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Android平台资源受限及恶意软件检测能力不足这一问题,以现有Android安装方式、触发方式和恶意负载方面的行为特征为识别基础,构建了基于ROM定制的Android软件行为动态监控框架,采用信息增益、卡方检验和Fisher Score的特征选择方法,评估了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k-邻近(KNN)和朴素贝叶斯(NB)分类器四类算法在Android恶意软件分类检测方面的有效性。通过对20916个恶意样本及17086个正常样本的行为日志的整体分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VM算法在恶意软件判定上准确率可以达到93%以上,误报率低于2%,整体效果最优。可应用于在线云端分析环境和检测平台,满足海量样本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率持续上升促使移动恶意软件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免费和开源的系统,目前Android已经超越其他移动平台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使得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也显著增加。针对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Android 应用程序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属性以及根据机器学习模型和分类算法判断其是否为恶意软件。通过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对Android应用软件数据集进行分类后,相比其他分类器或算法分类的结果,其各项评估指标均大幅提高。因此,提出的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方式来对Android恶意软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未知应用的恶意性进行检测,避免恶意应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损害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日益增长。如何有效地识别恶意软件,对保护手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提出了基于权限和API特征结合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反编译apk文件来提取权限特征和API特征,并将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集合。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类算法进行恶意软件的甄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判别准确率高于权限集合或API集合单独作为特征的判别方法,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检测Android恶意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主流恶意网页检测技术耗费资源多、检测周期长和分类效果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的恶意网页集成检测方法,将异质分类器集成的方法应用在恶意网页检测识别领域。通过对网页特征提取分析相关因素和分类集成学习来得到检测模型,其中初级分类器分别使用K近邻(KNN)算法、逻辑回归算法和决策树算法建立,而次级的元分类器由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与传统恶意网页检测手段相比,此方法在资源消耗少、速度快的情况下使识别准确率提高了0.7%,获得了98.12%的高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构造的检测模型可高效准确地对恶意网页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
Android操作系统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而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Android恶意行为的检测,通过分析Android恶意行为的特点,采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Android恶意行为的检测,通过静态分析的方法进行Android文件静态特征的提取,将Android恶意应用的静态分析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最后通过使用提出的方法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Android恶意行为检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正面临着快速增长的恶意软件的威胁。如何快速高效地检测出Android恶意软件对保证用户手机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Android软件的权限出发,统计了4000多个恶意应用和2000多个正常应用的权限分布情况,依据特征权限在恶意应用和正常应用中的分布规律,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快速检测方法 LWD(Light Weight Detection)。LWD根据特征权限在恶意应用中的使用频率和在正常应用中的使用频率的不同来定量分析特征权限恶意程度值,并以此计算每个样本的恶意程度值是否超过规定阈值来判断该样本是否属于恶意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市场上主流的杀毒软件相比,LWD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率。而且LWD是基于单一的权限特征对恶意软件进行检测,因此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作为一种轻量级检测方法,LWD可以为更进一步深入检测恶意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汪鑫  武杨  卢志刚 《计算机科学》2018,45(3):124-130, 170
互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恶意URL防不胜防,给人们的财产和隐私带来了严重威胁。当前主流的防御方法主要依靠黑名单机制, 难以检测 黑名单以外的URL。因此,引入机器学习来优化恶意URL检测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其主要受限于URL的短文本特性,导致提取的特征单一,从而使得检测效果较差。针对上述挑战,设计了一个基于威胁情报平台的恶意URL检测系统。该系统针对URL字符串提取了结构特征、情报特征和敏感词特征3类特征来训练分类器,然后采用多分类器投票机制来判断类别,并实现威胁情报的自动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恶意URL进行检测 的准确率 达到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8.
Android系统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端操作系统,然而Android系统上的恶意应用种类和数量疯狂增长,对用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介绍Android恶意软件的分类,总结恶意软件的攻击技术,研究目前的检测方法,比较各类方法的典型系统,列举当前主流厂商的安全软件技术,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恶意软件的检测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谢丽霞  李爽 《计算机应用》2018,38(3):818-823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中数据不平衡导致检出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gging-SVM(支持向量机)集成算法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模型。首先,提取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权限信息、意图信息和组件信息作为特征;然后,提出IG-ReliefF混合筛选算法用于数据集降维,采用bootstrap抽样构造多个平衡数据集;最后,采用平衡数据集训练基于Bagging算法的SVM集成分类器,通过该分类器完成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在分类检测实验中,当良性样本和恶意样本数量平衡时,Bagging-SVM和随机森林算法检出率均高达99.4%;当良性样本和恶意样本的数量比为4:1时,相比随机森林和AdaBoost算法,Bagging-SVM算法在检测精度不降低的条件下,检出率提高了6.6%。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数据不平衡时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分类精度,可检测出绝大多数恶意软件。  相似文献   

10.
