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格林美11月11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荆门市人民政府以集中资源、跨越发展为原则,于11月10日签署了《关于建设车用动力电池材料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等项目的合作协议》。公司拟在荆门新增投资10.068亿元,建设车用动力电池材料项目与固体废物处理等项目,充分利用公司废旧电池与镍钴锰锂废料回收利用的资源优势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6月29日,GB/T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下称《拆解规范》)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下称《余能检测》)国际标准宣贯会正式在张家港举行,据悉,《拆解规范》已于5月17日公示发布,并确定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余能检测》已经通过报批,有望于2018年内正式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3月5日,"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出现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有关"动力电池回收"话题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而在"两会"召开之前,"建议形成协同联动的全面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回收面临三大挑战建议支持电池循环经济""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防止‘正规军’干不过‘游击队’"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的提案/议案已频频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浪潮席卷主流车企,但也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量动力电池报废后该如何处理?不少跨国车企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大众集团。大众集团近日表示,计划在其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启动电池回收试点项目,自2020年起,该厂每年将回收约1200吨废旧车用锂电池。大众剑指97%回收率据悉,萨尔茨吉特工厂距离大众集团全球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约50公里。大众集团将对回收的废旧电池进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首批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小高峰"。笔者调研获悉,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电池回收体系不健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技术还不完善,百亿级的动力电池二次利用市场仍待开发。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应加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9月26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创新和反复试验,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功设计建成国内首条5000吨/年基于干法全自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实现了动力锂电池的高效、环保回收处理。该生产线摒弃了传统火法、湿法等高能耗、高污染回收处理技术,具有回收效率高、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每小时处理量为800千克,年处理量达到5000吨,废旧锂电池有价组分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该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报废期,车用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突破产业发展困局,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自2014年开始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以来,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截至2017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总量达到18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6.9GWh。但一般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约为5-6年,商用车动力电池为2-3年,从今年开始,随着首批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小高峰",到2020年预计报废量将达到24.6GWh、20万吨。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涉及两个阶段:一是针对容量下降无法被电动汽车使用却尚未达到报废标准的动力电池,采用梯级利用,既将电池组拆包,对模块进行测试筛选,再组装利用到储能等领域。二是对达到报废标准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与再利用。为解决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评估?动力电池的第二次生命将应用于哪些场景?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今年年初国家7部门就曾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与《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废旧动力蓄电池市场化回收利用。根据研究机构Circular Energy Storage最近的一份报告,2018年全球二手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亿美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分析认为,到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报废量将超过17万吨。动力电池回收是一个复杂、相互制约的产业,其发展需要汇聚多方之合力,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才能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不久前发表声明称,三家欧洲汽车电池回收行业领军企业违反了垄断法,因一致压低买入价格和抬高卖出价格获利,而"吃"了6.8千万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电动公交车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过十年。这十年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屡创新高,也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2.
正"赛德美成立以来,前五年是在打基础,未来五年是高速发展期,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东风,我们要在全国建设8-10家报废动力电池拆解基地,并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合作,布局500家回收储运网点,打造一张遍布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最终目标达到10万吨以上的动力电池回收能力,让每一块报废动力电池实现就近拆解、就近利用,重归绿色循环通途,积极倡导和建立起业界认可的报废动力电池回收的‘赛德美’模式。"  相似文献   

13.
鲍伟 《资源再生》2022,(3):38-3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迭代更新,动力电池开始逐步进入批量化退役阶段,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处理能力,初步构建起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链,基本实现了废旧动力电池"先梯次后再生"的有效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再次明确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品的设计要求、生产要求和回收责任等。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不过通篇浏览下来,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整套暂行办法中并没有给出一套正确、完整的管理机制和回收利用机制,而是选择了让主机厂自行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前,车用空调制冷剂主要有氟里昂型制冷剂CFC-12和卤烃型制冷剂HFC-134a两种类型。CFC-12是消耗臭氧层物质,对它的不当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我国新生产汽车从2002年以后开始就停止装配CFC-12的空调器,但它作为车用制冷剂早期被广泛使用,我国装配这种制冷系统的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了报废期。由于缺乏相应的回收设备和技术,目前国内汽车拆解企业在处理报废车时大都将CFC-12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研究车用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利用技术和法规,对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继续向前迈进,企业的产能扩张如火如荼,动力电池行业在洗牌中持续整合。2017年,让电池人紧张和忐忑不安的,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外,还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动力电池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规范和引导。经盘点发现,2017年,国家颁布的对动力电池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电池行业规范/电池标准类: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产品规格尺寸、拆解规范、回收标准等。2.电池未来规划类: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  相似文献   

17.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上最重要的关键零部件,主要分为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两大类,由于这些电池含有镍、钴、锂、锰金属和含氟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等,废弃的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会污染环境和危及人身安全。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量不断扩大,各主要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都开始考虑和关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动力电池用量自然也水涨船高。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普遍推行5年/8万公里的质保,以此计算,2009年到2012年推广的车辆或行驶里程较长车辆的动力电池已经需要更换或维修。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提出,需要"加大对废旧锂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及自动化水平和回收效率,使动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单元,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发展趋势,总结和分析了报废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以及梯次利用动力蓄电池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动力蓄电池的应用案例,预测了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应用前景,并对我国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指出建立报废动力蓄电池质量评价体系,开发BMS电池管理系统,预估电池的衰减特性,保证报废动力蓄电池的均衡一致性是未来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涡流管制冷制热技术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通过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以高压空气形式进入涡流管形成内外层涡流,得到所需的冷热气流,对电池组进行有效预热或冷却。同时,通过动力电池组结构优化设计,使各电池组内温度保持一致,确保动力电池在最佳温度下工作。所设计的系统能有效地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性、寿命、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