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我国驾驶员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从疲劳驾驶、外界因素、利益驱使和侥幸心理等方面,对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从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和驾驶习惯三个方面,对驾驶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重型长途货运汽车驾驶员夜间的驾驶疲劳,在京珠高速公路进行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历时心率数据,并以心率增加率和疲劳综合评价值为指标分析和评价驾驶疲劳情况。结果表明:驾驶仓栅式载货车属于轻级劳动强度,疲劳综合评价值为1.300;而驾驶半挂车属于中级劳动强度,疲劳综合评价值为1.624~1.929。进一步通过安全阈值分析得出,重型货车驾驶员每次连续驾驶的时间不宜超过3.0 h。研究结果为夜间重型货车驾驶员合理安排驾驶时间,有效预防驾驶疲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过度疲劳驾驶使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把握方向,采取措施等方面的反应大大减慢,尤其在高速行驶中,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极易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本文在分析了疲劳驾驶产生原因及其冠害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疲劳驾驶的预防对策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渣土车驾驶员肌肉疲劳发展与疲劳恢复特征,避免疲劳累积,降低肌肉骨骼损伤风险。方法 设计并组织渣土车模拟驾驶实验。招募8名被试参与实验,测量驾驶过程和恢复阶段驾驶员主观疲劳评分数据与颈部左右斜方肌、腰部左右竖脊肌、左右多裂肌共6个肌群的肌肉活动信息,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肌肉疲劳随驾驶时间和恢复时间而变化的特征。结果 经过180 min模拟渣土车驾驶任务后,驾驶员达到非常疲劳状态,所测量6个肌群肌肉疲劳,腰部CR-10评分高于颈部;经过5 min静坐和30 min静坐且听音乐休息后,驾驶员恢复至较清醒状态,所测6个肌群中,身体左侧相关肌群逐渐恢复,身体右侧相关肌群仍然处于疲劳状态。结论 渣土车驾驶过程肌肉疲劳明显,静坐恢复方式有利于疲劳恢复,但是身体右侧斜方肌、竖脊肌和多裂肌仍处于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了解我国营运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特点,以及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大连两个城市现场选取170名营运驾驶员完成中文版驾驶风格量表。结果驾驶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驾驶风格以冒险型和愤怒型为主,女性驾驶风格以焦虑型为主。驾驶员在感觉寻求、愤怒、分心维度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交通违规记录的驾驶员在愤怒、冒险、分心和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违规记录的驾驶员,且差异显著。结论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越倾向于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他们的交通违规次数也越多,应当针对危险驾驶行为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探究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对驾驶员驾驶疲劳的影响,进一步为轨道交通管理人员制定预防和减缓驾驶疲劳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设计50/60/70/80 dB噪声值下的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被试人员的脑电信号数据并对其功率谱密度和样本熵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随着噪声值的增大,θ波和α波的功率谱密度整体呈增大趋势,β波的功率谱密度整体呈现减小趋势;(2)与50 dB噪声环境相比,80 dB高噪声环境下的脑电的样本熵平均值下降最大,其带来的疲劳增长最为显著。结论驾驶疲劳程度与环境噪声值成显著正相关,且80 dB高噪声环境显著增加了驾驶员进入疲劳驾驶状态的风险,而在脑电活动方面,θ波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表征噪声导致的疲劳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相同驾驶条件下,个体BMI差异对驾驶员肌肉疲劳累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对驾驶员不同BMI与腰背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2名被试以标准驾驶姿势进行时长60 min的模拟驾驶,采集被试驾驶期间腰背部竖脊肌及背阔肌表面肌电信号MPF。试验从主观测评、客观数据两个维度入手,分析各被试BMI与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长时间驾驶状态下,驾驶员不同BMI对腰背部肌肉疲劳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结果 两组肌肉MPF值与驾驶时间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3组不同被试组间背阔肌、竖脊肌MPF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肌肉MPF趋势变化图均表明BMI值越大,MPF值越早出现下降趋势,且竖脊肌MPF值波动明显>背阔肌。结论 驾驶员BMI值越大,肌肉越早出现疲劳,且腰部竖脊肌比背部背阔肌更容易出现疲劳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驾驶疲劳个体差异问题研究、驾驶座椅设计及驾驶疲劳检测因素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认知分心是指驾驶员的心智偏离首要驾驶任务。手机通话、与乘客交谈、分析GPS导航信息以及做白日梦等活动都会导致认知分心。本文概述了认知分心对驾驶安全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分析了驾驶员特质、驾驶任务要求、次要任务要求以及自我调节因素对认知分心的调节作用,最后展望了对驾驶员认知分心的监测、预防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参考国内摩托车驾驶员关于交通安全的态度问卷,并结合汽车驾驶员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态度问卷”。通过抽取持A、B、C三种执照的391名驾驶员组成样本,并基于该样本的测量数据对问卷进行修订。经初步的修订并检验,最终构建了包含“安全驾驶态度”、“饮酒驾驶态度”、“交通规则态度”、“超速驾驶态度”、“疲劳驾驶态度”和“生命态度”六个分问卷共25个题项的问卷结构。该问卷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驾驶员气质与驾驶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驾驶员气质差异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1名驾驶员参与驾驶模拟实验,获取受试者的气质与驾驶行为数据,再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气质类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胆汁质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安全性较差,有事故倾向性特征;粘液质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安全性较好,是四类驾驶员中最适合做驾驶员的气质类型。结论通过驾驶员气质测评可以预测驾驶员的驾驶操纵行为,评价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水平,可为驾驶员的甄选、培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风险水平(高、低)与风险源类型(机动车、行人)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以及驾驶员的眼动搜索模式。方法 向41名驾驶员展示具有不同风险水平的交通图片,要求驾驶员做出是否减速的决策,采用Eye Link 1000 Plus眼动仪记录驾驶决策、反应时和眼动情况。