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2):45-49
中国园林文学历史比日本的长。两国园林文学上都是以汉诗为基础的题名、联对,但日本的联对少。在文学意境上,中国的偏于理性和积极;日本的偏于苍凉和悲哀。在文人行动上,中国园林表现为早期描述,中期参与,后期观望;日本表现为始终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但从审美思想、创作手法和鉴赏习惯上看.存在着审美文化的同构性。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梳理.本文探讨了两者在表层文化结构和深层文化结构的内涵,揭示出两者审美文化异质同构的文化基础.以此丰富园林审美的内容,更准确地把握和构筑园林与书法异质同构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这一古老独特的审美思想,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呈现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纯东方的审美意蕴.它既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无不追求这样的一种品位.这种审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我们应领悟和把握我们民族艺术的精髓,使艺术创作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的设计师来说.把握传统的中国传统元素,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太“知道”了。有太多的定式.法则要去遵守.太多的规矩不可逾越。而这些法则和规矩,并不一定符合现在的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B.C.省林木专家最近提醒加拿大木制品制造企业,对中国在木制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不能掉以轻心。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已经逐步成为胶合板、木制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的主要出口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日本、韩国市场上胶合板的最大供应商,抢占了加拿大企业在那里的市场份额。中国还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木制品家具生产商,而加拿大;生产商的份额也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6.
魏小杰  王毓德 《中州建设》2005,(10):F0003-F0003
几十年来.河南雕塑在老、中、青雕塑家们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屡次在国家及省、市各级展览中获奖,并占有了一定的位置。纵观近日举行的“河南省当代雕塑邀请展”,总体感受是展出的这些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品的外貌或偏于写实或偏于抽象.作品的题材或侧重于具体.或侧重于寓意.但表现性的语言却是共同的.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河南省雕塑创作队伍的整体面貌及雕塑家个人近年来的风格与探索。老一代雕塑家对作品要求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他们的作品多是具象的、写实的.注重的是对生活原型的感受:中年雕塑家们在探索中艰难地寻找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艺术感觉.寻求的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追求的是个人独特的视觉与把握,年青人则是大胆的、率性的.是在不断追求中成长。总体而言.从这些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受到雕塑家们各自不同的追求及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倾注的心血与劳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由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不同,中西方在审美原则上有很大的差别,中西方绘画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西方艺术主要受到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影响,它的审美特征偏于理性、秩序和抽象;中国的艺术主要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它的审美特征更为注重感性、意境和意象。  相似文献   

8.
声音     
《今日工程机械》2005,(4):84-86
“2005年全球经济发展良好,预计增长4.25%。”;建亚洲统一货币中国应承担更多责任;中国改变全球经济性质;欧盟有望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为发展经济特区铺路,印度拟改革劳工法案;连续3个季度呈现下滑趋势,日本经济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9.
现象篇 房地产泡沫作为一种世界性问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从1990年日本、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到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泡沫的传染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均有例证。近两年.新一轮的全球房地产泡沫倾向又开始显现。考察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房地产泡沫,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世纪交替之际,承担了三座面积不大、类型近似的三座小型文化建筑 1.郑州升达艺术馆:位于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范围圈,限于地段;偏于一隅高度受制,限建2~3层,建筑面积约3700m2(由台湾一位教育家投资)。 2.南阳理工学院国际会馆:在该校园东北角,与新建第四教学楼相毗邻,统一规划设计,由日本友人资助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及学术会议之用,建筑面积1500m2。 3.林州红旗渠分水岭展览馆:为弘扬与展示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宣传教育与旅游景点建筑,在原分水岭灌渠后院修建,建筑面积1000m2。 通过基地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欧氏几何与分形几何的不同透视观法的分析可以看出,几何形式与透视观法存在必然联系:西方古典园林因欧氏几何形构图制造了静止的空间而采用定点透视的观法;中国古典园林因分形几何构图制造了动态的空间而采用动点透视的观法。欧氏几何与定点透视的观法浑然一体,分形几何与动点透视的观法浑然一体,发展出两套截然不同的美学体系。认知论决定了方法论,中西方园林几何形式与观法的不同根源在于自然观的不同,西方是控制自然从而简化自然,中国是尊重自然从而模拟自然。  相似文献   

12.
季淮 《山西建筑》2009,35(3):345-347
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与经验,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审美意识的相通之处,并指出只有吃透古典园林的精髓,才能真正地融入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才是有生命力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中国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个性丧失、千城一面情况,结合已经完成的《天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天津城市景观形象美学定位研究》两个课题,本论文重点讨论了城市景观形象的美学定位问题,指出了城市景观形象的发展因素和美学定位的原则,进行了相关实际案例的分析说明。关于城市景观形象美学定位的讨论将对我国城市景观形象的发展和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劲韬 《华中建筑》2005,23(6):154-155,163
日本文化源自中国,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多元、内涵丰富和自然主义的审美特色。在建筑、园林的设计上表现为重抽象、简练和强调工艺精美等特点。该文通过对日本传统设计中具代表性的茶庭和民居等建筑形式以及枯山水的分析,从艺术哲学、美学和社会等多角度探讨了日本传统设计的独特手法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赵鸣 《风景园林》2014,(3):85-89
当下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中国古典园林蕴涵有丰富复杂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化发展思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和对现存古典园林的实地调研,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规划选址、设计营建、运营审美中的生态思想进行辨识和研究,一方面可以扩充园林学的研究内容,有利于古典园林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对当下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封云 《华中建筑》1998,16(3):127-129
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林中的建筑是体现园林文化基调美学同格的重要因素,文章略述亭台楼阁等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5):70-75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的哲学基础都是儒、道、佛三家,但三家在中日两国园林中表现强弱有差异。中国突出儒家思想,以至于园林显出入世治世和诗情画意的文人气质;日本突出佛家思想,显出弃世厌世和枯禅清淡的僧徒气质。但是,两国园林都崇尚道家的自然山水观。  相似文献   

18.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剑文 《园林》2020,(4):44-51
以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进入美国,发展至今,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文章对中日园林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以位于波特兰的两座东方园林——波特兰日本花园与兰苏园为研究对象,从布局特点及造园手法对比其各自特点,并结合其他美国东方园林指出中日设计趋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展示方式上的融合趋向与写仿趋向,造园目的上的游憩化趋向与宣教化趋向,造园文化上的感知化趋向与叙意化趋向。研究旨在为中国园林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刘庭风  余娴 《新建筑》2007,(2):92-93
日本人创造了枯山水,其形式和内容在全世界引起较大反响,中国人亦对之产生了浓郁兴趣,并在各地应用它。但是,中国人并非真正地喜欢枯山水,这是基于中日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取向、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决定的,故进而断言,枯山水不可能在中国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