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煤矿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尚处于起步和探索之中,环境保护部目前选取了少数几个代表性的煤矿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本文结合在试点煤矿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经验,论述了煤矿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为今后其它煤矿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逻辑框架法的概念原理入手,采用案例分析形式,构建了新建煤矿项目的逻辑框架结构,进而总结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已提出的井工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内涵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遵循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思想和原则,对井工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一套能够客观反映井工煤矿绿色开采的实施程度和实现效果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有关投资项目后评价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在对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后评价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后评价工作流程、方法、评价指标、评价范围及主要内容、项目建设成功度等方面,提出了煤矿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文荣 《煤炭工程》2014,46(5):27-29
文章在借鉴谢高地等人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正,并以潘三煤矿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对潘三煤矿开采20年来的累积生态影响进行了损益分析,对煤矿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生态损益的定量化分析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紫昭  隋旺华 《煤炭学报》2017,42(2):344-352
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结合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破坏特点,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矿山开采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威胁人员数量、涌水量或工业废水排放量、矿山设施挖损或压占破坏土地后或地面塌陷后地面主导坡度、地面塌陷或挖损最大深度或压占堆积物最大高度、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等6个因素组成。以新疆地区17个煤矿的88个评价单元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模型,采用回代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符合率达96.6%。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新疆科尔克煤矿,对该煤矿的9个评价单元进行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作为规范评价的一个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开采沉陷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始进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研究阶段。作者从1986年开始研究和承担开采沉陷环评工作,先后完成了晋城成庄矿、阳泉三矿、大屯徐庄矿等八个矿井(矿区)新建或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开采沉陷环评工作。采取评价中提出的方案措施比不采取措施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当地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相似文献   

8.
徐义勇  刘琦 《煤》2010,19(12)
以煤矿火灾为评价目标,通过对煤矿火灾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建立了一个拥有10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体系的相关权重,并确定了相关的打分准则。该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使评价结果得到量化,取得了科学、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煤矿水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2年来我国发生的41起典型煤矿水害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诱发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为修正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时的人为主观影响,再运用信息熵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依据综合权重可对煤矿水害安全评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汝箕沟煤矿技改项目后评价实践为例,围绕技改项目后评价的重点,从后评价工作流程、方法、评价指标与标准、评价范围与主要内容、项目建设成功度等方面对技改项目后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开展技改项目后评价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杰 《煤矿开采》2012,(1):37-41
矿井开拓方案的系统评价是方案决策的基础。根据系统评价的方法和原理,论述了建立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方案系统评价方法的原因,利用IDEFO方法分析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活动的信息流,为解决矿井开拓方案的系统评价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乌兰煤矿通风系统方案优化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一鹏  陈开岩 《煤炭技术》2012,31(1):106-108
针对乌兰煤矿通风系统,从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建立了一套符合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优选分析法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决策模型,并对乌兰煤矿通风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评判。方案实施结果表明目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状态达到了合理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煤矿生产矿井通风现状进行科学评判、对老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比选,在总结国内煤矿通风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井通风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老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与矿区实际相符的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安全可靠性等3类13个定义明确的实用指标。实践验证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老矿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煤矿井下环境监测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系统,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局限性。该系统利用无线终端节点实时采集煤矿井下环境参数,并利用协调器节点将数据上传至ARM服务器。该系统可以远程通过Internet方式访问服务器,对煤矿井下环境参数进行查询访问和实时发出报警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数据传输正确、可靠,同时具有构建简单、便于扩展、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以及耗能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合理选择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有关煤矿法律、法规、规程以及现场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环境、设备、人员和信息安全管理等4个单元、23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煤矿安全管理多级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西部某矿的评价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系统的包含了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够辨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综合评价模型对于煤矿安全管理评价问题,具有科学、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对于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促进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走循环经济的道路。以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基础,构建了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框架,从资源能源利用、采选矿现代化、矿山清洁生产、矿山规范管理、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重建等6方面,建立了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各个指标处理过程中须考虑各专家的决策意见,通过引入专家置信度的概念,应用在处理模糊性和多因素排序上具有突出优势的不确定型AHP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的通风系统结构合理性、矿井通风管理水平、矿井生产采区均衡布置情况、系统防灾抗灾能力、职工素质、系统经济性、矿井主要风路所占阻力比例、矿井远期通风系统设计、各用风地点供风合理性9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的提高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生产物流的时序动态特征,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煤矿生产物流动态效率,在建立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动态效率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了矿区的煤矿生产物流动态效率及变化趋势,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动指数,结果表明该矿区煤矿生产物流效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缺失的问题,有必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审计。从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安全生产执行、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以及应急救援4个方面选取24个审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一套可行的煤矿安全生产审计评价体系,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