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层状无卤高效抑烟剂ZnMgAl-CO_3-LDHs制备阻燃沥青,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对沥青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掺加质量分数为2%的LDHs可使沥青燃烧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平均热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24.9%,14.3%和27.0%;LDHs在2%掺量下即有较好的阻燃抑烟效果,而在25%掺量下的阻燃抑烟效果提升有限;LDHs的层状结构可以在沥青燃烧初期降低沥青的失重速率,并提升残渣的完整性、致密性和抗氧化性,但LDHs的热解吸热效应并未在沥青燃烧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木垛法、氧指数、锥形量热仪、建材烟密度仪和热重分析研究磷酸二氢铵(ADP)与硼酸(BA)在云南松中的阻燃和抑烟作用。复配阻燃剂中磷酸二氢铵与硼酸的质量比分别为4∶1、3∶2和1∶4。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铵和硼酸的加入能显著提高云南松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二者复配使用表现出较好的协效作用。磷酸二氢铵和硼酸质量比为4∶1时,协效效果最佳,其中阻燃松木的THR、TSR和SDR相比于纯松木分别下降了53.1%、85.1%和61.0%,LOI高达59.4%。热重分析表明,磷酸二氢铵和硼酸复配使用能有效缩短松木热解阶段的温度区间并促进其形成更多的残炭,达到更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低聚合度APP为主要成分,添加改性4A分子筛、甲基纤维素、纳米SiO2制备复合阻燃剂,以超声浸渍的方式制备阻燃型瓦楞纸板,对阻燃瓦楞纸板进行力学性能、阻燃抑烟性能检测与复合阻燃剂阻燃抑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后的瓦楞纸板可达到瓦楞纸板优等品质量要求,LOI比对照样提高38.9%达到25,阻燃效果明显。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产量分别降低35.2%、42.0%、50.0%,成炭率为20.9%。复合阻燃剂可有效抑制造纸纤维分解、抑制烟气的产生;复合阻燃剂以气相和固相方式发挥阻燃作用,其在瓦楞纸板表面形成以杂芳环、磷酸盐、焦磷酸盐等化合物构成的层状膨胀型致密阻燃层,对内部造纸纤维起到保护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阻燃剂和协同剂复配技术,设计了复配阻燃沥青.通过氧指数试验,研究协同剂对复配阻燃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协同阻燃效率SE及阻燃性价比EV指标,比较阻燃剂和协同剂组成的复配阻燃体系的协同阻燃效果;采用沥青常规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复配阻燃体系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复配阻燃体系在适当的复配比例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的阻燃性能和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拌和阶段复合抑烟沥青混合料的节能减排效果,通过高速剪切分散技术,将5%MH、4%NaB和0.6%Evotherm进行复配制备出复合抑烟沥青,而后通过自制的装置收集混合料拌和阶段的沥青烟气,借助GC-MS仪器分析出沥青烟气中的组成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热拌基质沥青混合料而言,拌和阶段复合抑烟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烟气产生量减少率31.4%,能源节约率为16.1%,复合抑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6.
