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任志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3):4-6
本运用地震、地质成果,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地表油气化探综合异常确定的岩构构造-构造岩性-岩性油的气藏的有序展布模式,阐明3类油气布的定位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渤海湾盆地临南断块油气藏、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藏等研究区石油地质资料,从油气藏成藏特征、化探异常空间分布规律入手,探讨烃类垂向微渗漏的方式及受控因素,研究化探异常与油气藏烃类垂向微渗漏的"成因"联系,分析和认识化探异常的油气地质意义。夏口断层在临南断块油气藏成藏系统中具备油气侧向运移"封堵"特征,而研究区化探异常则揭示了夏口断层(裂隙)具有油气纵向"渗漏通道"作用,由此表明夏口断层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相对"封堵"和油气纵向绝对"渗漏"的双重属性特征。雅克拉气藏区化探异常围绕着气藏构造高部位(化探指标低值区)呈环状形式分布于气藏边缘,表明气藏盖层明显控制了气藏烃类垂向微渗漏和化探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烃指标异常空间分布规律与气藏盖层封闭性的横向变化规律具有较为一致的对应关系,表明气藏盖层封闭性对油气重烃微渗漏的影响较甲烷微渗漏影响更为明显。2个研究区近地表化探异常特征与其对应的油气藏成藏特征、油气垂向微渗漏等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油气化探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油气化探技术具有的可靠性、适应性、灵活性、经济性、连续性等特点,保证了它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能够发挥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双河、任丘、安塞油田等实例说明隐蔽油气藏近地表地球化学响应明显,并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油气化探技术对发现隐蔽油气藏、指引地震勘探目标、圈定油气藏范围、评价圈闭含油气性、判别流体属性等都可以起到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化探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有效性和总结成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实例,对我国现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选择渤海湾盆地临南某断块隐蔽油气藏,利用化探精查技术对研究区化探样品酸解烃甲烷、重烃指标地球化学场特征进行描述和研究:该区存在稳定的酸解烃甲烷、重烃指标地球化学场,两酸解烃指标地球化学场亦具有良好的空间重现性,它们均以稳定的环状异常模式有效地指示了下伏断块隐蔽油气藏,该断块隐蔽油气藏的油气渗漏(油气微渗漏、夏口断层油气渗漏)与油气藏上方两酸解烃指标异常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油气化探实例说明:化探技术在这些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基础是化探方法选择、有效化探指标的选取和组合、化探指标综合异常信息提取、探区相关石油地质认识等多种因素的紧密结合.临南断块隐蔽油气藏油气化探的研究认识和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化探实例表明:化探技术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裂缝发育带与油气富集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川西拗陷和川中隆起的过渡带上5口井的上三叠统须二段地层资料和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确立了该区气藏的类型认为该气田不是构造整装层头层状气藏的而是受裂缝带发育程度控制的气藏。也就是说,裂缝带发育程度是导致单井不同产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8.
9.
在对辽河断陷构造、沉积、储层等石油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发育的各类构造油气藏和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特点、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在辽河断陷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可分为两大类7个亚类14种油气藏类型;并对其油气整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辽河断陷油气藏分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和分带性特征,深层油气藏及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程度较低。指出了下步勘探工作应围绕洼陷带深层砂岩油气藏及斜坡带、凸起带的潜山油气藏展开,尤其应该重视各构造带潜山深部油气藏的成藏条件研究并进行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油气资源及油气藏类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大型沉积盆地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新生界,约占87%,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约占51%;主原,山地,滩海等复杂地区石油资源量为440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47%,指出我国今后油气勘探潜力很大,但难度及成本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场除具有时间、空间要素,还具有环境约束条件特征,因此,其函数表达式应为Gij=Fij(X,Y,Z,T,C)。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是成烃物质油气地球化学场动态演化阶段中因油气勘探需要而在特殊时期设定的,通过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分析,研究化探指标物质量(质量、数量)在不同区域空间上的变化,进而为油气勘探服务;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因研究内容、目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手段、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地球化学场;微观和宏观、区域和局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研究,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的客观分析和研究可为油气化探的勘探应用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气资源包括低渗透油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低渗透油气勘探对于现阶段油气资源勘探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油气化探的勘探原理与利用现今动态看待油气资源的勘探思想和理念相一致,它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应用方面具有优势.英南2井致密砂岩气藏上方化探异常空间展布规律可对气藏起到指示作用,化探指标高含量“异常”成因很好地证实了该气藏的保存条件差,聚集天然气散失严重的地质推测.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低渗透油气藏区SC1、SC2+、DC1等化探指标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可较为有效地响应油藏空间分布,辩证地认识研究区化探指标应用效果与正确认识化探异常区与已提交储量勘探区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同等重要.2个地区化探应用结果表明化探技术可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青藏地区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两条地表剖面301个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勘探试验分析,采用R型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对22项化探指标进行了优选。优选出主要评价指标为甲烷、重烃、蚀变碳酸盐含量、热释汞、荧光光谱F405、紫外光谱U222。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剖面主要优选指标的含量特征,定量评价了其综合异常。岗巴通-亚安乡剖面评价出Ⅰ级综合异常1个,Ⅱ级综合异常2个,Ⅲ级综合异常3个;东巧-纳木错剖面评价出Ⅰ级综合异常2个,Ⅱ级综合异常3个,Ⅲ级综合异常2个。化探结果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为该区油气勘探和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气勘探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7年年产原油达到1.6×10~8t以上,进入世界石油大国行列。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油气勘探前景如何?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我国现有油气资源和勘探现状之后,对陆上、海洋大陆架的油气前景作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我国能源应坚持立足国内,油气并举,积极开展国外合作、开发国外资源作为国内能源的补充,这应是我国能源21世纪初期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6.
震电效应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同性质地球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场相互作用结果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如弹性振动作用于电磁场,使地面和井中观测到的自然电位、建场脉冲和电磁脉冲强冲强度等都出现了新的异常。研究表明,这些异常与地质剖面,甚至油气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都很丰富的沉积盆地。目前探明率尚很低,勘探前景很大。这个盆地具有复杂的多含油气系统,经历了七期构造演化阶段,具有很丰富的海相和陆相烃源岩。由于盆地内沙漠覆盖面积广,周边山区地形复杂,油气层埋藏深,勘探工艺技术要求高,勘探风险性较大。针对盆地的复杂情况提出了下步勘探部署和有利目标区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老油区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的"深层"是指现已勘探开发的主力含油气层系之下的新层系和新领域。"九五"以来的勘探实践和突破逐步证实和揭示了中国东部老油区深层的油气勘探潜力很大。待探明剩余资源量:油约为80×108t,气约47×1012m3;其探明程度仅为5%左右。根据东部深层有效烃源岩发育、易于油气在深层运聚的烃类相态等油气富集的有利条件,以及深层中所赋存的砂砾岩体、潜山储集体和火山岩体的成藏特征的分析,指出了近期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深层的主要勘探目标。同时,围绕各类深部地质体成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需要相应的专项配套技术和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石油近期新区油气勘探成果及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大重组,中国油气勘探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大油公司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目前,从油气资源、储量、产量拥有量来看,中国石油在国内几大油公司中均处于主导地位,与国际油公司相比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针对中国石油的勘探状况,通过加强分层次的综合地质研究工作、加强地震技术攻关和地震准备工作、加大先进适用主导勘探技术的应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新区勘探近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发现和成果,为提高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价值的成长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石油所辖探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工作,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程度日益提高,勘探难度日趋加大,新区勘探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仍将非常严峻,只要继续坚持近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新区勘探将会不断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