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谢国海  张兴华 《炼铁》1998,17(A00):10-12
以精料为基础,积极探索柳钢高炉强化冶炼的基本操作制度,不断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实践表明,采取大风量,富氧,喷煤,高风温、高顶压,低硅冶炼等高炉强化冶炼的有效手段,提高冶炼强度,应与降低焦比并举。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分析重钢新建5号高炉投产一年多来的生产数据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现有条件下适宜的送风、装料和渣铁制度。  相似文献   

4.
5.
赵伟 《南钢科技》2003,(4):30-31,58
南钢1^#高炉2000年始进入炉役后期,存在风机能力不足、炉体破损严重等问题,但通过采取精料、合理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适当压制边缘气流、加强管理等措施,使炉况保持了长周期稳定顺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志钢 《炼铁》2001,20(2):16-18
1999年以来,包钢3号高炉以精料为基础,通过加强高炉操作和基础管理工作,使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逐步改善。2000年11月,3号高炉的利用系数为1.915,焦比为413.6kg/t,煤比为141.53kg/t。  相似文献   

7.
卢建光  焦建华 《炼铁》2003,22(5):14-17
邯钢2000m^3高炉是由1800m^3高炉改造扩容而成的,存在风机能力不足、炉型过于矮胖、出铁场布置不对称等问题。但通过采取精料、合理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控制适宜的风速、适当发展边缘煤气流等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高炉生产的炉缸工作等问题,炉况保持了长周期稳定顺行,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龚文渠  徐刚等 《重钢技术》1999,42(4):12-15,4
近年来,重钢采用系统工程原理,通过精料、优化 操作和强化管理,使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8月实现达产目标,1998年全年利用系数达1.793t/m^3.d。1999年3月利用系数首次突破2.00g/m^3.d。  相似文献   

9.
5^#高炉(350m^3)长期以来喷煤比较低,经过喷吹系统改造,提高精料、风温,完善操作制度等措施,喷煤比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承钢2号高炉通过喷煤管道改造,精料,高风湿,提高操作水平,降低休慢风率,合理配煤等手段保证喷煤比,降低入炉焦比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朱仁良  刘振均 《炼铁》1997,16(5):5-8
荷兰霍戈文高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比保持在180 ̄200kg/t,今年以来煤比又进一步提高到210kg/t,霍戈文高炉能保持这么高的煤比生产,除了喷煤工艺及设备先进合理外,关键还在于先进的生产操作技术,诸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加强炉顶布料,降低渣比,高富氧(富氧率为6% ̄8%),低风速(鼓风速度控制在190 ̄200m/s);开发实用的数学模型,指导高炉操作。  相似文献   

12.
宝钢高炉操业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宝钢高炉投产20年来,宝钢高炉工作者立足于高起点的工艺设备,着眼于高效率的技术创新, 不断优化操作参数,从而在操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重点阐述了取得这些进步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宝钢高炉操业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3.
孙红军 《炼铁》2001,20(3):24-26
杭钢2号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采用无料钟炉顶、实行高顶压操作以及富氧大喷吹等技术措施,高炉利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已稳定在3.2-3.4,入炉焦比达到390-398kg/t。  相似文献   

14.
刘志朝  陈奎  王磊 《中国冶金》2013,23(11):32-37
2011年开始,邯钢为适应钢铁市场的形势,对铁前原燃料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大量配吃低价料,焦炭灰份硫份大幅升高,入炉品位大幅降低,为适应原燃料的变化,邯钢邯宝公司炼铁厂两座3200m3高炉转变操作理念,运用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指导炉况操作,炉况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周龙义 《宝钢技术》2001,(3):52-56,60
简述现有揭盖机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宝钢2号高炉大修应有用新型揭盖机的理由。对已提出的可用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一种新方案--轨道可回转的横移台车式揭盖机。在2号高炉条件下,与前述已有方案相比,新方案具有可靠性高、改造工作量小、操作环境好,维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鞍钢6号高炉2000年12月停炉中修后(2001年3月开炉),设备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开炉工作准备充分,各环节布置周密,在开炉过程中做到了安全、顺行、高效,47h后风口全部工作,达到全风操作水平,创造了鞍钢高炉开炉恢复的纪录.  相似文献   

17.
刘振均  金觉森 《炼铁》1997,16(6):21-23
经过烘炉,装料和料面测量等准备工作后,宝钢1号高炉第二代炉役于1997年5月25日顺利开炉。开炉后,高炉炉况顺利稳定,第15天(6月9日)日产量达8116t,高炉利用系数达2.01,开炉后第一个月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宝钢高炉历次开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鞍钢11号高炉的长期操作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理想的高炉快速恢复操作法,采用此方法,高炉休我处理时间缩短,恢复炉况时间为原来的75%,大大减少了崩料,悬料现象,高炉顺行,稳产,连续三个月使高炉利用系数达2.0t/(m^3.d)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韶钢炼铁厂4号高炉炉况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较差,精料水平低,同时,高炉操作不能完全适应原材料条件.按照上稳下活工艺的原则,采取合理鼓风动能、活跃炉缸工作状态、稳定热制度、合理中部冷却强度、炉顶小高压操作以及使用上部调节手段等一系列措施,使高炉的炉况顺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相应的进步.2001年利用系数达3.024 t/m3·d,焦比达441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