选取SBS、纳米碳酸钙、膨胀石墨3种抑烟材料掺入基质沥青中,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抑烟剂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抑烟剂的抑烟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种抑烟剂均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其中SBS的效果最佳,如5%掺量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累计耗散能比基质沥青混合料分别提高1248%、930%,膨胀石墨次之,纳米碳酸钙的效果在三者中最差;同时,3种抑烟剂均能起到抑烟效果,其中膨胀石墨表现出了显著的抑烟性能,2%掺量下的抑烟率约为61.2%,SBS次之,纳米碳酸钙的抑烟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分别为酸源、碳源、气源制备抑烟阻燃剂,并用其制备抑烟阻燃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通过测定极限氧指数、初始产烟时间和烟密度等级研究了改性防水涂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并对涂料的自身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抑烟剂添加量为15%时,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抑烟阻燃性能较好,且综合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锥形量热仪和马弗炉燃烧试验模拟隧道火灾的高温辐射条件,研究热辐射条件下复配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耐火性能的影响。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混合料设计采用AC-13级配,油石比5.2%。制备阻燃沥青混合料时以阻燃剂替代部分矿粉,并按照规范制备复配阻燃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配阻燃剂后,沥青混合料的点燃时间和烟气释放时间延迟,热量和烟气释放速率明显降低,稳定度和燃烧后残留稳定度均有所提高。复配阻燃剂有效提升了高温辐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抑烟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4A分子筛及其与Al(OH)3或(和)Mg(OH)2组成的复配体系作为软质PVC阻燃抑烟添加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A分子筛作为单一添加剂时,只有在添加量较大的情况下才对软质PVC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但抑烟性能不太理想;4A分子筛与Al(OH)3或Mg(OH)2组成的二元复合添加物对软质PVC具有很好的抑烟或阻燃效果,且二元组分之间存在着协效阻燃或抑烟作用;4A分子筛与Al(OH)3及Mg(OH)2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对软质PVC同时具有很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三者的最佳质量比为1∶1∶10,按此最佳配比,当总添加量为35%时,测得相应PVC材料的氧指数为41,烟密度等级(SDR)为57.64,但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将石墨粉(GP)、季戊四醇(PER)和聚磷酸铵(APP)复配后添加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制备阻燃TPU复合材料,研究此膨胀阻燃体系对阻燃TPU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抑烟性能的影响。通过锥形量热仪、扫描电镜、极限氧指数和热重分析等手段研究该TPU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APP/PER/GP的配比为15%、7%、3%时,对TPU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最好,其热释放速率较TPU-1(只添加了APP/PER)降低了32%,氧指数提升了40%,燃后的炭层结构有较大改善。该膨胀阻燃体系可提高阻燃TPU材料在高温阶段的热稳定性,增加残渣质量,达到对TPU复合材料阻燃和抑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陶桂全 《山西建筑》2010,36(5):37-38
通过胡庄镇全镇村庄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机遇作了一些探讨,并根据已经完成的试点村庄规划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高志 《山西建筑》2002,28(8):11-12
通过方案设计实践,对建筑设计构思、环境设计要点、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案设计要素作了阐述,并探讨了中学科教体文建筑组群空间组织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 ,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相应拓展策略 ,并针对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天沟、檐沟溢水与漏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沟、檐沟、水落头时有溢水、积水、漏水等弊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析产生的原因有:设计原因、施工不规范、使用管理维护不当等,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嘉乐 《中国园林》2000,16(2):29-31
本文论述了旅行与游览的不同概念,列出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保护与开放的辩证关系。强调风景名胜区不是产业没有理由成为企业,不能利用人民自己的财产从人民身上谋利。明确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与旅游服务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就深入了解各自的本质,掌握不同的运行规律,严格分工,紧密衔接,才能使风景名胜区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防灾减灾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大部分城市防灾规划所考虑的主要灾种出发,文章选择了地震、火灾和洪水这3类灾种来探讨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同时,结合已发生的典型灾害和潜在的灾害,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出发,分析了各灾种对城市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Issues around the materiality of housing and inequality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day. Yet, housing researchers have not settled on conceptual tools to account for and study the role of both social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and their housing. Outlining a new research agenda, I use the idea of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to stress the need to always account for how materi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 in myriad ways that render some people and certain material environments more vulnerable than others. I suggest typologies and comparisons as useful tools researchers might us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 that can be malleable yet are often institutionalized – between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and caution against some assumptions that may skew our understandings of housing. I argue that attending to the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of housing reveals ways in which the materiality of other built environments might also b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20.
李凯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6):124-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也取得重大突破,加之各类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机电设备的应用愈加普遍。机电设备是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设备,其质量同人们关系密切,因而人们对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不断总结实际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最终促进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文章重点围绕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展开论述,并就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