结果 低风险情境下,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减速决策显著多于机动车风险,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都显著短于机动车,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机动车;高风险情境下,驾驶员对行人风险和机动车风险的减速决策无显著差异,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显著长于机动车。结论 驾驶员对潜在行人风险的视觉加工更高效,驾驶决策更谨慎。本研究为制定符合驾驶员驾驶习惯的交通规则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公交车驾驶员驾驶态度与驾驶行为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解释风险感知能力是否在二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危险行为态度量表、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量表和风险感知量表对310名公交车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 与男性公交车驾驶员相比,女性公交车驾驶员更容易出现亲社会驾驶行为。公交车驾驶员对自身违反交通速度条例的态度、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和对酒后驾驶的态度赞成,对其亲社会驾驶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在危险行为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亲社会驾驶行为和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均发挥了调节作用。结论 风险感知在驾驶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修订版驾驶安全态度量表在我国驾驶员中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安全态度量表和驾驶行为量表对202名驾驶员进行了测量,得到最终量表。结果修订版驾驶安全态度量表由18个题目组成,分为道路畅通与规则遵守、超速驾驶、激情驾驶三个维度,可以解释驾驶安全态度63.24%的变异。量表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06~0.759之间,P0.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28,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76~0.884之间。三个维度均与驾驶行为量表中的亲社会驾驶行为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攻击性驾驶行为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修订版驾驶安全态度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用来测量我国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探索驾驶负荷累积与轻音乐对驾驶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2(驾驶负荷累积)×2(音乐条件)×3(模拟驾驶阶段)混合设计,对32名驾驶员被试进行模拟驾驶实验,采集驾驶员驾驶速度和他们的垂直搜索广度与瞳孔直径。结果第45-60 min时,对于无驾驶负荷累积的被试,轻音乐组车速显著快于无音乐组,轻音乐组垂直搜索广度显著大于无音乐组;对于有驾驶负荷累积的被试,轻音乐组的瞳孔直径小于无音乐组(边缘显著),轻音乐组的车速慢于无音乐组。结论轻音乐对无累积疲劳的驾驶员具有唤醒作用,加快他们的车速,扩大垂直搜索广度,对驾驶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轻音乐对有累积疲劳的驾驶员会产生催眠作用,缩小瞳孔直径,车速减慢,对驾驶绩效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段下驾驶员复杂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测试软件在6个不同时段对5名驾驶员进行复杂反应实验,结合实验前后的主观疲劳,综合评估不同时段及实验过程对驾驶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时段下驾驶员的复杂反应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10:00最好,18:00次之,6:00、14:00和22:00较差,2:00最差,与主观疲劳基本符合;实验前后表现对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在2:00变化最大。结果说明,驾驶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受时段的影响较大,对安全驾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对抽样的10名出租车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跟踪测量与评价。通过测量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指标,找到了重庆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实际行驶工况下达到疲劳的时间,与驾驶员疲劳的主观问卷调查结果相吻合,为运输企业合理安排驾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行为干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基于驾驶行为风险度的分析,构建了驾驶行为风险自动平衡模型。深入探讨了行车过程中的警戒危险、目标危险与感知危险三种危险水平及其与事故发生的关系,提出用电子雷达、行车记录仪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并干预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通过减少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来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并指出了这一方法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驾驶经验与车道类型对驾驶员变道决策的影响以及不同经验驾驶员的眼动注意搜索模式。方法使用Tobii眼动仪和驾驶场景视频收集了35名驾驶员的变道决策反应时、变道频率及眼动数据。结果驾驶经验与车道类型对驾驶员变道决策反应时交互作用显著;驾驶经验、车道类型与兴趣区对驾驶员总注视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同时驾驶员前方视野总注视时间对其边侧车道变道决策反应时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中间车道条件下,实习驾驶员变道决策反应时更慢;边侧车道条件下结论相反;中间车道条件下,实习驾驶员对于侧视镜的总注视时间更长;边侧车道条件下,实习驾驶员对于前方视野的总注视时间更长;边侧车道条件下,实习驾驶员对于前方视野注视时间越长,变道决策反应时越快,这可以被视为实习驾驶员变道决策反应时更快的主要视觉注意机制。本研究对驾驶员改善变道行为和安全驾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驾驶决策需要充分提取交通环境包含的信息以避免事故发生,其会受到时间压力的影响。时间压力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策略的选择与驾驶决策质量两个方面。探究驾驶决策的研究模型、驾驶决策的时间压力范式以及时间压力对驾驶决策的影响对研究时间压力如何影响驾驶决策以提高驾驶员的决策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关注时间压力如何提高驾驶员决策能力的心理机制,时间压力与A型人格、B型人格相互作用对驾驶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付荣荣  米瑞甫  王涵  于宝  王琳 《计量学报》2021,42(11):1528-1533
为了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有效识别,进行了真实高速公路驾驶实验。通过无线脑电采集设备采集驾驶员在不同时刻的多导脑电数据。基于相位滞后指数对不同时刻的脑电数据分别建立邻接矩阵、二值矩阵,并构建脑功能网络,绘制脑网络地形图。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计算和分析脑功能网络节点特征参数--度,并对不同时刻的节点度进行对比。根据各个节点度的变化趋势以及驾驶员的主观判断,发现随着驾驶实验的继续,驾驶疲劳程度加深,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降低,相位滞后指数值与节点度下降趋势明显。表明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度,能够作为表征大脑疲劳的客观指标。通过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得到采用节点度作为脑疲劳状态评价指标可靠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