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夏昌世生平事件补白,对夏先生在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影响作进一步的论述,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境遇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夏昌世先生生平及创作思想的分析.阐述他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执着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在建筑设计创作及建筑教育上影响及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风气。夏先生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相结合,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回溯中国195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解读夏昌世的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试图从场地精神,建筑秩序,社会组织关系和形式生成观念等方面考察此案例,并找出夏昌世现代主义建筑的思维基础和理念源泉,从而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揭示出岭南建筑发展曾经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夏昌世是岭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师和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岭南庭园的历史研究者。文章梳理了研究夏昌世的文献,总结了夏昌世生平经历的回忆、专业成就,以及夏昌世的建筑设计、历史研究、学术思想和教育方式等。目前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对于夏昌世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最后,作者建议有关机构编辑夏昌世年表(年谱)、夏昌世文集、夏昌世建筑作品集和夏昌世研究进展论文集。 相似文献
6.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逸夫楼建筑设计——兼谈岭南新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由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发起的逸夫爱国捐资兴教基金会选定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逸夫楼(以下简称逸夫楼)为其捐赠项目之一,内容为可进行集会、开大课的礼堂以及电脑室、语音室等专业课室。受校方委托,本人有幸设计该建筑。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位于大学南北校园接合部的一段坡地上,用地非常紧张,全校唯一空地就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篮球场,因此校方强烈反对选址该处,于是,转而寻求将逸夫楼建在附中入口处的可行性。最后决定拆除原附中入口的门廊,兴建逸夫楼。现场是一幅并不规则的坡地,有一组高压输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著名建筑师夏昌世在岭南现代建筑设计和教育方面的开拓性探索,展示了这位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最重要的探索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之一的岭南建筑师,在岭南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与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其现代建筑教育和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动力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来源及其对岭南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深刻影响。文章分阶段讨论了该学院建筑教育、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了岭南建筑学派正处于成长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归纳传统岭南建筑的基本元素,分析华南地区的气候及地域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华南绿色建筑的绿色需求,并分析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科学性,归纳总结华南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实践者,夏昌世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始终坚持现代主义与南方地域性征的结合,通过探索和总结遮阳、隔热、通风等气候适应性构造技术及相应形式策略,并通过对地方建筑传统的学习,开启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地域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夏昌世是岭南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创者,他与莫伯治一道辨识了岭南园林的庭园特征,从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岭南现代庭园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尝试分析夏昌世建筑实践的历史境域与思想脉络,探讨其"现实主义地域主义"的建筑构想。 相似文献
12.
介绍当代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事件——1982年完工的香山饭店,指出从1980-1992年,《建筑学报》的相关文章有15篇之多,这一系列文章,是对该建筑事件的记录,还折射出这12年间中国建筑语境的微妙变化——这是一个“现代主义”观念向中国本土移植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关注岭南建筑创作中的"现代性"根源。分别从西方建筑思想的现代性内容、岭南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及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历程等方面,分析、思考了岭南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岭南庭园与现代岭南建筑结合是岭南建筑语言的主要词汇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岭南庭园以及优秀岭南现代建筑案例中庭园与建筑结合的分析,尝试归纳建筑与庭园的结合方式,旨在吸收和借鉴其精华,为今后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帽峰沁苑酒店的设计运用禅宗的美学思想,把禅宗的快意、飘逸、休闲引入“厅”、“亭”结合的建筑空间,同时又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把岭南建筑文化的传统符号解构、重组、再生,创造出岭南韵味的新型建筑,恰当地体现了岭南建筑新时期生态环保、顺其自然、与历史文化沟通的设计思想,以及自然、明快、畅朗轻盈的岭南园林式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举办之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形出发,通过对建筑师亲手绘制的施工图纸、历史照片以及相关著作的分析,重读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奠基者之一夏昌世的早期代表作——水产馆。文章以对水产馆施工图纸的存疑展开,逐步对水产馆的建造过程、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讨论了导致建筑现状与原来相去甚远的原因,呼吁关注对现代建筑优秀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适应气候是建筑产生的根源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该文归纳了岭南建筑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三个主要策略方法;并结合几个实例,综合分析其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运用气候适应性策略对于创造优质环境、营造地域建筑特色以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和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方案按三个层次展开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中国与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的时限问题;其次,分析中韩两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过程,以及中韩两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方法的共同视角;最后,总结上述研究并指出,中韩近代化过程还有一点很相似,即国家间的海路、铁路等交通手段的开发引起了资本主义市场领域的扩展,构成了新的文化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的体现,进而分析了一些设计创新的思维方式。最后,围绕实例分析了如何把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我们的实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