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和贫化大这一技术难题,改善放矿效果,采用多个分段的放矿模型,研究了6种边孔角对矿石残留情况、回采率和贫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分段脊部残留体随边孔角变大而变小,矿岩混杂区范围较小,而二、三分段矿石残留范围随之增大;受上分段残留矿石的影响,各分段的放矿效果不同,贫化率和回采率随边孔角变化呈规律性变化,整体放矿效果随边孔角增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边孔角影响放矿指标的主要因素是对脊部残留体矿石、上分段进路口内废石和本分段内矿石的回采量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整边孔角的大小可以改善放矿效果,同时小边孔角(5°)能够得到与大边孔角(55°)相同的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结构参数对其放矿的损失与贫化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分段、单进路的放矿模型,研究了放矿过程中进路宽度对放矿量、回收率和贫化率的影响,分析了放矿效果产生变化的原因。实验发现:(1)随着进路宽度的增加,同一崩矿步距内的放矿量明显增加,进路口眉线处矿岩结拱现象大幅减少;(2)增加进路宽度可显著提高矿岩的流动性,进路宽度每增加0.5m,矿石回收率约提高1.3个百分点;(3)随着进路宽度的增加,矿石产生贫化的时间延迟,贫化率增长速度减小,但最终贫化率呈小幅度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放矿效果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进路宽度的增加提高了滑动微面以内的矿岩总量,因而大幅提高了放出的矿石量;另一方面是在出矿过程中,进路宽度越大,进路内矿岩被重复扰动的区域越小,进而减缓了废石的侵入速度。  相似文献   

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中,扇形炮孔的边孔角大小对凿岩爆破、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和放矿效果有着较大影响。基于单分段单进路放矿模型,进行了3种进路断面尺寸、6种边孔角的18组放矿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边孔角对放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孔角和进路断面尺寸对放矿口上方两侧矿岩的流动性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放出体的形态;随着边孔角的降低,放矿效果也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应用较多的一种高效采矿方法,在覆盖岩层下进行放矿,矿石损失贫化大、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非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放矿理论、结构参数、覆盖层形成和出矿工艺等方面。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中,放矿口尺寸的大小对放矿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是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放矿口高度和宽度对放出矿石量、废石混入的影响,采用单进路单分段 物理放矿模型,进行了12种不同放矿口尺寸的物理放矿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扩大放矿口宽度或降低高度,会增加放出纯矿石量、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且放矿口宽度小于5 m,高宽之比在0.7~1之间时,混入废石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应用较多的一种高效采矿方法,在覆盖岩层下进行放矿,矿石损失贫化大、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非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放矿理论、结构参数、覆盖层形成和出矿工艺等方面。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中,放矿口尺寸的大小对放矿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是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放矿口高度和宽度对放出矿石量、废石混入的影响,采用单进路单分段 物理放矿模型,进行了12种不同放矿口尺寸的物理放矿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扩大放矿口宽度或降低高度,会增加放出纯矿石量、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且放矿口宽度小于5 m,高宽之比在0.7~1之间时,混入废石率较小。  相似文献   

6.
7.
张建肇 《采矿技术》2022,22(1):11-14
出矿截止品位是影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放矿效果,以单分段单进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模拟试验,进行不同出矿截止品位下的放矿试验,揭示出矿截止品位对放出矿岩量、回收率和贫化率等放矿指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在当前分段高度20 m、崩矿步距3 m的条件下,放出矿岩量超过2400 g后,正面废石混入,每放出1000 g矿岩,当次矿石品位下降约6%;放出矿岩量超过5500 g后,当次出矿品位达到75%,此时顶部废石开始混入,每放出1000 g矿岩,当次矿石品位下降约12%,在当前采场结构条件下,出矿截止品位每增加10%,贫化率和回收率分别降低3.2%、4.6%.随着出矿截止品位的增加,矿石量和回收量降低速度逐渐增加,放出废石量和贫化率降低速度逐渐减小;控制出矿截止品位可以改善放矿效果,降低矿石损失及贫化,矿山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放出矿岩总量判断回采进路内矿石品位是否到达出矿截止品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诱导冒落、设置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场结构,针对其开采特点,研究了其放矿规律,确定了放矿截止品位的计算方法,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兴国  张志贵 《金属矿山》1991,20(7):20-23,52
  相似文献   

1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截止品位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截止品位与损失率、贫化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选矿金属回收率与入选品位和精矿品位之间的关系.在块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总现值最大为目标函数进行放矿截止品位优化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合理的放矿截止品位应综合考虑金属回收率、总赢利及总现值3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工作面放矿口尺寸对矿岩散体移动规律的影响,并根据椭球体放矿理论和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得出了增大出矿口尺寸和全断面均匀放矿可改善矿石散体的移动条件进而增大矿石放出量的结论。将此结论应用到厚度中等及以下、倾角较大、下盘围岩不稳固矿体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实践中,其放矿效果明显改善,极大地提高了矿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贫化放矿理论基础(续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现行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的矿石贫化大。论述了不贫化放矿原理和理论依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多分段放矿的矿石损失贫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应用截止品位放矿和无(低)贫化放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截止品位放矿、无(低)贫化放矿的缺陷。总结提出了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方法,经过6年的实践证明,矿石出矿品位稳定,回采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可供同类矿山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型凿岩设备和无轨出矿设备在无底柱崩落法中得到普遍应用,大型设备运行的采场进路断面也相应增大。本文分析了端部放出口散体流动速度分布,揭示了端部放矿条件下放出口沿进路方向的散体有效流动范围,进路宽度及出矿方式对放矿的影响。指出增大放出口散体的有效流动范围,有利于顶部矿岩平稳下降。实际放矿中,应尽量增大铲运机的铲入深度,出矿方式应保持全断面均匀出矿,可使矿岩散体层平整与均匀下降,是降低矿石贫化与损失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文哲  单明成 《金属矿山》1997,(1):22-24,43
鉴于鲁中冶金矿山公司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中存在贫化率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提高截止品位的低贫化放矿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计算,认为低贫化放矿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现场易于实现,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规律—对端部出矿规律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新发展,以及笔者对端部出矿规律,如残留体的形式及作用,出矿方式,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关系等问题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各放矿指标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当次出矿质量系数、出矿品位、矿石回收系数、贫化率与出矿系数的理论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验证和现场放矿实验的修正,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该模型描述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放矿指标的动态关联规律,为生产现场的截止品位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方法是按每个崩矿步距(而不是整个矿块或矿体)计算收支平衡条件,从而确定放矿截止品位的。由于步距崩矿量小,每次都是在大量放出岩石后才停止放矿,所以产生贫化的次数多,这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贫化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放矿截止品位与矿石损失贫化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应以整个矿块乃至整个矿体为单位,拟出不同的截止品位,以各个截止品位值所对应的矿石损失贫化值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出最佳截止品位值。  相似文献   

20.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无底柱分段崩法采场中进行了低贫化放矿的工业试验,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低贫化放矿在降低矿石贫化、减少岩石混入、提高输出矿石品位和块矿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并对改善选矿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