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建国 《安徽建筑》2014,(3):140-142
半刚性基层上沥青路面出现的横向开裂是由半刚性基层发展而来,基层材料的干缩、温缩结合荷载的拉应力疲劳效应使基层产生开裂,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介于半刚性与柔性之间的一种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干缩、温缩的优点,但由于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胶结材料是水泥和乳化沥青的共同体,其强度比半刚性基层的强度略低,为使用安全,文章在探索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的物理力学性能作了一般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万勇 《城市建筑》2014,(32):255-25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相对于其他类型基层,其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的特点,并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对于提高道路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板体性好、耐久性好、干温缩较小、易于施工等优点,是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的半刚性基层结构型式。在道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施工人员在应用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时,必须对施工材料的配比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控制,保证道路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碎石属于一种新型道路基层结构,主要是通过对水泥的水硬性和级配碎石拌合进行运用,铺筑后压实,并通过一定程度地硬化而产生的一种半刚性路基结构。本文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础的特点,并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许志琴 《山西建筑》2014,(11):147-148
对传统半刚性基层与振动成型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振动成型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势,并阐明了其在实践中的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促使其在工程界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洪丽  孔令玮 《市政技术》2011,29(3):116-117,127
为了减轻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温缩以及弯拉疲劳破坏造成的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满足高速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两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和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在试验室内做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研究结果可指导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以及丰富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理论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础,在我市道路修建工程中是一项新材料、新工艺。近年来,随着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大面积应用,为保持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普通的原土基础已不能适应相应的技术要求,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半刚性基层,板体性好,早期强度大,稳定性好。能够适应现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需要。因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将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市政快速化道路成为新时期道路建设的重要模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市政快速化道路路基结构的常见形式。论文结合某市政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对市政快速化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展开了分析。同时论述了市政快速化道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等级、质量的优劣反映城市的整体形象。针对秦皇岛市城市道路的现状并结合土质情况,对旧有损坏的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改造成为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首次采用了不透水半刚性道路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并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了城市道路“强基薄面”新的道路结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仰忠富 《安徽建筑》2005,12(5):119-12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公路建设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半刚性基层,本文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华钧 《山西建筑》2007,33(31):274-275
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收缩规律和抗裂性机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能够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强度、抗裂性能、抗冻性,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兵 《山西建筑》2008,34(18):229-230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广泛应用,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点,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方法,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姚若荣 《山西建筑》2009,35(2):277-27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原因,详细地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以完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推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强度是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指标。当集料类型、矿料级配和成型方式一定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取决于水泥剂量。强度标准越高,则水泥剂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抗荷载破坏能力越强,但抗收缩开裂能力越差;反之亦然。为此,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期和运营期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所需材料最小强度为准则,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特性、疲劳特性及施工期与运营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荷载响应,提出抗疲劳断裂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结果表明:为防止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发生极限断裂破坏,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基层必须养护7d后,且其劈裂强度达到0.68MPa以上,方可进行下结构层施工;为防止设计年限内基层在施工车辆和运营车辆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断裂,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劈裂强度不小于0.70MPa。为了便于应用,结合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之间关系,提出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抗压强度不小于7.0MPa。  相似文献   

15.
汤永纲 《山西建筑》2014,(21):271-272
为确保水稳施工的质量,对水稳施工项目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水稳厂家选择、施工过程控制、试验检测、水稳基层验收等方面作了论述,为水稳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超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防止基层施工中因变异而导致薄弱面的产生,进行了超厚宽幅水稳碎石基层强度变异关键因素主次关系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确定选取含水量、水泥剂量、级配(4.75mm筛孔通过率)作为主要影响基层施工质量的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正交表进行了相应的室内试验,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超厚宽幅水稳碎石基层强度变异的主要因素的主次分别为水泥剂量、含水量、4.75mm通过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滩涂油田矿区工况特点,重载道路运行现状,结合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实践,分析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强 《山西建筑》2009,35(19):168-170
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半刚性基层材料,通过对比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宏观结构组成和微观强度形成机理,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推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舟军 《城市建筑》2014,(9):330-330
为了切实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性与稳定舒适性,我们要加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控制。本文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对公路施工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探究其中的施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以切实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山区公路大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公路大修施工实际,简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并详细论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材料,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工序及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以提高路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