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三年,辽宁省各城镇共建成住宅1,835万平米。全省先后编制了180多片规模不同的住宅组群、街坊、小区的详细规划,正在兴建40多片,已基本建成50片。为了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北五小区所在地形略有起伏,三面为谷地所包围,整个用地外形很不规则。面积44公顷,规划居民2万人。小区在建筑规划和空间体形上尽量考虑与地形结合。住宅楼与低层的托幼机构结合起来,成组布置,在组群的创作上获得成功。条形楼房的连接体把不同立面的直线形9层住宅连接成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英国政府建筑研究部门日前宣布,政府将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今后10年内建设100万栋“绿色住宅”。这项“绿色住宅”计划鼓励居民采用环保技术建造或装修房屋,建设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型住宅。这种新型住宅将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用水的循环使用处理装置、三层玻璃窗户和隔离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涂料等。凡是采用这些方法建造的“绿色住宅”将享受减免印花税、减免隔离层和三层玻璃材料的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该计划最初是由英国一家环保组织向负责英国规划与住宅建设的副首相提出的。(永平)百万“绿色住宅”计划@永平…  相似文献   

4.
房葆 《砖瓦世界》2002,(12):45-45
英国政府建筑研究部门近日宣布,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英国政府将实施百万“绿色住宅装饰”建筑计划,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在今后10年内建设100万栋“绿色住宅”。“绿色住宅装饰”计划鼓励居民采用环保技术建造装饰或装修房屋,建设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型住宅。这种新型住宅将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用水的循环使用处理装置、三层玻璃窗户和隔离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涂料等。凡是采用这些方法建造的“绿色住宅”将享受减免印花税、减免隔离层和三层玻璃材料的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以传统方式新建的住宅则不享受这些优惠…  相似文献   

5.
圣彼德堡南英杜斯集合住宅位于该市新城区城市于道一侧为体现圣彼德堡市历史文化各城的城市文脉,建筑师 Ye, 格拉希莫夫在该市新区现代城市空间中创造了具有强烈传统空间氛围的集合住宅综合体、满足了居民对城市历史的怀古心理。 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庭院将不同的居住单元联接起来多层住宅以一个方整的室内中庭塑了单单式集合住宅的一个交往空间并且这种处理手法非常适合给俄罗斯寒冷气候条件。在两栋3层的联排式住宅之间建筑师大胆地应用线型排列方式,在两栋建筑之间的带型庭院空间中建筑师应用一些西方传统建筑处理手法弱化了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工艺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就目前的设计来讲,北方住宅建筑的首层空间仍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私密性问题、噪声问题、通风采光问题等几个方面。本文以北京地区住宅建筑为例,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分析总结住宅建筑首层空间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给排水系统。相对于多层、高层住宅建筑,超高层住宅建筑对消防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要求更高。对此,论文对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强调需根据建筑高度及项目规模合理设计消防及给水系统的分区、排水系统形式,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王一帆 《建筑节能》2012,40(6):67-69,75
为了掌握拉萨市住宅用能现状并制定有针对性节能措施,时拉萨市住宅运行能耗进行了现场调研和问卷统计,分别得出多层集合住宅与低层独栋住宅单位面积年运行能耗.并针对多层集合住宅这种拉萨市主要住宅类型,以能耗模拟为手段,建立不同标准下的能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模型下采暖需热量差异原因,既而得出减少拉萨市居住建筑需热量最有效的措施分别是增大南向太阳得热,减小冷风渗透量以及减小国护结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9.
曹海婴  黎志涛 《规划师》2007,23(11):81-84
近二十年来,随着集合住宅由政府控制的配给品向通过市场分配的商品转变,集合住宅形态在规划结构、居住公共空间、住宅套型设计、住宅风格样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居住形态演变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反映;另一方面,居住形态演变也对城市形态结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住宅的过度商品化和符号化导致社区生活的丧失和对居住本质的忽视,在规划设计中应减少空间隔离措施,提倡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居民混合居住,增强居民的社区感.  相似文献   

