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据二百万分之一地质图,可圈出大于5平方公里的1270个,占全国面积25%。若按面积大小划分,其比重是:巨型、大型盆地(1万平方公里以上)24个,占盆地总面积67.3%;中、小型盆地(1万—1千平方公里,或更小)约1246个,占32.7%。已发现的铀矿床,地理上分布不均匀,大多数产于中小型盆地中,少数产于大型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发现首个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来,该区的铀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控制的区域层间氧化带规模不断扩大,氧化带前锋线不断增长,从东往西依次发现了皂火壕、纳岭沟和大营等特大型铀矿床,以及一大批铀矿产地。这些铀矿床与矿产地构成了杭东—皂火壕巨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带。通过对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其主要控制因素为稳定的斜坡构造背景、丰富的铀源供给、巨型泛连通砂带、持续的含氧水补给、区域隔水层的发育和巨型还原障等。同时,结合构造演化与矿石年龄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共划分出NW-SE、N-S、NE-SW和E-W向共4期叠合氧化成矿作用,并建立了三维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业已查证的地浸砂岩型铀矿大多为隐伏盲矿,多产于荒漠、戈壁、半丘陵等地理-地球化学景观区内。地勘手段多为规模化、系列化的钻探工作。我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众多,属于巨型、大中型,厚覆盖的盆地就有20多个,且多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处女盆地。受国家综合国力及地质背景、铀矿地勘能力的影响,用规模化、系统化的钻探工作显然有悖于中国国情。参照国内外地勘工作经验,依托于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的盆地铀矿信息数字化填图可作为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的新战略。以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的盆地铀矿信息数字化填图经济、实用、快速、有效,国内油气地勘中的盆地油气矿藏信息数字化、金矿地勘中的金矿信息数字化、欧洲26国地调所联袂完成的全欧大地铀信息数字化等工作都表明,盆地铀矿信息数字化理应成为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陆中酸性火山岩浆的起源、原始铀含量、岩浆的分异演化及后生改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提出了铀向汽液转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火山岩盆地产铀能力的定量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这一方法可以从众多的火山岩盆地中优选出产矿盆地。通过在已知地区的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成矿情况很吻合。用该法在未知区的闽粤赣火山岩带16个盆地的试验中,共筛选出了两个Ⅰ级远景盆地,缩小了靶区,取得了满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与我国新疆自治区紧邻的中亚地区有许多著名的产铀盆地,其区域成矿条件研究得较深而过去缺少这方面的系统报道。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编译而成。着重介绍中克兹尔库姆、锡尔达林、楚-萨雷苏和费尔干4个主要盆地砂岩铀矿区域成矿条件,包括区域地质位置、构造运动、盆地基底地层岩石、盆地盖层及含矿围岩、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岩石后生蚀变作用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等6个方面。希望通过借鉴邻区的成矿条件能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铀矿区调普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鲁西南地区新生代盆山耦合作用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莱芜盆地东缘附近文祖断裂东西两侧的8个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表明:样品AFT年龄均属于同一组分。对比山体和盆地样品的AFT年龄可知,山体样品(L3除外)的AFT年龄整体上均小于盆地中样品的AFT年龄。这说明,盆地中样品中的磷灰石是附近山体早期隆升并被剥蚀、搬运沉积到盆地中的,其AFT年龄代表的是山体早期隆升的年龄。这一结果很好地揭示了莱芜盆地与附近隆起区新生代的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是兴蒙地槽区中间地块经什那干期、加里东期、海西期三期花岗岩、中新生代大陆裂陷火山作用等多期构造岩浆改造的活化区,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火山盆地铀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伴随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发生了四期铀的预富集作用和三期热液叠造铀成矿作用;根据U-Pb同位素、诱发裂变径迹研究表明,由加里东期、海西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组成的基底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的有利基底,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是火山盆地铀成矿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是兴蒙地槽区中间地块经什那干期、加里东期、海西期三期花岗岩、中新生代大陆裂陷火山作用等多期构造岩浆改造的活化区,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火山盆地铀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伴随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发生了四期铀的预富集作用和三期热液叠造铀成矿作用;根据U-Pb同位素、诱发裂变径迹研究表明,由加里东期、海西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组成的基底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的有利基底,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直接的有利铀源体,白垩-第三纪伸展裂陷玄武岩浆活动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的重要热造条件。在与国内外典型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九条找矿判据、提出了贯通式火山塌断盆地多源混合热液铀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的主攻靶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内外中新生代盆地砂岩铀矿床实际资料得出:铀矿化区常常伴生稀有及稀土元素。认为今后开展铀矿地质工作时必须进行综合性评价。译文以彼特罗夫HH教授所写的“楚-萨雷苏盆地——潜在的稀土成矿省”一文为主全面介绍了稀土元素的分布、产状、成因、研究方法、预测准则和远景区划分。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部层状铀矿床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铀矿床。其产量惊人:80年前发现的矿床经过70多年的开采,至今还拥有已探明的铀矿储量约50万吨。其储量占美国铀储量的95—97%,相当于世界铀储量的35%。美国共有约4,400个《砂岩型》矿床和矿点。但是,其中50%以上的矿床的金属量不超过2.5吨,储量在万吨以上的大型铀矿床不超过10个,其中有格兰茨矿带的巨型矿床(拉古纳、泰勒山、安布罗西亚湖和许多其它矿床),其探明储量约30万吨,以及怀俄明的一些大型矿床(谢利盆地、气山、海兰、泡德河盆地),每个盆地储量达3—5万  相似文献   

11.
