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不确定时滞的鲁棒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非线性智能电网感知云网络化控制识别方法。使用传统的数据值和基于电力网络到网络系统模型作为电力感知网络到网络模型的电力云网络,控制数据优化使用电源感知网络,而不是利用控制节点的预测值,突破了鲁棒控制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控制效果。运用感知模型中的正向云算法修正加权系数,仿真实验证明,该识别方法能够很好地优化传统的不确定时滞鲁棒控制电力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控制性,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电网传感云网络控制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罗珈 《现代电子技术》2014,(21):111-112
针对人力资源感知模型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系统延时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源系统延时的特点,建立了人力资源感知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结构模型实现人力资源系统虚拟仿真算法,并且通过分析系统的感知结构模型方程的矩阵特征值的特性,运用到实际运行过程中,PM速度较快,较少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大大减轻了人力资源部门人工PM繁琐的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测试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覆盖控制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反映了传感器网络所能提供的“感知”服务质量.优化传感器网络覆盖对于合理分配网络的空间资源,更好地完成环境感知、信息获取任务以及提高网络生存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个数固定的有向感知模型提出一种覆盖增强算法,采用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算法划分对网络进行节点子集划分,重新调整节点的感知方向,增强网络的覆盖率,同时有效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中单个节点认知能力有限,感知的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团结构的CPS节点协同感知方法。首先运用复杂网络中的凝聚算法对CPS节点感知网络进行社团划分,确定每个社团内部的中心节点,然后运用观点动力学中的多数决定模型模拟社团内部节点感知状态的演化,实现社团内部节点感知状态的协同,最后进行社团之间的协同,使整个网络感知状态达到一致。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低,收敛速度快,CPS节点感知网络能够形成对事件快速,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为了宏观把握网络的状态,以流量数据为网络态势感知的主要参考指标,运用流量特性构建网络态势感知模型,得出了基于流量的网络态势感知评价体系,据此制定态势感知系统,通过验证,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设计了基于SERVQUAL模型的供电服务质量感知系统。在分析电力企业供电服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信息管理、外部感知评价、内部感知评价、综合感知评价以及感知评价结果五大模块;并在综合感知评价模块中构建供电服务质量感知评价体系,获取供电服务质量感知评价指标,确定供电服务质量感知值和电力系统用户期望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用户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之间的差值,构建供电服务质量感知评价模型,完成基于SERVQUAL模型的供电服务质量感知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获得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之间的差值较小,供电服务质量感知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陈媛媛  王晶晶 《电子测试》2012,(11):23-26,36
本文基于Goodman提出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改进了代价函数。针对感知无线电系统(CR)中各用户的通信需求,采用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感知无线电系统,解决感知用户对主用户干扰和通信中断等问题,为实现感知频谱资源的有效分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感知无线电系统功率控制博弈算法。通过仿真表明,该算法同几种经典算法相比,既满足不同种类用户SIR要求,又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实现了对不同用户发射功率的有效控制,且系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建立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模型,通过抽样调查,采用LISREL8.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态度,进而影响参与意愿。同时,感知有用对参与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向辉  张园  杨锋 《电信科学》2015,31(12):164-167
聚焦在运营商IP网络中构建智能感知能力。首先对多层面的IP网络感知技术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大规模网络中应用层感知技术的部署进行探讨,最后对运营商网络中构建完善的智能感知能力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剖析,力求从实践、可操作的视角使读者对感知体系的构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6G网络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碎片化、粗粒度、不可控的感知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未来无线网络.为适应6G时代的新通信系统,首先对面向6G网络的感知需求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需求提出了内生感知的设计思想和系统架构,并且,在内生感知系统架构下给出了基于意图的分级感知和感知服务化的关键技术.所提出的内生感知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能够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Spice程序下的二极管模型的伏安特性和等效电容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以软件Matlab的仿真环境为基础,Spice二极管物理模型D1N4002为研究对象,在仿真软件Matlab中编写程序代码,建立了二极管模型D1N4002的伏安特性和等效电容的函数模型,绘制出不同温度下二极管伏安特性和等效电容的曲线,并结合仿真曲线对由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温度对二板管模型在反向击穿和正向导通状态下的伏安特性及等效电容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该研究方法以一个新颖的视角,运用Matlab构造特性函数,以温度为变量,研究了Spice二极管模型的特性,同时也为其他更加复杂的半导体器件特性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绝缘衬底上硅(SOI)工艺器件在传导干扰下的电磁抗扰度特性,分别选用了SOI CMOS工艺和体硅CMOS工艺的CAN控制器,基于直接功率注入法对芯片进行了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SOI芯片与体硅芯片的抗扰度阈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在个别引脚和频段内SOI芯片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在不同工作温度下进行了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SOI芯片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建立,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了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研究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使用和管理困难问题,介绍了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设计研究,系统采用用户管理LDAP轻量级目录服务、CAS中央认证服务,设计了一个统一管理界面,通过Web服务传递用户参数,实现了多应用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智能建筑的主要特征及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主要需求,结合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需求,研究了现阶段可用于智能建筑节能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并阐述了互联网技术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最后,文章以智能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技术给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所带来的变革。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互联网技术能够与智能建筑有机地结合,并可成为智能建筑的节能提供有力的工具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伴随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和普及,其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而其中的虚拟化安全则是云服务商和安全厂商关注的重点.梳理了云计算虚拟化环境中主要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云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架构,包含基于KVM的虚拟化安全技术框架和虚拟化集中管控平台两个部分,并依照技术架构开发了“沃云”安全管理平台原型系统,对云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架构进行了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16.
杨宁  董海涛  杨忠 《电光与控制》2007,14(2):117-118,137
介绍了平视显示器的装机工程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设计准则,以保证平显安装定位后有较大的下视角和合理的总视场与瞬时视场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平台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传感平台是实现未来信息化战场“网络中心战”概念的一组必要的装备系统.结合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趋势,分析了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平台应用背景与要求,研究了其体系结构、信息融合方法和具体应用,为未来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平台发展与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探讨了医疗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对于维持建筑中的空气品质,避免疾病的传播的重要性。接着,以医疗建筑中的手术室为例,研究了在医疗建筑中的节能降耗的突破点,并研究了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手术室能耗的可行性。最后研究了现阶段可用于智能建筑节能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并对他们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知,互联网技术能够与智能建筑有机的结合,并可成为智能建筑的节能提供有力的工具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喻洪麟  陈燕  史飞 《半导体光电》2002,23(4):277-278
对提高超微粒乳剂分辨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分辨率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电信运营商在为移动客户提供业务服务的同时,积累了用户在身份信息、位置变化信息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海量数据,客观反映出特定人群,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数据变化规律,在流动人口的短周期统计、快速监测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判定依据。文章将基于电信部门获取的数据内容,结合大数据处理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确立某一地区中流入人口的统计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