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苕子蜜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市售5 个样本苕子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总酚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基础上,研究苕子蜜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测定苕子蜜的还原力。结果表明:5 个样本苕子蜜总酚酸含量在9.323~21.982mg/100g 之间,总黄酮含量在0.842~2.295mg/100g 之间。各样本苕子蜜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呈现量效关系。总酚酸含量、还原能力与抗氧化能力三者成正相关,表明蜂蜜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所含的总酚酸有关。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与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荞麦蜜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方法分别采用细胞抗氧化方法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清除DPPH·自由基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测定荞麦蜜多酚粗提物及通过凝胶色谱柱分离的8个级份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对活性较高的级份进行鉴定。结果荞麦蜜多酚粗提物和级份8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级份强(P0.05),IC_(50)值分别为139.3μg/mL和180.1μg/mL;而ORAC评价发现级份5、8的ORAC值比其他组份高(P0.05),抗氧化活性高,且级份5、8的ORAC值差异不显著(P0.05),IC_(50)值分别为84.54、84.24 mmol/mg,细胞抗氧化方法评价结果显示级份3、4、8的抗氧化活性好于其他级份和多酚粗提物(P0.05),其EC_(50)值分别为0.369、0.305、0.126 mg/mL,且3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级份8可能含有荞麦蜜中特征性抗氧化成分。结论实验表明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香豆酸和柠檬酸是荞麦蜜多酚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为提高荞麦蜜产品的商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清艳 《食品工业》2022,(2):279-282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荞麦中8种酚酸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25C;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20 μL;基质加标-外标法定量.结果 表明,在2.0~2...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蜂蜜总酚酸含量测定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测定了槐花蜜、黄芪蜜、苹果蜜、荞麦蜜、枸杞蜜、山楂蜜、山花蜜、五味子蜜、菊花蜜和油菜蜜等十种蜂蜜的总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十种蜂蜜的总酚酸含量在13.30±0.92mg/100g蜂蜜到148.46±2.34mg/100g蜂蜜之间,其中荞麦蜜的总酚酸含量远高于其它种类的蜂蜜。应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体系和FeSO4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模型,研究了稀释蜂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十种蜂蜜均有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呈现量效关系。其中荞麦蜜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本研究还观察到,蜂蜜中总酚酸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成正相关,表明蜂蜜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所含的总酚酸有关。十种中国蜂蜜中含有酚酸类抗氧化剂可能是其发挥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丹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迪  邱然 《啤酒科技》2012,(4):53-57
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啤酒的总多酚含量、游离和总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啤酒中酚酸含量最多的是阿魏酸,其次为芥子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4-羟基苯乙酸;阿魏酸、咖啡酸、紫丁香酸、芥子酸和香豆酸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对香豆酸和4-羟基苯乙酸以游离和结合形式存在。在不同类型啤酒中总多酚和酚酸的存在方式不同,用FRAP法评价不同啤酒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显著差异。严格说来,FRAP值与多酚和酚酸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也研究了用FAPR法评价单体酚酸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荞麦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苦荞和甜荞籽粒的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提取物中总酚酸含量的基础上,利用体外法研究了荞麦提取物的还原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荞麦乙醇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呈剂量效应关系,酚酸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谷胱甘肽与6种酚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咖啡酸、芥子酸、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及联合抗氧化作用,以ABTS+·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为抗氧化指标,测定了谷胱甘肽与酚酸单独和联合作用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协同系数(SE)分析两者是否能协同抗氧化。结果表明,在四个抗氧化实验中,酚酸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谷胱甘肽。谷胱甘肽与丁香酸和香草酸均存在拮抗作用,与没食子酸仅在还原力实验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谷胱甘肽与阿魏酸无协同作用,与芥子酸仅在DPPH·清除实验中存在协同。而谷胱甘肽与咖啡酸在ABTS+·、DPPH·和还原力实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其SE分别为1.21、2.20和1.29,为最具潜力的协同抗氧化组合。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籽中酚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LTIMACl8色谱柱(250mm×4.6mmID,5μm),乙腈∶2%冰醋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SPD-6AV紫外检测器,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327nm。建立了测定向日葵籽中酚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部分向日葵品种中酚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李蒙蒙  吴薇  籍保平 《食品科技》2012,(10):126-130
研究不同酵母(果酒酵母、葡萄酒酵母、异常汉逊酵母)发酵对荞麦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发酵荞麦中还原糖、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发现3株菌能显著提高荞麦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且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利用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方法对酵母发酵过程中荞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的研究发现,3株酵母均能显著提升荞麦的抗氧化活性,且发酵荞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成分含量呈相关性。因此,发酵荞麦相对未发酵荞麦具有更好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蜂蜜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雪峰  徐响  孙丽萍  庞杰  沈新锋  黄兰  何伟 《食品科学》2011,32(21):278-282
