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纳米SiO2(DNS-2、RNS-D、DNS-3)对PVC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①DNS-2和RNS-D均能提高试样的冲击强度,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②DNS-3使试样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降低;③DNS-2、RNS-D和DNS-3均能提高共混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
纳米SiO2改性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纳米Si0:添加到聚乙烯醇(PVA)渗透汽化膜中,通过X—射线衍射、TCA分析、强度测试和渗透汽化分离实验研究了改性PVA膜的性能。与纯PVA膜相比,改性膜的结晶度浅小,拉伸强度明显增大,断裂伸长率有所减少,热稳定性增加。且随着纳米SiO2的增加,改性膜的结晶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浅小,热稳定性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增大的幅度逐渐浅小。改性膜用于分离质量分数40%。9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性能随料液乙醇浓度的变化规律与纯PVA膜相似。随着纳米Si02的增加,分离选择性先增大后下降,透过速率单调增加,添加1%(与PVA质量比)以内的纳米SiO2能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PVA渗透汽化膜。  相似文献   

3.
纳米SiO2-x改性PP/云母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纳米SiO2-x(0≤x≤0.5)对PP/云母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了纳米SiO2-x(0≤x≤0.5),对pp/云母综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工业配方并且已应用于生产。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x(0≤x≤0.5)用量为1%,云母用量为30%时的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达到了9.6kJ/m^2,维卡软化点达到了110℃,比纯PP(5.50kJ/m^2,86℃)和30%PP/云母复合材料(6.20kJ/m^2,109℃)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纳米SiO2改性聚苯硫醚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聚苯硫醚(PPS)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经硅烷偶联刺处理的纳米SiO2粒子在PPS基体中的分散达到了纳米水平。添加少量的经表面处理及超声波振荡的纳米SiO2后,PPS的部分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纳米SiO2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SDS先将纳米SiO2处理成20%稳定的分散体后再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着重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对天然胶乳的胶体性能及其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用量在3-4份时可改善天然胶乳的胶体性能及其胶膜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撕裂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ACR/纳米SiO2复合粒子的合成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细乳液聚合制备ACR/纳米SiO2复合粒子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对丙烯酸酯单体中的纳米SiO2粒子进行偶联改性,提高了ACR对纳米粒子的包覆率和接枝率,复合粒子与PVC共混后纳米SiO2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好。复合粒子对PVC的增韧效果明显优于纳米SiO2粒子和未改性ACR共聚物,复合粒子的用量较少时,就可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纳米SiO2在涂料中不易分散且分散稳定性差,易发生一次团聚的问题,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超分散剂,采用机械分散为主、超声波分散为辅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和分散。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硅烷偶联剂KH-570含量、分散剂用量及分散时间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说明防腐蚀效果显著提高,各项基本指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改性纳米SiO2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SiO2粒子被广泛用作填料来改性聚合物.但纳米SiO2粒子极易发生团聚,在有机介质中难以均匀分散,使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使之较好地分散到有机介质中.纳米SiO2粒子有多种表面改性方法,其中以聚合物包覆的方法效果最好.本文综述了纳米SiO2表面聚合物改性的一般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聚合法在经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化学改性后的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苯乙烯,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的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最佳反应条件:w(单体)=20%,w(AIBN)=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 h。在此条件下,纳米SiO2的接枝率最高(16.2%)。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级SiO2填充PVC糊的流变性能及存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PVC糊的流变性能及存放性能,采用纳米级SiO2填充PVC糊,对照了纳米级SiO2与普通SiO2填充PVC糊的流变性能和存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SiO2可以给予PVC糊以明显的切力变稀性能,并使其切力变稀性能可以持久地保持。  相似文献   

11.
氯化改性胶粉/PVC共混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废轮胎胶粉进行氯化改性,考察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氯气流速对氯化效果的影响,研究氯化改性胶粉/PVC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采用水相氯化法、反应温度为70℃及氯气流速为0.6 g·min-1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不同氯含量的氯化改性胶粉.与未改性胶粉相比,氯化改性胶粉的高温稳定性变差,与水的表面接触角减小,极性增大;与PVC共混物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SEM分析证明,氯化改性胶粉与PVC界面比较模糊,无明显缝隙,两者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2.
PVC用量对ABS/PV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ABS/PVC共混体系中PVC用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同时发现,所研究开发的Z117合金性能上达到PA766指标。  相似文献   

13.
NR/PVC/NBR共混物的耐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卫莉 《橡胶工业》2002,49(10):585-588
研究用NBR改善NR/PVC共混物的耐油性能 ,通过测试所设计的各配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耐磨性和耐油性等性能 ,得出NBR改性NR/PVC共混体系的最佳配比关系。最佳配方为 :PVC  30 ;NR 10 0 ;NBR  2 5 ;硫黄  3;促进剂TMTD  0 8;促进剂D  1 5 ;促进剂DM  1 5 ;白炭黑  40 ;轻质碳酸钙  30 ;氧化锌  5 ;硬脂酸  1 5 ;防老剂D  2。共混物的耐油性能可达到NBR制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NBR/PVC共混物耐溶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NBR/PVC共混比和NBR/PVC与EPDM,IIR或PU三元硫化共混物在天那水中的体积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当NBR/PVC以70/30共混时,二元共混物的耐溶剂性能最好;NBR/PVC/PU共混比为50/20/30时,三元共混物耐天那水性能最好,经天那水浸泡后的性能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以VCM和可反应性纳米SiO2(RNS)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PVC/RNS复合材料,考察了RNS对PVC树脂颗粒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XPS等分析了RNS与PVC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PVC/RNS颗粒内部结构较为疏松多孔,可见较多的初级粒子;②与PVC树脂相比,PVC/RNS复合材料的黏数略有增加,增塑剂吸收量提高,表观密度略有降低,颗粒粒度分布变化不大,维卡软化温度小幅增加,热降解速率降低;③RNS与部分PVC分子链之间形成了强化学键结合。  相似文献   

16.
粉末丁腈橡胶改性软质PVC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姚明 《聚氯乙烯》2000,(6):43-45,49
用粉末丁腈橡胶Chemgium P83改性软质PVC,使其拉伸强度、斯裂强度、脆性温度、压缩永久形变等物理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耐油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再生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共混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再生热塑性聚氨酯与聚氯乙烯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等的研究,发现当TPUR含量在40%时具有较好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NBR/PVC共混物的共混工艺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NBR/PVC共混物的共混工艺和性能。NBR/PVC共混物共混工艺主要有乳液共沉法和机械共混法,其中乳液共沉法共混物性能较好,机械共混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影响共混物性能的因素主要有NBR的门尼粘度和丙烯腈含量、PVC品种、NBR/PVC共混比、共混温度以及PVC在共混物中的分散程度等。  相似文献   

19.
环氧化天然橡胶/PVC共混物的热氧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北龙  刘惠伦 《橡胶工业》2001,48(6):330-333
采用热重-差示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PVC共混物的热氧降解过程,结果表明,炭黑补强的ENR/PVC共混物的热氧降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是PVC脱氯化氢,而氯化氢引起ENR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而放热,且该阶段明显受到ENR/PVC共混比的影响,随着PVC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热氧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