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层状高岭土(kaolin)、粒状碳酸钙(CaCO_3)及棒状凹凸棒土(ATP)3种不同结构的无机粒子分别对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物进行填充改性制备PP/POE/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并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ATP含量为2.5%(质量分数,下同)时,PP/POE/AT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最大值29.1 MPa;当CaCO_3含量为2.5%时,PP/POE/CaCO3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最大值14.0kJ/m~2;粒状CaCO_3的"滚珠效应"使得PP/POE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石墨/CaCO3导热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CaCO3增韧母料、石墨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A的CaCO3增韧母料对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为有效;将石墨和500A共混复合时,可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随着500A及石墨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热稳定性相应提高,熔融温度略微下降;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度随500A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石墨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P/石墨/500A(质量比45/30/25)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纯PP的3倍,缺口冲击强度与纯PP相近,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了28%。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融共混使纳米CaCO3粒子周围包覆上一层TPE橡胶,制备出纳米CaCO3母料,用其与PP、ABS共混复合制备出ABS/PP合金纳米填料复合物.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aCO3含量在试验用量范围内,ABS纳米CaCO3复合物的拉伸强度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母料含量为17%,母料中纳米CaCO3填料含量为60%左右时有较佳的冲击性能;ABS/PP纳米CaCO3复合物在PP含量9%~10%时有最好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纳米CaCO3填料含量对复合物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随其用量增加对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熔体流动性能在PP含量10%左右时达最大,但随填料含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PP/POE)/CaCO3三相复合材料,研究了CaCO3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aCO3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当CaCO3添加质量分数达到40%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可以提高到66.7kJ/m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20%以上的CaCO3时,复合材料中存在POE包覆CaCO3的结构。流变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黏度越接近,分散相的分散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处理的CaCO3与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后制备PP/CaCO3复合材料.研究偶联剂NDZ-105用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断面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NDZ-105用量的增加,PP/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结晶温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从65.2%提高到134.5%,冲击强度从6.1 MPa增加到8.8 MPa.  相似文献   

6.
研究无机填料(碳酸钙(CaCO3)、玻璃微珠(GB)和硫酸钙晶须(CSW))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SEM观察PP复合材料冲击缺口的断面微观形貌和无机填料在PP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当CSW舍量为6份时,PP/CSW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5.9 kJ/m2.当无机填料含量为6份时,PP/CaCO3、PP/GB和PP/CSW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CaCO3、GB和CSW含量的增加,PP复合材料的加工平衡扭矩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POE和EPDM增韧PP/CaCO3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和两种三元乙丙橡胶(EPDM)增韧PP/纳米CaCO3,研究了弹性体种类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弹性体用量增加至30份,3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上升,硬度下降,常温和低温冲击强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在20~25份填充范围内,POE增韧效果良好,PP/POE/CaCO3的综合性能优良;弹性体填充量为30份时,3体系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PP/POE/CaCO3体系有更强的非牛顿性(粘切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体系和PP/POE/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体系,研究了POE用量及nano-CaCO3对PP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体系及PP/POE/nano-CaCO3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加;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均减小;断裂伸长率及断裂强度亦减小。此外,与PP/POE共混体系相比,PP/POE/nano-CaCO3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均优于PP/POE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nano-CaCO3/POE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nano-CaCO3和POE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no-CaCO3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弯曲模量呈增加趋势;随着PO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显著增加而后稍有降低,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并利用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PP-g-MAH含量对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界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容剂PP-g-MAH含量的增加,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25.7 MPa增加到32.0 MPa,弯曲强度从34.7 MPa增大到41.2 MPa;结晶温度则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当PP-g-MAH含量为2%时结,晶温度为123.9℃,结晶度为44.7%;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高流动性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体系的形态,结果显示:纳米CaCO3和POE在PP/POE/nano-CaCO3中互相促进分布及均化。冲击试验结果表明:PP/POE/nano-CaCO3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PP/POE、PP/nano-CaCO3和纯PP分别提高了65%,107%和178%。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显示:纳米CaCO3在PP/POE/nano-CaCO3中具有提高体系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伟  王丽 《塑料助剂》2009,(5):35-3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POE/PE/CaCO3/PP-g-MAH)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P-g-MAH可提高PP与CaCO3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拉伸性能得到提高,PE可提高PP与POE的相容性,并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经POE、PE、CaCO3和PP-g-MAH之间的相互协同改性作用可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P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玲  胡雄伟  盛旭敏  黄锐 《塑料》2001,30(1):53-56
以聚烯烃弹性体(POE,乙烯-辛烯共聚物)为PP的增韧性剂,利用转矩流变仪、差示量热扫描(DSC)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比较研究了PP/POE及PP/EPDM共混物的加工性能、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OE在加工性、改性效果等方面比EPDM更具优势。还探讨了POE用量对PP/CaCO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为增韧剂,研究了它们对聚酰胺6(PA6)/聚酰胺6接枝马来酸酐(PA6-g-MAH)/云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VA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以POE或SBS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EVA用量的增大而上升,当EVA用量为10%时,其冲击强度达到19.01 kJ/m2,较未经增韧改性的复合材料提高了5.29 kJ/m2;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增韧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HDPE/POE/CaCO3三元体系薄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和重质碳酸钙对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POE和重质碳酸钙的用量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的加入,使HDPE/POE薄膜的单位落镖冲击破损质量增加,而拉伸强度则有所下降。当POE的质量分数为10%时,薄膜的单位落镖冲击破损质量提高了51.1%,但薄膜的拉伸强度下降了20.5%。在HDPE/POE/CaC03体系中,当POE、重质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5%时,薄膜的单位落镖冲击强度比纯HDPE提高95.6%,且拉伸强度不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白炭(黑SiO2)作为协效阻燃剂,与膨胀阻燃(剂IFR)复配阻燃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复合材料,观察其用量对复合体系燃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2/IFR/PP/POE为1/9/3.3/20时,体系的阻燃效果较好,垂直燃烧实验达到了UL 94 V-0级,拉伸强度提高很大,冲击强度略微降低,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刘小林  刘罡  李天明  杨其 《塑料工业》2007,35(10):18-2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3和POE在PS/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中互幅促进分布及均化,有协同增韧的作用;同时,纳米CaCO3在PS/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中具有提高体系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氯乙烯/纳米碳酸钙(PVC/nano-CaCO3)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了nano-CaCO3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状况。随着nano-CaCO3用量的加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失重残余量都有所提高,热分解温度变化不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先下降然后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纳米CaCO3对废旧周转箱再生塑料的增强改性行为,探讨了POE和纳米CaCO3用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数据范围内,再生料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POE用量增加而提高,而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则呈下降趋势。添加纳米CaCO3可以提高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当CaCO3用量分别为20份(质量含量,下同)和30份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比未添加CaCO3时提高了100%和50%;实验还发现,POE弹性体和纳米CaCO3在再生体系中具有协同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