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乳液法制备球形氧化锆粉体及其表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环己烷/曲拉通-100/正己醇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微反应器,通过微反应器中增溶的锆盐和沉淀剂发生反应,可以制备出基本无团聚、球形度较好的纳米级氧化锆粉体,粉体粒径为30 nm~40 nm且呈单峰分布.通过对粉体进行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分析以及流变分析,发现粉体表面的特性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改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并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反胶束体系作为微反应器合成了聚吡咯(PPy)/TiO2纳米复合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Py/TiO2球形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0~200 nm,在复合粒子中球形粒子占据优势,并有团聚的趋势.FTIR和XRD结果显示纳米复合材料由PPy和TiO2组成,无机复合粒子只有部分形成晶体.从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以乙醇和油酸为液相(L),油酸钠为固相(S),硝酸银水溶液为溶液相(S),用水热LSS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银粉并对其进行表征。正交实验表明,影响纳米银粉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水热处理时间乙醇用量油酸用量油酸钠用量,优化条件下所得纳米银粉产率达75.4%;用XRD、TEM和SAXS对制备的银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纳米银粉为形状规则的近球形纯银颗粒,粒度均匀且无明显团聚,平均粒径约23.7 nm。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磁力搅拌的作用下,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成球形的纳米银粒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反应温度、AgNO3浓度以及还原剂浓度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利用XRD来观察纳米银粒子的晶型,用SEM观察纳米银粒子的表面结构以及粒径大小的分布范围。在AgNO3浓度为0.08mol/L、抗坏血酸浓度为0.1mol/L、温度为20℃时,制备的纳米银粉末纯净而均匀,平均粒径为30nm。  相似文献   

5.
MoO3纳米粒子水溶胶的制备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MoO3纳米粒子水溶胶,对制备水溶胶的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TEM分析表明,MoO3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约为60nm,粒度分布均匀;ED分析表明,MoO3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UV-VIS分析表明,MoO3纳米粒子水溶胶具有一定的光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6.
室温制备纳米银醇溶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制备了分散性好、稳定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高浓度纳米银醇溶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银为分散均匀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为4.8nm。在此反应过程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既作保护剂又作还原剂,作为溶剂的乙醇有利于PVP分子链的舒展,增大了PVP分子与Ag+的接触几率,促进了还原反应的快速进行;另一方面,充分舒展的PVP分子能有效抑制银纳米粒子团聚。  相似文献   

7.
以二环己基碳酰亚胺/N,N-二甲基氨基吡啶为偶联剂,酯化缩合了聚乙二醇单胆固醇酯(MePEG-chol)和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MePEG-st),并利用红外和核磁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MePEG-chol和MePEG-st溶液的胶柬化行为.结果表明在McPEG-st的水溶液中加入MePEG-chol可以显著地降低MePEG-st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当MePEG-chol和MePEG-st以0.2摩尔比混合时,形成的复合胶束体系的CMC最小,表明胶束体系最稳定.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复合体系形成粒径在10 nm左右,分布狭窄,形貌呈球形的微胶束粒子.与细胞膜中胆固醇通过嵌入磷脂疏水层达到稳定细胞膜的现象类似,本文中制备的MePEG-Chol中的胆固醇嵌入到MePEG-st的疏水脂肪层,构成了胶束中疏水的复合内核,从而提高了复合胶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不添加任何还原剂,在PVP保护下通过微波辐射[Ag(NH3)2]OH络合物水溶液激发自由电子还原Ag+形成纳米银溶胶。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胶态纳米银粒子的吸光度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大吸收波长基本不变。当Ag+/PVP质量比为1:8,微波辐射时间为5min时,吸光度趋于稳定。TEM观测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的形貌为球形、单分散、平均粒径1.36nm、标准偏差0.54nm。  相似文献   