酚类物质是蜂蜜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酚酸、黄酮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亚硝酸盐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 ·、羟自由基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蜂蜜中酚类物质的提取、检测、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蜂蜜中酚类物质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董蕊  丛海迪  郑毅男 《食品科学》2012,33(11):94-98
以5种中国单花原蜜,不同产地的42个样本通过Amberlite XAD-2吸附树脂得到的多酚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O2- ·能力),评估蜂蜜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及蜂蜜品种、颜色和地域差异对清除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总黄酮含量为(9.41±0.18)~(92.76±0.13)mg/kg;总酚酸含量为(9.10±0.05)~(149.57±0.14)mg/100g;深色枣花蜜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O2- ·清除作用分别为EC50=(0.042±0.014)g/mL和EC50=(0.038±0.009)g/mL。提示蜂蜜的多酚类物质影响抗氧化活性,酚酸、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现正相关系;色深原蜜的酚酸、黄酮含量高于色浅原蜜,抗氧化能力也强于浅色原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火龙果果皮、果肉中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以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游离型酚酸(FPA)、可溶共价结合型酚酸(HPA)和束缚型酚酸(BPA)组分与含量,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火龙果中酚酸含量顺序为:红肉果肉 > 白肉果肉 > 白肉果皮 > 红肉果皮。火龙果果肉中酚酸主要以HPA形式存在,果皮中酚酸的主要存在形式为BPA。没食子酸是红肉火龙果中的主要酚酸(1700.70 μg/g干重);原儿茶酸是白肉火龙果中主要酚酸(1877.50 μg/g干重)。红肉果皮的BPA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2206.37 mg/L),红肉果肉的HPA还原能力最强(A700=0.82),白肉果皮的HPA对羟自由基抑制能力最强(77.50 U/mL)。酚酸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与酚酸的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羟自由基抑制能力与酚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对没食子酸、咖啡酸、原儿茶酸、香草酸、阿魏酸5种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量子化学研究。通过分子几何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获得几种化合物分子的优化结构、前线轨道能级、O-H解离焓(BDE)和电离势(IP)。结果表明5种酚酸化合物抗氧化性能基本都源于分子中酚羟基的脱氢能力及苯环上邻、对位取代基的影响。在非极性溶剂中,5种酚酸的抗氧化活性为:咖啡酸>没食子酸>阿魏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在极性溶剂中,5种酚酸的抗氧化活性为:没食子酸>咖啡酸>阿魏酸>原儿茶酸>香草酸。计算结果与实际抗氧化性能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酸碱水解,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制备枳椇果梗4种不同类型酚酸———游离酚酸(SFPA)、酯型酚酸(SEPA)、糖苷型酚酸(SGPA)、不溶性结合型酚酸(ISPA)。对各部分酚酸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确定其紫外吸收特性;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酸含量,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Fe3+还原法对不同类型酚酸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枳椇果梗不同类型酚酸均有特征紫外吸收;不同类型酚酸的总酚含量大小依次为:不溶性结合型酚酸﹥酯型酚酸﹥游离酚酸﹥糖苷型酚酸,不溶性结合型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类酚酸;在3种抗氧化体系中,不溶性结合型酚酸也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佳县、府谷、大荔、渭南4 个地区枣花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指标、酚类化合物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枣花蜜总酚含量为196.55~454.95 mg/kg,总黄酮含量为22.03~39.40 mg/kg;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发现枣花蜜中含有15 种酚类化合物,包括4 种酚酸和11 种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枣花蜜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为38.03~122.81 mg/mL)、Fe2+络合能力(110.93~158.46 mg/kg)和Fe3+还原力(166.68~365.06 mg/kg);此外,枣花蜜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能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为枣花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18种内源性酚酸、黄酮类物质检测方法。样品经盐酸水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10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宽,能适用于各类蜂蜜中酚酸、黄酮类物质的定量分析。各物质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1;各分析物检出限在20~200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9.2%~94.1%,RSD为0.9%~9.5%。通过对150批次天然成熟蜂蜜、市售洋槐蜜及以不同比例(20%、40%、60%、80%)糖浆混合的洋槐蜜进行检测,发现不同蜜源蜂蜜中,酚酸、黄酮的种类与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枣花蜜中阿魏酸平均含量最高,为550μg/kg;洋槐蜜中芹菜素平均含量最高,含量为3910μg/kg;咖啡酸在荆条蜜含量最高,为1721μg/kg;糖浆掺假蜂蜜中目标物含量明显低于真正蜂蜜。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蜂蜜中多种内源性酚酸、黄酮类物质的同时测定。该方法为通过检测不同蜜源中酚酸及黄酮类物质含量建立蜂蜜指纹图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Germin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cereals. In this study, changes of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antinutritional componen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buckwheat seeds over 72 h of germi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are discussed. With the prolonged germination time,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reducing sugar, total phenolics, total flavonoids, and condensed tanni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levels of crude fat, phytic acid, and the activity of trypsin inhibitor decreased. Phenolic compounds, such as rutin, vitexin, isovitexin, orientin, isoorientin, chlorogenic acid, trans‐3‐hydroxycinnamic acid, and p‐hydroxybenzoic aci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germination process,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activation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The improvement of flavonoids led to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germinated buckwheat. Germinated buckwheat had better nutritional valu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an ungerminated buckwheat, and it represented an excellent natural source of flavonoid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especially rutin and C‐glycosylflavones. Therefore, germinated buckwheat could be used as a promising functional food for health promo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