在怀俄明州中部第三纪岩层内的四个主要铀矿区是在来自斯威特沃特隆起花岗岩的河成砂岩内。而且是在邻近的山间盆地沉积的。向南运移到大迪维德盆地的沉积物,在一个冰前冲积扇上沉积。温德河盆地的气山地区内的沉积是在一个被老岩石山脊破坏了正常发育的冲积扇上。但是,在东谢利盆地和泡德河盆地内沉积作用是弯曲河流的河道和洪水盆地沉积。砂岩是长石砂岩到次长石砂岩中等粒度到砾岩状,有棱角而且分级很不好。砂岩岩舌间有绿  相似文献   

12.
托云盆地位于塔北中吉边境南侧的托云凹陷,为天山造山带强构造区内的山间裂谷盆地,盆内构造变形强烈。近年在托云盆地中侏罗统杨叶组中首次揭露到深部工业铀矿体,但盆地整体还处于找矿"空白区"。通过对托云盆地含矿目的层、构造和后生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区内含矿目的层受控于山前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含矿砂体多发育强烈的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蚀变组合,矿体形成于层间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铀成矿主要受控于古新世至始新世的北部控盆构造斜坡带,渐新世后的构造改造作用使得深部赋铀矿体和氧化带发生"改造"。通过"露矿"找矿,反向寻找构造稳定埋深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的铀矿找矿思路,将为本地区以及强构造区指示出铀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越南农松盆地砂岩铀矿石中铀的浸出实验及结果。静态浸出的结果表明,浸出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石的风化程度和粒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相山盆地实施放射性物探方法测量,查明了相山盆地放射性异常展布特征。推测并圈定了相山盆地地面伽马能谱铀、钍、钾及土壤氡的异常远景区。通过分析异常远景区及综合信息异常,认为相山盆地放射性异常主要是以相山为中心的断续团块状环形排列并向西延伸至同富,放射性异常受火山塌陷构造控制明显,结合已知铀矿床,表明火山塌陷构造上的放射性异常对相山深部大铀矿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萨巴斯卡盆地自六十年代末经历了大规模的勘探,由此确定该区是世界上重要的含铀区之一。阿萨巴斯卡群是赫利基亚期的,不整合地覆盖在阿菲比亚和太古代的变质岩之上。大多数铀矿床与不整合面、石墨质变质沉积岩、北东向构造、盆地边缘等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关于最后一点,某些Cluff湖矿床是例外。下伏于阿萨巴斯卡群的前赫利基亚岩石划分为6个岩石构造区,已知的铀矿床集中在盆地东南部的Wollaston和Mudjatik。矿体通常在不整合面以下有一个狭窄的高含量带,在上覆砂岩中有一个较宽的低含量的浸染带,所有品位的平均值>1%U_3O_8,已知储量总数超过4亿磅U_3O_8。一些矿床有高含量的其他元素,包括Ni,As,Co,Au。矿体的特征是普遍见有绿泥石和粘土蚀变。对年代相似并具有与阿萨巴斯卡相同地质背景的加拿大其他元古代盆地,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虽然在这些盆地中,已知铀矿化很少与赫利基亚不整合面有关,但是它们可能成为勘探类似于阿萨巴斯卡那样的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白音套海盆地位于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中部,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经历了中新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具有较大的找铀前景。通过分析盆地基底、盖层、构造、热液蚀变、铀矿化特征等方面铀成矿地质条件,并与邻区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进行对比,认为盆地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具找矿潜力,指出盆地中部基底隆起区NE向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与暗色岩墙脉体发育部位,盆地内部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交汇部位与火山机构复合部位,且次火山岩体厚度大或体积大、分布广的地段为有利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西西伯利亚台坪南部库伦达-巴尔瑙尔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及水文地质等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盆地内古河道型及层间氧化带型外生后成铀矿化特征,并对其产铀远景进行分析,进而指出,该盆地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与哈萨克斯坦的楚-萨雷苏铀矿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可地浸型铀矿床的形成模式和在中国的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是世界上最经济的铀矿类型之一,是我国当前找矿的重点对象。这类矿床形成于地壳演化的特殊条件下,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产矿的盆地基底多次遭受构造岩浆活动,使铀分异富集;然后进入稳定的地质背景下,形成稳定的具泥-砂-泥结构的砂岩赋矿层;下一阶段是在造山作用下,盆地边缘抬升,赋矿砂岩层出露地表并在其中形成承压自流的水动力机制,同时出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这时富氧的地下水使铀活化,并沿砂岩岩层迁移,在综合地化障上沉淀富集。这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只有出现最佳条件组合才有利于成矿。中国大陆有大量不同规模的中新生代盆地,特别是中国北部的一些盆地具有形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良好条件。目前已在伊犁盆地找到万吨级的铀矿床,并成功地建立了地浸采矿系统。在吐哈和鄂尔多斯等盆地也有所突破。总体上看,我国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寻找可地浸型铀矿的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地质调查局曾在三个产铀区,即得克萨斯州南部,怀俄明州泡德河盆地以及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作过钻孔磁化率测量的研究。本文再次证实,在沉积铀矿区内铀与磁性的铁钛矿物之间存在着一般的负相关关系。在上述三个地区中,对铀矿床形成有影响的地下水蚀变或破坏了普遍存在的碎屑磁性矿物。在铀矿勘探中可以利用这种负相关关系。它还有助于研究沉积铀矿床的古水文学与古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对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砾岩型金矿及俄罗斯外贝加尔巴列依矿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研究基础上,从其区域构造位置、裂谷构造演化特点、裂谷盆地基底的性质等诸方面对两个盆地的共性进行了逐一对比分析,指出尽管它们之间在矿化成因和成矿年龄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在许多方面均具有强烈可比性,总结了与隶属于不同时代裂谷盆地有关的超大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