9.
周鸿燕  郑伟 《铸造技术》2014,(10):2225-2226
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形貌不同的纳米银分散液,分析了纳米银的平均粒度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同时对分散液粒子的扫描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Ag+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平均粒度大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紫外可见光的最大吸收波长也呈现增大的趋势。纳米银颗粒最初呈现球形,有三角形的纳米银颗粒出现。随着B液提前加入时间的延长,纳米银颗粒尺寸不断增加,三角形纳米银颗粒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纳米微乳液法制备球形氧化锆粉体及其致密化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环己烷/曲拉通-100/正己醇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微反应器,通过分别增溶在微反应器中的氧氯化锆和沉淀剂(氨水)发生反应,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较好的纳米级超细氧化锆粉体。实验中采用粒度分析仪,XRD,SEM,TEM,比表面仪等对获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利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分析了粉体的致密化行为,发现在烧结致密化过程中,无定型态的粉体于475℃左右结晶成为四方相的氧化锆,在1080℃~1280℃范围内完成致密化收缩。干压成型的坯体在1400℃,2h下烧结相对密度达98%以上,烧结体晶相为100%的四方相。  相似文献   

11.
作为贵金属纳米材料,纳米银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成为当今纳米科学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纳米银的合成方法如光化学法、超声辅助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模板法、辐射还原法和生物化学法,主要讨论了化学还原法和微乳液法以及纳米银合成研究的一些进展.光谱吸收是纳米银的重要性质,UV-Vis特征光谱是研究纳米银的形成和纳米晶生长的重要手段,因此详细评述了纳米银的光谱特性,最后,对它们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Al2O3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octylphenyl ether(Triton X-100)/n-butyl alcohol/cyclohexane/ water W/O reverse microemulsion. The proper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determined at 1 150 ℃ by thermal analysis of the precursor products. 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Al2O3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UV-Vis spectra. The influences of mole ratio of water to surfactant on the morphologies and the sizes of the Al2O3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factant content, the particles size becomes larger. The agglomeration of nanoparticles was solved successfully.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Al2O3 nanoparticles in the reverse microemulsion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乙二醇水热还原法制备纳米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惠  曲晓丽  翟钧  王毅  史建新 《贵金属》2006,27(3):22-24,29
利用乙二醇在高温下的还原特性,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纳米银粒子,并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银具有面心立方相的多晶结构,平均粒径在30nm左右,紫外吸收峰的位置在380 nm左右.分散剂和体系中含水量对纳米银的粒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步微波辅助法制备了纳米银胶,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检测手段对纳米银胶相应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制备的纳米银胶对拉曼散射(SERS)的表面增强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银胶可以提高拉曼散射的信号强度,比较和分析了增强后的拉曼光谱。同时,我们对纳米银胶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the reduction of AgNO3 with hydrazine in lgepal CO-520/cyclohexane reverse micelle solutions has been studi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analyses revealed the resultant particles to be silver.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reafter approached a constant value with increased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Igepal CO 520 an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AgNO3.  相似文献   

16.
银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银的形貌、尺寸和尺寸分布可通过采用不同的合成技术和反应条件来调控.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纳米银的可控合成研究进行评述.结合本课题组在可控合成球形银纳米粒子方面的研究,较系统地讨论了纳米银的一些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模板法、电化学法、光诱导法、微波辅助还原法、超声波辅助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等等,分析了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生物法制备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借助于UV-Vis表征技术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100 ℃下加热6 h,UV-Vis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H+和具有高价阳离子的电解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明显;OH-对银溶胶的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弱。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方面均略优于柠檬酸三钠法制得的银溶胶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硝酸银(AgNO3)为前躯体,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通过一条绿色途径合成了Ag纳米粒子,其粒径大小分布范围窄.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等多种手段进行表征.以吡啶(Py)作为探针分子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测定,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光谱的检测限为10-10 mol·L-1,且随探针分子浓度下降,拉曼信号变化趋势很稳定,为后续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加入一定量的聚乙烯亚胺和硝酸银(PEI-Ag+)配位复合物,通过自组装法组装,利用硼氢化钠的还原性,制备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法(CV)、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模型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负载在石墨烯表面形成石墨烯/银纳米复合物材料,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抗菌性能稳定。当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浓度为4和15 mg/m L时,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