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恶意软件通过实施各种恶意行为对Android设备用户构成威胁。针对目前大部分现有工作只研究粗粒度的恶意应用检测,却没有对恶意应用的具体行为类别进行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行为特征的细粒度恶意行为分类方法。该方法提取多维度的行为特征,包括API调用、权限、意图和包间依赖关系,并进行了特征优化,而后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实现恶意行为分类。在来自于多个应用市场的隶属于73个恶意软件家族的24 553个恶意Android应用程序样本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粒度恶意应用分类的准确率达95.88%,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锐  杨吉云 《计算机应用》2014,34(5):1322-1325
针对Android平台恶意软件检测需求和Android权限特征冗余的问题,提出一套从权限相关性角度快速检测恶意软件的方案。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各权限属性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大小,去除冗余权限特征,再对权限属性聚类,提取代表性权限特征,进一步减少冗余。最后利用基于不同权限特征权重的改进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软件分类。在收集的2000个软件样本上进行了实验,恶意软件漏检率为10.33%,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8.9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利用少量权限特征,能够初步检测Android应用软件是否有恶意倾向,为深入判断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Android恶意软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导致手机恶意软件的数量急速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针对Android系统的恶意软件数量快速增加。手机恶意软件主要收集手机用户地理位置、语音通信、短信等个人隐私信息,或进行恶意扣费、耗费系统资源等行为,给用户自身和手机系统带来很大危害。准确分析恶意软件行为特征可以为后续清除恶意软件提供有力依据。传统的恶意软件分析技术主要包括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文中介绍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手机恶意软件分析检测技术及其缺陷,并从安装、激活、恶意负载三方面对已知Android恶意软件主要行为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贡献度的特征选择算法。针对现有Android应用数据集特征的分布特点,通过计算特征的类内以及类间贡献度,设定阈值筛选出贡献度高的特征数据,用于恶意应用检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且可靠地检测恶意应用,其准确率和召回率十分接近,适用于恶意应用检测;与传统特征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在较少特征数量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通常仅有检测结果缺乏对其检测结果的可解释性.基于此,从可解释性的角度分析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综合利用多层感知机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可解释性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multilayer perceptron attention-method, MLP_At).通过提取Android恶意软件的应用权限和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特征来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特征信息,采用多层感知机对特征学习.最后,利用BP算法对学习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在多层感知机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捕获敏感特征,根据敏感特征生成描述来解释应用的核心恶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检测恶意软件,与SVM、RF、XGBoost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65%、3.70%和2.93%,并能准确地揭示软件的恶意行为.此外,该方法还可以解释样本被错误分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类特征的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针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可以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检测,但使用单一数据挖掘算法无法充分发挥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在恶意代码检测上所起的不同作用.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Android多类行为特征的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Triple Hybrid Ensemble Algorithm)用于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首先,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法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的组件、函数调用以及系统调用类特征;然后,针对上述3类特征设计了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该算法通过构建适合3类特征的最优分类器来综合评判Android应用的恶意行为;最后,基于THEA实现了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工具Androdect,并对现实中的1126个恶意应用和2000个非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ndrodect能够利用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有效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并且与其它相关工作对比,Androdect在检测准确率和执行效率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6.
Android 系统正日益面临着恶意软件的攻击威胁。针对支持向量机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难以有效进行大样本多分类的恶意软件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与家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全面提取应用组件、Intent Filter、权限、数据流等特征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特征选择以降低维度,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进行面向恶意软件的大样本多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有效检测和分类,良性、恶意二分类精度为 97.73%,家族多分类精度可达到 93.54%,比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7.
Android系统由于开源性和可移植性等优点,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针对Android的各种攻击也层出不穷,面向Android的恶意软件检测已成为近些年移动安全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面临的问题包括恶意软件收集困难,异常样本和正常样本比例不平衡。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了Droid-Saf框架,框架中提出了一种挖掘数据隐含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案;把样本特征包含的隐藏信息当作新的特征;建模时将样本特征融入算法当中,建立动态的松弛变量。应用静态分析方法反编译apk,用改进的svdd单分类器分类,克服了恶意软件检测系统中非正常软件收集困难的不足,降低了异常检测的漏报率和误判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持续大幅增加的现状以及恶意软件检测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用户操作序列的静态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恶意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提取出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信息;然后,采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构建恶意软件的函数调用流程图;进而,从函数流程图中提取出其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形成恶意行为库;最后,采用编辑距离算法计算待检测样本与恶意行为库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的相似度进行恶意软件识别。在对360个恶意样本和300的正常样本进行的检测中,所提方法可达到90.8%的召回率和90.3%的正确率。与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系统Androguard相比,所提方法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与FlowDroid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正常样本检测中准确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恶意软件检测的召回率,有效提升恶意软件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Android操作系统作为现在主流手机操作系统,而随之而来针对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每天都在增长。此系统旨在研究基于Android手机的安全防护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行为提供不同的防护策略,为用户提供手机通信安全及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20.
Android操作系统作为现在主流手机操作系统.而随之而来针对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每天都在增长。此系统旨在研究基于Android手机的安全防护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行为提供不同的防护策略,为用户提供手机通信安全及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