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LNG接收站BOG气体处理工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LNG接收站BOG气体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即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工艺。运用广义泊努利方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指出再冷凝工艺更为节能。通过流程模拟,提出两种处理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4.
LNG接收站蒸发器(BOG)的主要来源有:卸船时LNG进入储罐导致罐内LNG体积变化,以及环境温度、大气压变化、罐内泵电机运转、保冷循环、槽车装车时返回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以此分析BOG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国内某大型LNG接收站为例,从BOG产生的机理出发,对应分析降低接收站BOG产生的措施,在外输量较小的前提下,从BOG压缩机的能耗角度科学合理地节约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6.
根据LNG接收站发展趋势及部分接收站实例,针对在接收站规模“由小变大”期间存在的因BOG管网系统压力不均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和优化。结合江苏某接收站的实例分析,并制定BOG管网合理分割措施,消除接收站因BOG管网压力不均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作为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的核心工艺,蒸发气(boil-off gas,BOG)处理工艺与接收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介绍了接收站现有的再冷凝工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后的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通过分析优化前后两种工艺的压力比焓图,确定了新工艺降低能耗的实现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利用HYSYS软件对优化前后两种工艺进行建模,并采用江苏如东LNG接收站的现有运行参数作为实例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当接收站处于卸船期间平均外输工况时,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比现有再冷凝工艺降低能耗1 170.6 kW,节能率为23.6%。 相似文献
8.
通过从LNG接收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了BOG的产生因素,主要包括热量入侵、储罐压力、初始充满率、LNG组分以及储罐进出料,并从以上角度入手,论述分析了多种可降低BOG产生量的预防措施,以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LNG接收站及其工艺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国际能源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接收站是LNG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促进LNG贸易具有关键作用。总结国内外LNG接收站发展及现状,比较LNG接收站的两种主要处理工艺及流程,分析现有LNG接收站工艺中能耗偏高、操作困难等问题及相关优化方案,并对我国LNG接收站技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LNG接收站蒸发气体(BOG)处理量和液化天然气(LNG)外输量的波动对BOG再冷凝工艺提出低能耗、大弹性、易操作的要求。以系统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建立的BOG多阶压缩再液化工艺模型中压缩阶数和阶压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该工艺模型在工况波动影响系统能耗时的各阶压比的抗干扰性及系统的操作弹性。结果表明:多阶压缩工艺系统阶数越多,系统的总压比、总能耗越小,BOG处理能力也越大;但随着系统阶数的增加,节能效果降低。多阶再液化工艺中二阶系统比现有一阶系统的操作弹性增大12%,且在LNG与BOG质量比≤10时,二阶系统的BOG压缩功耗可节约33%以上。针对一般气源型接收站工况,二阶系统是节能且操作弹性大的BOG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