飞行。高空飞...  相似文献   

11.
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舰空导弹在作战任务和战斗中的使用特点,研究舰空导弹发射装置的可靠性对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的可靠性模型。设置不同的战术应用背景,提出了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指标,在设定的3种典型作战模式下对典型的A、B、C三型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必须将可靠性与作战效能结合,才能得到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舰空导弹防空反导的作战效能,充分发挥其火力综合控制优势,对舰空导弹射击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对舰空导弹射击方案的分析,采用分三步优选的方式寻求最佳的射击方案,首先按照目标来袭态势确定舰空导弹最多可拦截次数,在拦截次数范围内,按照不同的拦截次数、每次不同的发射数量确定可以满足毁伤预期的射击方案;其次就满足毁伤预期的射击方案根据发射时间筛选出最早毁伤瞬时射击方案和最大毁伤概率方案;最后利用射击方案模糊优选模型对筛选出的射击方案进行模糊优选,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效能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型,运用WSEIAC模型对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对海作战任务系统效能进行了描述,给出了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多平台舰舰导弹饱和攻击几个协同问题与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组织多平台舰舰导弹饱和攻击协同筹划难的问题,运用作战任务规划理论,划分舰艇编队协同任务层次,确定协同任务指标,给出协同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平台舰舰导弹饱和攻击协同任务分配模型与舰舰导弹时间、空间和频率的协同模型。方案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协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指挥员组织反舰导弹协同饱和攻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喜安 《飞航导弹》1998,(12):41-43,49
导弹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衡量导弹作战能力很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制导系统的性能上,为此,对现役舰舰导弹在自导段由红外成热像末制导系统替代雷达末制导的必要性和红外热像末制导系统的组成,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以往型号的经验,提出了新型号舰-舰导弹在初步设计阶段的飞行性能指标,以控制适当的目标特性,推进整个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舰舰导弹的雷达电视综合制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舰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是舰舰导弹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雷达制导体制和电视制导体制的比较,及现代水面舰舰无源干扰的作战分析,提出了末制导雷达的“初制导”、“二次搜索”等概念;阐述了雷达、电视两种制导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的综合制导过程;较好地改善了舰艇导弹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代信息化海战严重的空中威胁,各海军强国构建了各具特点的舰空导弹体系。将外军舰空导弹体系发展划分为独立作战的平台中心模式、共享态势图的网络中心模式和资源共享的网络中心模式三个阶段,根据外军舰空导弹体系建设及作战理论发展,分析了其体系火力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海战中电子战体系对抗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海战对反辐射式舰舰导弹的基本需求,并结合当今战术和技术发展水平,对这种导弹的基本设计要求及其在现代海战中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舰)空导弹发射区高远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舰空导弹为例,研究了在地(舰)空导弹杀伤区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发射区模型的建模方法,侧重于模型误差的分析,给出了武器系统发射区高远界的设计方法和模型验证,并将垂直发射区的结果推广到有航路捷径和俯冲攻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