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坚膜明胶的溶胶碎片和吸水胀量在不同pH下的变化规律及明胶溶胶碎片含量同物性的关系,同时叙述了坚膜明胶在不同温度下所萃取的溶胶碎片的分子量分布。说明存放三周后碱法明胶的坚膜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酸法明胶的坚膜反应性强于碱法明胶,明胶同坚膜剂的反应性可从坚膜明胶中溶出的溶胶碎片的分子量分布来衡量。  相似文献   

2.
以三种照相明胶为研究对象,用陈丽娟等改进的SDS-PAGE(+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酢酰胺凝胶电泳)法探讨了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对照相明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如从室温提高到55℃,由于发生部分α链降解,明胶数均分子量下降;继续提高干燥温度,如提高到70℃或87℃,明胶数均分子量不变;干燥温度提高到105℃,快胶和惰胶分子量分布朝分子量大的方向变化,数均分子量上升,而PA胶由于本身特性,数均分子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引言已有人用凝胶层析法研究了明胶分子量的分布,通过多次循环样品,就能很好地把α、β组份分开。但分子量更高的γ组份分离效果不好,这是由于葡聚糖凝胶G-200的排阻极限太低之故。 Cheve用葡聚糖和琼脂糖凝胶研究了明胶溶液,后者具有更大的排阻极限,并比较了明胶与球形蛋白质的层析特性。指出,明胶分子尺寸明显地大于球形蛋白质。测定了不同原料制备的酸法胶、碱法胶的洗脱曲线,根据洗脱曲线计算出了平均洗脱体积以及多分散因子、并和粘度与胶冻强度作了比较。指出,明胶洗脱特性是多因素函数,其  相似文献   

4.
前言明胶是感光工业的四大基本原料之一,它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着感光材料的质量。明胶中的溶胶组分是影响明胶及其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此项目进行检测。溶胶含量(N%)测试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用超速离心机沉降明胶液将溶胶分离,然后冷凝、干燥,称重计算其含量;二是用蒸馏水浸泡胶  相似文献   

5.
国外文摘     
超声照射引起拍胶液分子量分布变化伊藤典一等日本写真学会志第51卷第6号490~494经超声降解的明胶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明胶中大分子量分减少.本文研究了超声降解明胶的分子量分布与粘度或胶冻强度之间的关系,似乎粘度与大分子量组分有关,而胶冻强度是与α组分与β组分之和减去小分子量组分得到之值相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上对照相明胶的研究愈来愈朝向明胶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这是由于胶片工业的发展对明胶的物化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胶的分子量及分子量的分布是明胶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它与明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明胶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于提高明胶的质量有重要意义。关于明胶分子量,J.Pouradier、H.Boedtker、P.Dotg、A.Veis、G.Stainoby等学者都作过不少研究。近两年来,我们在化工部及轻工部的关怀支持下,也开展了  相似文献   

7.
明胶溶液加入聚阴离子后粘度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明胶分子中的有效带电位置(酸基、氨基和胍基)与增稠剂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带正电的氨基在增稠上起主要作用。这一点为衍生胶氨基后的增稠情况所证实。例如苯偏三酸酐衍生程度提高,则增稠效率降低。由于增稠是静电的作用,因此,在胶或增稠剂上减少有效电荷都对增稠作用不利。去除离子的胶能改进增稠效率。被增稠的胶溶液pH可改变粘度,这不仅是因为提高了离子强度,也是由于改变了带电位置。把EDTA二钠盐增量地加到增稠的胶溶液中能使粘度上升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对象,红外辐照时间、辐照温度、KGM含水量及分子量为考察因子,单因素探讨了红外辐照对KGM品质的影响,同时运用静态激光光散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红外辐照对KGM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KGM溶胶黏度下降率与分子量呈线性正相关,溶胶黏度随红外辐照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辐照温度影响尤为显著;结构表征表明73℃的红外光照射能显著降低KGM分子量及结晶度,破坏其部分有序结构,主要为分子链氧化断链所致。  相似文献   

9.
国外文摘     
明胶氧化处理时之物理及化学变化高桥其哉伊藤典一河村幸雄林力凡日本写真会志 51(1) (1988) 用0.1~0.5%过氧化氢来氧化照相明胶以研究其氧化变质原因及氧化明胶的物理、化学性能。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粘度,胶冻强度,胶冻时间下降,光学旋转性能也有改变。氧化明胶的化学分析数据说明氧化作用促使高分子量部分(高于2×10~5道尔顿)降低而低分子量部分(低于1×10~5)增加。同时也能观察到明胶分子中氨基酸及交联氨基酸分  相似文献   

