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规划(London Plan),或译作"伦敦计划",是由伦敦市长依法编制并公布的战略性空间规划。伦敦规划的前身为伦敦市长空间发展战略(Mayor of Londo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简称SDS),原本与环境战略、交通战略、住房战略、文化战略等同属于伦敦市长战略,但随着空间发展战略在城市发展中的统领作用逐渐增强,伦敦市长逐渐用"伦敦规划"一词取代了空间发展战略("London Plan"一词在英语中有更强的纲领意味)。  相似文献   

2.
杨猛 《室内设计》2009,(5):41-54
本文以德国城市空间秩序的演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从"自发的城市"到"设计的城市"、从拥挤的工业城市到"反城市"的田园城市、再从传统德国城市秩序到现代主义城市新秩序的城市实践历程,并指出德国城市空间秩序的转变伴随着对理性主义的不断追求和建设、反思与回归的交相更替,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3.
韩颖 《城市住宅》2021,28(6):173-174,176
罗伯·克里尔在其著作《城市空间》中提出"城市和其他地方的建筑之间的所有类型空间都是城市空间",人们可以从城市所提供的各个方面感知外部空间.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我们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城市唤起人们的视觉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的形象.人们对城市空间认知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城市印象还是秩序,均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论述城市空间如何受人们的环境印象和秩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闫杰 《华中建筑》2008,26(12):134-135
针对长期以来的旧城改造忽视城市原有的社会网络保护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保护和改善社会网络形成的物质载体公共空间系统秩序,并指出了维护公共空间系统秩序应采取的城市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秩序:街道网络的方向、结构和熵(Urban Spatial Order:Street Network Orientation,Configuration,and Entropy)街道网络可以根据明确的组织原则进行规划,也可以逐渐地有机发展,它们的结构和方向有助于确定—个城市的空间逻辑和秩序。可以通过熵来度量一个城市街道的秩序或混乱程度,过去已经对方向和熵的个案做过研究,但并没分析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模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研究者开始以网络科学的视角研究城市空间。本研究通过梳理已有城市空间网络研究,将相关研究分为区域、城市与人本三个研究尺度,并分析了"尺度"这一网络研究中的重要元素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方面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方法方面,所研究空间尺度越大,网络化过程中对空间的抽象程度越高,越侧重于测度网络整体特征;所研究空间尺度越小,使用的空间模型则越精细,常聚焦于分析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研究内容方面,较大尺度研究中针对的流类型更多且涉及动态网络研究,但主要倾向于刻画网络现象;而较小尺度研究中已较多开展流网络与空间网络作用方式的研究。此外,本文展望了未来多尺度城市空间网络研究可能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试图挖掘网络科学视角下多尺度城市研究的机遇,从而为城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方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变革推动着西方城市网络思想的发展。由于城市地位的提升,"流动空间"对"地方空间"的取代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城市间关系的发展,在理论界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范式"转型,推动着城市研究与规划政策的持续发展,包括城市区域空间组织方式从中心地范式向"城市网络"范式的转变,城市体系组织原则由等级原则向网络原则的演变,以及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模型向多中心模型乃至网络城市模型的演进等,而这些城市发展实践与城市空间组织思想的变革带来了西方城市网络研究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网络"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空间规划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主导着区域空间政策的发展。本文在详细剖析城市网络发展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城市网络的内涵、构成、特征及类型等内容,并对西方城市网络研究中的理论进展、规划应用和治理策略进行了评述,以资我国城市群体空间研究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滔 《世界建筑》2005,(11):87-91
城市空间影态网络是否影响大规模城市更新后的社会整合?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来初步比较研究伦敦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金丝省码头在1991年和2001年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网络、不同的贫富人群的分布、以及它们内存的联系,以此来简单地解释大规模城市更新形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对社会事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方城西扩区是沈阳"皇城商贸文博旅游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两种城市结构形成的过程入手,通过梳理城市结构,依据方城功能需求、文化内涵,提出了双核、三轴、四区的区域规划结构。从空间秩序上提出了空间阶梯、空间轴网和空间序列三个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街道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骨架,是城市的特色与活力所在。分析了传统山地城市街道中人的各种活动与自然共存的根本所在,指出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具有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的探讨,力图在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中,为重构被破坏的环境秩序提供规律,再现传统街道美学,从而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低温建筑技术》2020,(2):24-29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流空间"的诞生,并成为研究城市网络的新视角。位于东北亚腹地的黑龙江,是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之地,探究其城市网络特征,有助于针对省域内城市空间联系的现状问题,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意见。因此,文中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交通流空间构建城市网络模型,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由城市网络中的个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对网络的城市节点属性、城市局部联系、城市整体联系三个维度展开特征识别,以期为黑龙江省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外传真     
新一轮《伦敦规划》出台2011年7月22日伦敦市市长Boris Johnson公布了《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简称《伦敦规划》。这是一份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定义了伦敦城市的经济、环境、交通和社会发展框架。伦敦市下属的区  相似文献   

13.
王立  李先逵 《规划师》2006,22(3):79-81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外化产物,其空间内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秩序.节点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节点根据功能关系形成不同的结构,通过场力的作用规范城市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建构节点来达到规范城市空间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费文君  王梦  杨霞 《华中建筑》2020,38(1):38-41
酒店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外部空间作为连接酒店内外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当受到重视。该文以酒店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店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基于完整性视角下从布局形态、功能秩序、空间秩序、空间围合这四个角度划分、安排空间,并且以D/H值(D:建筑间距,H: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作为空间尺度的定值依据。最后将此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句容市锦隆花园酒店中,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以期营造积极的酒店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伦敦高层建筑指导原则和战略规划政策着手,以高层建筑为类型,通过对伦敦城市中几座高层建筑案例的研究,分析它们与城市环境和场地的关系,及其与更大区域范围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12-15
将致力于城市空间反思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到农村空间中去。在全球性政治经济发展脉络中,农村经受着不亚于城市的剧烈空间变迁。从"空间生产"视角剖析这场剧烈空间变迁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与话语博弈。与城市"空间生产"不同,文化惯习在农村居住空间结构转变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内部牵制力量。  相似文献   

17.
田银生  陶伟 《新建筑》1999,(4):61-62
10-20世纪,经历了封闭型,构成型,功用型和开放型四种城市秩序,西方城市空间中的场所精神逐渐失落。  相似文献   

18.
张坤 《城市规划》2013,37(6):76-80
在绿道、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等多个可持续的规划理念中,河流和开放空间作为遏制城市蔓延的重要生态资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德国鲁尔区埃姆舍地区公园和英国东伦敦绿色网格规划为例,首先从空间结构、规划策略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区域河流和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的形成,其次对比两个案例,分析了河流与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流是城市开放空间组织的重要的中枢系统,开放空间在河流的组织下和其他城市结构相结合使得城市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市规划》2011,(5):126-126
2011年7月22日伦敦市市长Boris Johnson公布了《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简称《伦敦规划》。这是一份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定义了伦敦城市的经济、环境、交通和社会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李锐  王剑 《重庆建筑》2008,(4):46-48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形象特征,拥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多元化的生活特征。本文以重庆街巷空间中特有的"篷"现象,作为城市空间的解读要素,从物质空间、人文精神、社会网络三个层面解读,以期通过对"篷"作为山地城市特殊的空间现象的研究,达成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多元生活空间形态建构,找寻对于城市特色空间形态的表征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