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洲金矿产于震旦系二云母石英片岩的层间断裂带中,震旦系地层含金13.3×10^-9~29.0×10^-9,是矿源层,矿床有金矿带10条,第2,3矿化阶段为金主要矿化阶段,自然金呈包裹金,晶隙金,裂隙金,成色947‰,Au与As,Ag,S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64,0.54。  相似文献   

2.
新洲金矿产于震旦系二云母石英片岩的层间断裂带中。震区系地层含金13.3×10-9~29.O×10-9,是矿源层。矿床有金矿带10条,第2、3矿化阶段为金主要矿化阶段。自然金呈包裹金、晶隙金、裂隙金,成色947‰。Au与As、Ag、S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64、0.54。  相似文献   

3.
论CO2在金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乃武  李连山 《黄金学报》1999,1(3):162-166
CO2在金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在于:(1)矿源层中金的活化并转化为溶解金;(2)在成矿流体迁移中,CO2不仅可以携带金,而且是使金保持溶解状态的缓冲剂;(3)CO2在溶液中含量变化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因素,CO2在金的成矿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找矿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坚 《湿法冶金》1997,(1):12-16
三台山金矿矿三为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原采用浮选-金精矿全泥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原矿全泥炭浸法,解吸液电解提金。该工艺从原矿全泥矿浆中浸吸金,相对减弱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能有效地从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中回收微细粒金。  相似文献   

5.
陕西金龙山金矿矿石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南秦岭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岩石矿物研究,将金龙山金矿的原生矿石类型按金属矿物赋存的构造状态划分为4类:浸染状金矿石、片理化金矿石、细脉状金矿石和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石。浸染状及片理化金矿石是赋存在受S、N、W挤压作用的近EW向展布的地层中的压扭性形变层间剪切带中,确立了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构造角砾岩型矿石为次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在地层里及地层层间渗透形成的,而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沿着断裂构造带扩散形成的。金龙山矿区的矿化体基本由层间剪切带型矿石组成的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和由构造角砾岩型矿石组成的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2种类型的矿化体交会构成。研究金龙山矿区矿石类型及矿化体类型,分析了金龙山金矿的成矿机理,纠正了以往的就矿连矿的错误认识,为今后的矿体连接提供了依据,对金龙山金矿床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坚 《黄金》1997,18(2):38-42
论三台山金矿提金工艺王坚(长沙矿山研究院)1引言三台山金矿矿石为石英脉型中硫含砷金矿石,原采用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全泥氰化?..  相似文献   

7.
金精矿无氰提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光  李先恩 《黄金》1994,15(8):32-35
本文针对浮选金精矿提出了一个无氰提金新方法。该法将金精矿进行焙烧回收硫,然后采用氯化钠+溴水浸取金,浸取的贵液控制盐酸酸度为10%,利用泡沫料吸附金,金的回收率在99%以上。新工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周期短,回收率高,不污染环境,对于乡镇企业开发黄金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漆正文  梁景晖 《黄金》1999,20(11):29-31
探讨了煤金团聚提取砂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金回收率达95.53%,富集比达2300倍的较好指标。阐述了煤金团聚提金工艺是可以取代混汞,氰化的无毒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的平面加热多层含硫砷碳金精矿焙烧炉。其外壳内设有保温箱体,保温箱体内设有两层以上的保温隔层;每层保温隔层上设有多个发热板。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成本低,且有利于批量生产及运输。  相似文献   

10.
深水盆地相或深水盆地斜坡相与台地边缘相过渡地带有利于金元素的富集,有利于矿源层的形成,具有较好矿源层~容矿层~遮挡层成矿岩性组合,是找金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易处理金矿石资源枯竭,含砷、含碳、高硫、超细颗粒金矿石已成为金矿开采的重点,这些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氰化浸金等方法浸出效果差,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非氰化法浸金因具有环保、浸出速率快、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法、甘氨酸法、卤素法、石硫合剂法、碘化焙烧工艺、硫脲浸出法和非水溶液浸金7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其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剂昂贵、浸出液中金回收困难、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并对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某难浸金矿石中提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难浸半氧化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出时 ,加入助浸剂过氧化钙可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 ,缩短浸出周期 ,降低 Na Cl耗量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金 17.3g/t、银 4 4 0 0g/t的炭质银精矿 ,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段浸出新工艺 ,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 ,避免了在氰化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 ,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 %和 70 % ;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 ,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 95%  相似文献   

14.
从含铜金精矿中提取金、银氰化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敏  薛光 《有色矿冶》2007,23(1):17-18
进行了从含铜金精矿中提取金银的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氰化浸出时加入助浸剂SD和调整剂SN调节浸出液的pH,能够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浸出法相比,金、银的浸出率分别提高了30.42%和17.36%,经济效益显著,对于中小黄金矿山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铜金精矿进行了高温加压氧化—氰化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氧分压和初始NaCl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铜浸出率的影响以及后续氰化条件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条件下,即粒度-325目占90%、初始NaCl浓度40 g/L、浸出温度180 ℃、氧分压0.6 MPa、液固比5∶1、浸出时间2.5 h以及搅拌速度750 rpm,在氰化条件:振荡氰化、液固比2∶1、NaCN加入量10 kg/t浸铜渣和氰化时间24 h,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8.3%、94.7%和99.7%。该铜金精矿采用加压酸浸—氰化提取金银铜工艺具有对3种有价金属回收率高、氧化速度快、对矿石中杂质不敏感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灰岩型含碳微细粒金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泥氰化及添加助浸剂强化浸出的试验研究,试验确定添加Pb( NO3)2作助浸剂,能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72.57% ~ 73.14%.浸渣中的金大部分系有机碳吸附劫留,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必需采取措施消除有机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氰化厂金精矿,为进一步提高氰化浸出率,采用常压富氧浸出工艺,进行了小型、半工业、工业3种规模的试验研究。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富氧浸出工艺能提高金浸出率0.30%;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富氧浸出工艺后,金浸出速度明显高于空气浸出工艺组。通过3个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场空气浸出工艺组对比,富氧浸出工艺能明显提高浸出速度,提高金浸出率0.18%,浸渣中银品位降低5×10-6~6×10-6,年增加经济效益490.10万元,取得了良好经济技术指标,该研究成果为在黄金企业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推动了氰化浸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物制剂浸金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熊英  郑存江 《黄金》1998,19(1):36-38
本文简要论述了生物制剂浸金的原理。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工业下脚料经水解改性以后,制备成生物浸金制剂。研究池矿浆浓度、氧化剂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的条件下,生物浸金制剂对氧化型金矿石金的浸出率大于95%,对经过细菌预氧化的难浸金精矿金的浸出率与氰化法相同。  相似文献   

19.
陈期生 《黄金》2013,(9):68-70
对王水分金过程中产生浸金液的酸度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明确了预中和的可行性。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在浸金液中加入中和剂(片碱)降低其酸度的工艺参数。同时,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确定了浸金液酸度控制在0.7mol/L时再进行还原较适宜。该项研究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硕 《黄金科学技术》2017,25(4):122-127
采用环保型非氰浸金剂,结合全泥炭浆法浸出工艺,对甘肃某金矿的浸金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考察了溶氧量、矿浆浓度、pH值、矿物粒度、浸金剂用量、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矿和尾矿中的金含量,通过计算金浸出率来确定适宜的浸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经济和浸出率等因素,在矿浆浓度为40%、pH=11~12、浸金剂用量为300 g/t矿样、浸出温度为20~40 ℃及浸金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用自来水作溶剂在敞开环境下浸金,浸出效率最佳,金的浸出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