10.
行业刊讯     
《住宅产业》2010,(9):8-9
通向多样性街道的影响力 集合住宅可以说是个人住宅的集合体,而随着住宅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对于居住在当地的居民生活而言,就连周围居民甚至整条街道等多种层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多样性街道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期杂志通过介绍长谷川豪和青木淳等日本建筑名师的20个典型集合住宅案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在城市中较多建造的3~5层位宅,在用地、道路、工程管网设施以及建筑造价等方面都是比较经济的。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设计人员创造了很多适合我网居民生活和使用要求的住宅平面。但限于目前职工的生活水平及居住面积定额,这类住宅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应该说,各种类型的住宅都有它的一些特点、优点和局限性。根据实践经验及研究分析,二层住宅用地和造价的经济性较差,但在使用方面却有不少优点。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室外场地和减少上楼的不便等。如果二层住宅也采用与3~5层住宅相同的内廊单元或长短外廊式的平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早日解决住房问题,许多老一代建筑师曾呕心沥血,进行过大量有价值的探索。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戴念慈、张开济两位建筑大师。1989年《建筑学报》第七期同时刊登的他们两篇住宅设计论文,即戴念慈的《如何加大住房密度——住房建设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和张开济的《“多层,高密度”大有可为——介绍两个住宅组群设计方案》,在力求确保人居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各自成功地以多层,高密度的办法解决了少占地,多建房的矛盾,为全国的住宅设计和环境规划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隔声问题关系到居民工作、生活质量问题,历来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楼板隔声太差,引起上下层住户发生争吵、不和、由于分户墙隔声差,造成左右邻居闹矛盾。 不仅是居住建筑,办公、旅馆、教学、医院、体育等建筑对隔声也都有相应要求。良好的隔声环境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将钢结构技术应用于集合住宅的主要障碍,提出钢构集合住宅适宜技术就是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建筑技术现状相协调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技术及其抉择策略;结合钢构集合住宅适宜技术概念,归纳总结出钢构集合住宅的空间组织形态、结构体系、新型防火系统、系列化配套技术等设计策略;结合南方地区的居住模式,尝试提出了一种钢构集合住宅模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居民住宅建筑设计施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升了住宅施工技术含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住宅的使用性能。其中,新型保温建材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居民住宅建筑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出了新型保温建材的相关特性和应用优势,希望对相关建筑行业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4,(12)
为解决人口日益增长所带来的居民住宅用地紧张情况,居民小区住宅已逐渐由多层向高层发展,给排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直接影响整栋建筑质量及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经济正在获得发展,居民对于住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住宅建筑设计与规划的角度来讲,人居环境应当构成住宅规划中的核心部分。由此可见,住宅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键应当在于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营造和谐的居住气氛。然而实质上,住宅规划设计包含了较复杂的流程,其中也包含较多的建筑设计要点。完善住宅规划设计,应当致力于改进住宅人居环境,确保居民获得愉悦轻松的居住体验。为此,对于住宅建筑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而言,应当明确人居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内容;结合现阶段住宅规划设计的真实状况,探求可行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董斯静  王冬 《华中建筑》2014,(12):138-141
文章从当下集合住宅重符号、重形式的创作现象出发,通过总结住区规划理论的演进,指出当代集合住宅创作从抽象的场地规划到具体的空间经营的策略转向,继而从集合住宅人群对象的集体无意识角度切入,提出建筑类型学是一种有效的认知与策略方法,然后从集合住宅与社会、场地关系的角度提出其在建造方式上的两种本土化姿态,最后结合当下国内集合住宅创作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考,最终旨在实现调动居者全身心知觉体验、情感参与并忠实于生活本身的当代集合住宅"高雅本土化"。  相似文献   

19.
独户式住宅(别墅)和并联式独户住宅历来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居家之所,但由于其土地资源占用量大和工程造价高,不适宜大量建造。多层外廊式住宅由于靠近外廊的房间私密性差,多层单元式住宅由于缺少室外活动空间及邻里交往场所,都不能满足居住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笔者根据专利技术分离式建筑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分离式多层住宅,能较好地满足多数居民的要求。分离式多层住宅吸取了各类住宅的优点加以综合,相当于多层并联式独户住宅,经广泛征求意见,均认为此类住宅是一种较理想的住宅型式,现介绍如下,愿与同行讨论切磋,并献给广大居民住户从事住宅开发经营的房地产企业。 一、住宅单体 楼梯,做为多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系统,一般均设于  相似文献   

20.
板桥住宅区     
《建筑创作》2011,(9):116-121
该住宅区距离汉城市中心1小时半的车程,整体有100户,属于低层集合住宅区。每一户都有3~4层。每一户的第2层均有一个玻璃围成的房间,称为"阈"。每家的阈都由公共露天平台连接。10家左右的住户组成一个集合。停车场以集合为单位配置在地下。通过电梯和公共露天平台连接。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使用被称为阈的房间。有一些人将其作为摆弄爱好的房间,也有些人将其作为工作室。也可以作为客厅来招待朋友。这个房间属于居民招待邻居的场所。这个住宅是一种新时代的集合住宅,它能够兼顾个人家庭的隐私及邻居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