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的概述.从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商业业态类型.客流结构、事故隐患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复杂性.对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俊 《南方建筑》2005,(6):103-105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丈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目益严重。本丈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势及缺陷,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述中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商业空间的概念,着重论述了其内涵和形成机制。新商业空间是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城市郊区化、新商业业态发展演化而出现的,将对城市商业空间和城市功能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往往成为新城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商业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商业空间转型升级,新兴商业空间不断涌现。文章从消费目的与消费模式差异出发,实现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的分类,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核密度分析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表明:零售型商业设施整体低密度均质分布,于少数地段点状或条带式高密度集聚分布,呈现出扁平化等级结构特征;体验型商业设施则分布更为均衡,呈现出多层级化结构特征。最后文章剖析了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赵来云 《城市建筑》2012,(17):65+67
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格局,特别是在合理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积极推动发展商业开发利用,实施多元化的手段、多种途径来提升地下商业空间的经济效益。商业空间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如何合理有效地针对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使地下商业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如何把商机导向成功引入地下,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地下空间价值,决定着地下空间发展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刘月月  王国光 《中外建筑》2021,(3):190-193,后插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空间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并对城市的形态与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城市商业空间历史演化的视角,藉由城市与商业两者关系的探究,分析不同时代商业空间结构、形态及其功能特质,初步反思现代商业空间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艺术介入的发展模式.通过适应性策略的研究,对城市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商业的发展,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背景,消费的符号化特性已经成为商业的本质属性。杭州市商业空间肩负高要求、多功能、新活动的任务,是消费社会背景下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文章以杭州市为例,结合消费社会理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行为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商业空间正在向高级化、复合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商业服务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住区商业街在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呈现类似小型中心区商业街趋势。本案例中的商业街位于住区南部,在居住与城市干道之间设计双层商铺,使之出现内外商业街的格局,并根据荷兰沿运河建筑形式打造异国特色的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9.
罗帆  汪原 《华中建筑》2021,(2):94-98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很多正规商业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便利服务.但是作为非正规商业的小摊贩逐渐被正规商业空间边缘化.小摊贩商业空间具有不稳定性、灵活性、丰富性的特点,其弥补了城市中正规商业的缺失,为居民提供了日常生活需求和便利,为城市空间增添了活力,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武汉市华安里为例...  相似文献   

10.
李俊 《华中建筑》2006,24(2):84-86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文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日益严重。该文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劣,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婧  任力之 《城市建筑》2006,(10):40-42
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公共空间在商业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形成也逐渐从传统的室内中庭、庭院、步行街等逐渐向室外发展。本文通过对上海西郊百联的分析,对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开放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象A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经济重镇,也是煤炭资源型城镇。随着城镇单一经济支柱产业资源—煤炭资源逐渐衰竭,自"十五"开始,地方政府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成为重点产业之一。迄今,城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在此背景下,该研究以城镇经济转型阶段该城镇中心区商业区的发展改变为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转型时期的城镇商业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提出这一特殊时期A镇旧城商业空间演变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商业、服务业的显著发展,商业空间也相应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3.
林川  裴燕 《华中建筑》2012,(1):142-144
住区商业街,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在城市大型住区中应用十分普遍。该文针对住区商业街在"住区内部城市空间"属性这一问题上的缺失,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7种住区商业街的空间模式。希望能为住区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少聪  林箐 《中国园林》2023,39(9):54-60
古代泉州沿海地区海洋商贸极为繁盛,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以泉州沿海地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文献整理、历史地图转译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区域和城市双重视角研究海洋商贸影响下的传统景观体系特征。区域视角下,从商贸景观要素、航运景观网络两方面探究该地区形成的港市结合、寺塔林立、水陆相连的海洋商贸景观;城市视角下,从自然山水空间、城市实体空间、景观意象空间三方面探讨滨海而生、因商而盛的城市景观。从海洋商贸视角审视传统景观体系特征,以期为当地商贸文化传承、地域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刘文  魏琰琰 《建筑与文化》2016,(11):222-223
建筑与城市的关联方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逐渐发生变革,在城市现代转型中诞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通过将不同的城市功能与公共交通杂糅在一起,而表现出更高的城市级别和更深的城市影响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空间。北京作为我国地铁网线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由此产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促进引导作用也相对明显,并以城市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商圈结构为典型代表。文章以北京为例,从城市设计的层面探讨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商圈布局之间的调整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分别就区域型商业中心、城市门户型商业中心、城市副中心型商业中心、交通沿线型社区商业中心四类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进行详细讨论,提出在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主体功能须符合商业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按照商业规律实现商业交通一体发展,重点讨论了枢纽商业中心开发的三个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古代图像《清明上河图》并佐以相关文献,来研究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和改革推动下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空间的发展特征。认为人口数量的上升、商业地位的提升、市民阶层的抬头等是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东京商业空间发展呈现下述特征:一是商业空间趋带状发展;二是点面结合的商业网络体系逐渐形成;三是商业空间扩展至外郭,草市发达;四是商业的经营时间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18.
李铁军  ;梅洪元 《新建筑》2014,(3):140-143
第三代万达商业综合体产品以“因市而城”的城市设计理念融八并创建城市核心商圈,其附属的公共空间是综合体联系城市并自我完善为“城中城”的关键要素之一,充当了综合体内部之间相互联系、内外之间相互连接的直接媒介。以啥西万达广场为例,从公共空间形象认识、城市和公共意象、参与性体验三方面研究万达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已由过去的购物和通行发展到了融购物、通行、休息、游览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空间,是人们夜晚休闲、出游、购物的主要去处.良好的夜景观和舒适优美的灯光环境可以营造城市商业气氛、文化气氛和休闲气氛,并同时展示城市的形象。商业步行街的夜景照明除了满足基本的视看要求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一个更舒适、生动和充满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尝试用视知觉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商业步行街照明设计目标以及空间各要素的照明设计要求。简述了视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基于视知觉的照明环境设计目标:明确了商业步行街夜景照明设计诸要素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