10.
明胶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凝胶层析法对明胶接枝丙烯酰胺的产物进行分离,研究了反应条件(明胶和丙烯酰胺的酸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明胶接枝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跟踪了反应过程中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揭示出明胶接枝丙烯酰胺反应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明胶生产的提胶后阶段,总有部分不透明的浑浊胶液。这种胶液粘度较低,色泽深,在三胶品种中是属于最低一级的,一般称之为皮胶。为了使产品升级,我们开展了澄清皮胶的工艺创新试验,经过半年多二百余次大小试验,已基本取得成功。大生产试制的半成品与其他明胶拌并之后作食用明胶成品,经化验分析都达到了现行三胶标准。现将澄清法工艺、检验分析和初步理论探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SiO2溶胶-凝胶转变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水解法制备SiO2溶胶,系统研究了SiO2胶体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讨论了不同参数(如pH值、温度、硅酸乙酯的浓度等)对溶胶体系胶凝时间的影响,并对该过程的活化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溶胶分子的生长模式为线性;随pH值增加,体系胶凝时间先增加后减少,拐点在pH等于2处;活化能与体系的pH有关。同时对上述结果从化学键、电荷密度、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照相明胶中加入钙,导致其胶冻强度与粘度下降。X射线衍射资料表明:随着照相明胶中加钙量增加,明胶蛋白结构的局部有序性减低。钙使照相明胶结构与分子间力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影响照相明胶物理力学性能,使其胶冻强度和粘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改善照相材料明胶层的物化性能,常使用各种具有增塑作用的天然与合成胶乳,因而应深入研究它们对明胶结构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胶乳,牌号ДММА-65)取代部分明胶(惰胶),得到不同配比的但又不改变胶液、胶冻、胶腹膜中混合胶的重量含量。根据一定温度内的比旋光度,测定明胶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明胶的氧化     
明胶氧化是为了使明胶变为惰性和无菌以及使明胶去色。氧化破坏了无机杂质以及有机杂质半胱氨酸。在强烈氧化条件下,醣类和醛类也被氧化。氧化过程中不仅杂质氧化,明胶分子中有些氨基酸也被氧化。蛋氨酸易氧化成蛋氨酸亚砜。我们用各种氧化剂对明胶处理,然后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氧化明胶用于照相乳剂制备中对颗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促进颗粒生长。加入半胱氨酸减弱氧化了的明胶中颗粒生长,然而加入较高浓度蛋氮酸时促进颗粒生长。我们认为氧化过程中明胶中主要是破坏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6.
在轮胎胶粉的熔融挤出过程中添加线型高分子材料作为溶胀剂和承载流体,并通过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螺杆转速和挤出反应温度对轮胎胶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熔体流动速率、溶胶特性黏数及红外光谱(FT-IR)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可诱发轮胎胶颗粒中交联网络的断链反应和氧化降解作用,引起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的明显下降、熔体流动速率的明显增加、溶胶特性黏数的明显减小及溶胶分子链中碳碳双键和醚键基团明显增加。在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下,所得脱硫共混物可使聚丙烯(PP)(J430)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10.5kJ/m2提高至47.7kJ/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基于高分子Monte Carlo模拟算法分析分子蠕动阻力的软件,借助于二维空间中的8配位点键长涨落的格子链模型,对不同温度、分子量、共混小分子时的大分子蠕动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考察了温度、分子长、共混小分子等因素对蠕动阻力的影响,得到了随着温度增加、分子长减小和共混浓度增加,大分子蠕动阻力减小的结果,这与传统经验理论相符合。这些结果为选择大分子量添加剂黄原胶作为抗结块剂,以及选择β-环糊抑制玻璃化转变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钠基蒙脱土改性明胶/PEG复合纺丝液的制备及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MMT添加到明胶/PEG纺丝液中,制备得到明胶/PEG-MMT复合纺丝液,并对复合纺丝液在不同温度和不同MMT含量时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纺丝液均呈胀塑性流体的流变行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不断减小,而随着MMT添加量的增加则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少量的MMT分散在纺丝液中,在明胶/PEG分子之间起到交联作用,使溶液的粘度增大;而过量的MMT则引起明胶分子聚集,导致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在感光材料中,聚合物的用途很广,用量很大。本文仅介绍代替明胶的聚合物和非银盐光敏性聚合物。一、明胶代用物一百多年来都使用明胶作为卤化银材料的胶粘剂。这是因为明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膨胀性、可坚膜性、照相惰性和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热可逆性胶凝反应两大优点。但是,明胶中各种微量杂质的含量往往很不一致,使感光  相似文献   

20.
胶片无论是在制造中还是在加工过程造成网皱都是影象质量的一种严重弊病。网皱系胶层应力引起超屈服应变的综合效应。胶膜过度失水能使明胶分子收缩;胶膜除局部开裂无宏观变形者称为龟裂或网纹(或称“陶纹”)。胶膜过度溶胀,出现折皱使胶膜面出现宏观峰谷则称为起皱;折皱脉络称皱纹。人们通常统称网皱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