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全面介绍了用于地震测量的变极距型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原理,详细描述了变极距差分型电容器的结构原理、传感器电容极板激励信号产生电路和中间极板输出信号处理电路,最后给出了所设计的传感器技术指标和实际标定数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一起50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电容分压器元件击穿导致二次电压偏低故障发生的过程,结合CVT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容器进行解剖,发现电容分压器元件被击穿,从而电容升高、二次输出电压降低.通过对CVT的现场更换,消除故障,电压信号显示正常.  相似文献   

3.
“超电容”电化学电容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与电池和传统的电容都不同的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具有比传统的物理电容高 2 0~ 2 0 0倍以上的质量比电容。研究证明 ,电化学电容所具有的大容量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准电容”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般利用前者储存能量的电容器被称为“双电层电容” ,后者被称为“超电容”。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发展历史、储能机理 ,以及它与电池、传统物理电容的区别 ,并详细地综述了“超电容”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超级电容器相较于传统储能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等优点。赝电容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重要分支,是一种具有高比功率和能量密度的新型储能器件。综述了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机制及电化学特性,并对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应用于绝缘封装液体安全检测的带状平行平板电容传感器.分析了电容边缘效应与“软场”特性的检测原理.设计了带状平行平板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包括传感器结构参数,实验参数,并针对传感器尺寸(面积)变化对电势分布与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获得其定性结论.设计第二类传感器基于ECT检测方式,给出了具体设计参数与实验参数,与带状平行平板电容传感器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带状平行电容传感器在便携性、灵活性方面优于ECT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参数的优化也能够达到ECT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总体而言,带状平行平板电容传感器更适用于绝缘封装液体安全检测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有效电容可调的单相电容电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光中  张云霞 《微特电机》1995,(2):13-14,26
为了使单相电容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和运行性能,与副绕组串联的电容器需要不同的电容量.现在最普遍的作法是配置二只电容器,一只用于改善起动性能, 另一只用于改善运行性能.木文阐述应用电子开关周期性短接电容器,以获得可调的有效电容,从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原理及方法.该法只需用一只电容器即可同时改善起动和运行性能.在250W 4极电容电动机上试验结果,与应用二只电容器的方法相比较,具有相近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1前言CVT(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输变电系统中一方面用于测量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它自身的电容分压器可兼做耦合电容器而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载波通讯中。由于载波通讯的信号强度受耦合电容器低压端子杂散电容和杂微电导的影响较大,所以要对其杂效电容和杂散电导加以限划。GB/f4705-92规定:“组装成套的电容及电压五感器中,电容器的低电压端子与地之间在高频范围内的杂散电容应不超过300+0.05CN(CN为电容器额定电容,以PF计),杂散电导应不超过50ps。”根据影响CVT杂散电容与杂散电导的因素而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改善这些指标的…  相似文献   

8.
电容式触摸按键技术由于电路相对简单,硬件成本较低,已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容分压器(CVD)实现快速触摸感应的方法.首先从电容式感应按键的原理出发,阐述了采用电容分压器实现触摸感应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CVD实现电容触摸感应技术的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工艺结构,提高其瞬态性能和可靠性,研究了其宽频阻抗特性的测量和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获得了压接型和焊接型工艺结构的1 000 kV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宽频阻抗特性,并相互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基于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宽频阻抗测量数据,建立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宽频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宽频阻抗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定义了评价CVT性能的网络函数,并对特高压CVT电容分压器的蓄积电阻与蓄积电感、电容器电容与电导、均压环对地电容等电路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为特高压CVT的优化设计、瞬态分析和工艺改进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力电容器电容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阐述与电容器生产制造有关的环境、原材料、生产设备、操作和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对电容器电容控制的方法,同时通过统计浸油后/浸油前电容增长率来作为电容器电容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电容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电容偏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容补偿原理及分类,对三相电容自动补偿常见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低压电容补偿装置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含水量是衡量原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原油的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油水混合液分界面不断变化,因此全过程都要用到高精度传感器对其进行界面检测。基于电容边缘效应设计了一种侵入式平面电容传感器,其主要结构由基板和平面电极阵列两部分组成。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8电极阵列传感器模型,对不同电极工作时的电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了平面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成像精度。并且,研究了电极宽度、长度和相邻间距对传感器灵敏场分布的影响。对介电分布进行图像重建,使设计的平面电容阵列传感器可以检测3个分界面的高度,且经过尺寸参数优化,提高了传感器的成像精度。实验证明,运用平面电容阵列检测油水界面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微小电容测量电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介绍了代表性电容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评述了各种电路的优缺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并指出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合理使用标准提高西林电桥的检定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及检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提高检定质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开关电容技术的一种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容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容信号很小,一般为几pF至几十pF,因此其后续测量电路的选择与设计非常关键。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开关电容技术的测量电路是把被测电容转换成微处理器可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克服了传统测量电路易受寄生电容影响和测量结果精度依赖于电源电压稳定性的不足。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实验验证了所述测量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用于ECT系统的低成本、宽带微小电容测量电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目前满足ECT(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要求的三种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原理、优缺点;分析、设计了程控增益负反馈交流型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采用分立元件设计激励信号,降低了系统成本,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电容层析成象系统的测量中;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于高频干扰计算的HVDC换流变压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两种用于换流站高频干扰计算的换流变压器模型.在传统的简单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换流变压器的绕组间电容和低压绕组的对地电容,提出了综合漏感和分布电容影响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在频率大于20kHz的高频段可简化为纯电容模型,同时给出了两种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给出了贵广工程的计算结果,证明所提出的两种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容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王静  蔡忆昔  王军  王攀  李小华 《高电压技术》2008,34(2):264-266,308
为深入理解放电机理并优化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设计,提高运行效率,介绍了通过Lissajous图形计算介质阻挡放电气隙等效电容Cg,电介质层等效电容Cd及负载电容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外加电压及气隙距离的变化对Cd、Cg和总电容C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介质厚度和电源频率时,随外加电压的增加,Cd逐渐增大,在相同的电压下,Cd随气隙距离的增加而减小;Cg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电压下,Cg随气隙距离的增加也是减小的;C随外加电压先增大再减小,中间会达到一个最大值,相同电压下,随着气隙距离的增加,介质电容减小,而且,随着气隙距离加大,介质电容所能达到的峰值会减小。  相似文献   

19.
以矿井直流架线正弦波逆变器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逆变器的控制性能。逆变器带不同负载时其电流特性要发生改变,为此建立了不同负载下逆变器输出的近似传递函数模型。系统阻尼偏低,输出波形质量难于控制,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控制可有效提高系统阻尼。该逆变器以PID控制为主配以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正弦波逆变器带不同负载的适应性问题,提高了正弦波的输出质量。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及实验。  相似文献   

20.
刘杰  涂建坤 《电线电缆》2011,(6):28-30,35
介绍了通信电缆的K、e和ea的测试概念和其它线芯的连接方式,对电容耦合和电容不平衡的参数间的概念进行辨析,同时给出了参数测量原理和自动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