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需求”给全球带来了发财的机会。自1993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36.1%。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将达1.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石油贸易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海关最新统计表明,今年1~10月,全国进口原油9959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9112万吨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进口1985万吨,预计全年将达到4000万吨。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将达1.2亿吨。预计2004年全年我国石油贸易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石化》2009,(5):I0052-I0052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同比增长9.5%。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在国内油品消费量中的占比已升至接近52%,而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只有30%。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8640万吨.比2005年同期上升21%。上半年经济10.9%的快速增长带动油品需求上升。原油产量增长明显落后于去年.对进口原油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国内航空煤油和石脑油等石油产品的供应缺口促使油品进口量大幅增加.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则明显减少。下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似乎没有放慢的迹象。去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44亿吨.今年很可能会达到1.70亿吨。  相似文献   

5.
据预测,2010年、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将分别达到1.8亿吨和3亿吨左右,而目前进口原油中80%~90%由外国船队承运,国家原油运输安全度很低。为了满足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境内公司的进口原油承运份额。  相似文献   

6.
田春荣 《油气世界》2006,(11):14-15
对进口原油和油品的殷切需求正在促使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大幅上升。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存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在去年出现暂时下降之后,今年看来会显著增加,并超过2005年创下的前一个历史最高记录。1—9月份,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猛增抵销液化气和其它石油产品的下降,石油净进口量增长21.9%,达到1.304亿吨。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将使叫季度净进口量继续维持较快增长,全年净进口量估计将超过1.70亿吨。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2):151-151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油产量达1.89亿吨,同比下降0.4%。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净进口原油达1.99亿吨。由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1.3%。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3年转为原油的净进口国之后,目前对原油需求的增长占全球增长量的40%以上。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经相当之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中国的石油进口将由1993年的每天不到200万桶上升到2030年的1000万桶,一到那时,进口的石油将占到国内需求的74%。面对高油价,可能出现石油战略格局的调整、战略力量分化组合的新形势。我国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对外能源安全战咯对内则要推进石油流通和交易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原油进口量创记录增加使中国4月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688万吨,是单月最高水平。前4个月的石油净进口量比一年前增长9.7%,达到6181万吨。在进口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原油出口量骤然降低。去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对原油出口开征5%关税的政策限制了出口。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后加工量增加使成品油出口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为18949.4万t,净进口原油19860.5万t,净进口成品油1191.84万t,表现对外依存度达到52.7%,可能一部分进口原油已转化为石油储备,但总体上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此外进口了石油液化气324.25万t,其它石油产品461.58万t。未来中国石油自身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海上,  相似文献   

11.
黄晓川 《钻采工艺》2006,29(6):43-43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使能源消费有一定增加,进口一定量石油是必然的,然而中国进口石油量仅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左右。2005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17亿吨,其中净进口石油1.36亿吨,与上年相比,进口量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石油工业》2007,14(4):86-86
国际油价在2007年上半年整体下滑,刺激了中国石油进口的大幅增加。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石油9959万t,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原油的出口大幅下降。2007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8154万t,同比增长11.2%,金额为34947亿美元;进口成品油1805万t,金额达77.1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原油生产平均增长幅度仅为1.2%,而石油消费的增长幅度却高达6.4%。2003年,我国原油总加工量为2.4亿吨,石油表观需求量为2.52亿吨,同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增至9112.6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36.08%。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左右,届时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目前我国消耗的原油已达世界总消耗量的7.4%,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50多美元/桶。一路攀升到70美元/桶以上,更在4月、6月连续突破历史最高价。最高时达75.19美元/桶,成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海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中国进口原油到岸价的平均水平已稳稳地超过60美元/桶。而去年的平均水平才50美元/桶出头。但高油价也未能阻止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总进口量已达7333万吨,花费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量增长近1000万吨.增率达15.6%,也比去年同期多花100多亿美元,增率达53.9%;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成品油1823万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下半年,我国原油的净进口量将与上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至2006年上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6342万吨,同比增长3.9%;原油净进口量达5880万吨,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1%。展望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高油价的影响,我国对原油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储量最大的矿物能源是煤炭,其次是石油与天然气。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进度,我国现有煤炭储量可开采400多年,石油40多年。天然气60多年。而我国更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探明的石化能源储备中,煤炭占94.39,6,石油天然气仅占5.7%。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富煤、少气、缺油”。目前能源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2004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75亿吨,石油消费突破3亿吨,进口石油年年大幅度增长。2004年石油进口1.4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2005年,预计对外依存度为40.5%。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自1990年以来,工业煤炭消费一直保持在全国的70%以上。我国生产和消费的一次性商品能源中,煤炭占759/6,石油占17%,水电占5%,天然气和核能占0.4%。  相似文献   

17.
中国2月份石油进口量下降,但前两个月的累计进口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进口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2月份正值中国农历新年假期,而且日历天数少。2月份,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以及石蜡、石油焦和沥青等其它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从1月份的1596万吨降低到1340万吨,不过与一年前相比仍有1.1%的增幅。国内炼油厂2月份的平均日加工量是单月最高的,这意味着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保持强劲。  相似文献   

18.
原油净进口量两位数的增长抵消了包括成品油、液化气和其它油品等全部石油产品进口量的下降,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在上半年增长了7.1%,达到9292.96万吨。原油进口量继续显著增加,而出口大幅减少,其背景是国内炼油厂在原油处理能力扩大后加工量进一步提高。油品产量增加也促进了成品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出口。上半年石油净进口量的增长趋势将在下半年延续。估计全年净进口量将达到1.8亿吨,国内市场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首次达到5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能源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为16886亿吨,年需求量为241亿吨.自给率70%。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石油进口就增长了7倍.200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时达到7180万吨,预计2003年将会超过8000万吨。一般预测,到2020  相似文献   

20.
经济快速增长对燃料的殷切需求导致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06年大幅上升。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的显著增加抵消了液化石油气及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的减少,使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长17%。新增炼油能力投产扩大了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柴油、石脑油和汽油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则使成品油净进口量大增。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将使对进口石油的需求继续保持增长,进口依存度即进口石油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可能会由今年的49%提高到超过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