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的提取工艺,旨在为紫甘薯废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溶液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法、微波萃取法对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结果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最佳提取方法为微波萃取法,其最佳提取工艺:pH 1.5柠檬酸溶液,料液比1:20,微波功率708 W,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累计提取6次并测得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中花色苷总量178.33 mg/100 g。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含量较高,可考虑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生态动物饲料生产等行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前期对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总黄酮提取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旨在为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等试验来考察AB-8大孔树脂的纯化性能,对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总黄酮粗提液进行纯化。结果 AB-8大孔树脂对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吸附率达86.43%;最佳上样p H值为3.0;解吸液以2BV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达89.79%;解吸流速以1 m L/min效果最好。结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总黄酮所得工艺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且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
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检测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营养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含蛋白质62mg/g,粗纤维26mg/g,粗脂肪4mg/g,属于高纤维低脂肪食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25.90mg/g,占总氨基酸的44%;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6.55%,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3.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9.70%;维生素C含量高达0.63mg/g;富含钙,含量为2.10mg/g。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紫甘薯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海紫甘薯粉为原料,研究了紫甘薯色素微波提取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5min,液固比为22.5:1,pH为2.5.在此条件下,测得紫甘薯中花色苷的含量最高为236.3mg/100g.  相似文献   

5.
李帅  叶玲玲  张晨  张应烙 《食品工业科技》2014,(20):269-273,279
以新鲜紫甘薯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萃取法对其紫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紫甘薯渣紫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实验得到紫甘薯渣紫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pH2盐酸水溶液,料液比1∶5(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min,微波功率600W。采用树脂法对色素进行精制,在供试的14种树脂中,大孔树脂AB-8的精制效果最好;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以及动态吸附实验,确定AB-8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甘薯渣紫色素的工艺条件为:紫甘薯渣紫色素吸光度0.5~0.7、吸附时间1h、色素pH2~3、温度30℃左右、上样流速1mL/min,洗脱液95%乙醇,经上述条件精制紫甘薯渣紫色素色价(524nm)为41.3。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槐花色素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秀  刘俊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0):157-162,169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槐色素最佳工艺条件。利用pH示差法对紫槐花提取液中色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实验,确定提取紫槐花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2的柠檬酸为提取剂,液料比50:1 mL/g,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时间20 min,超声波温度60 ℃;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色素含量为118.77 mg/100 g。色素各因素对紫槐色素提取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液料比>超声波时间。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推测紫槐色素为花青素类物质。本研究得出紫槐花色素提取最佳工艺,为紫槐花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红色素.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色素的最佳萃取工艺,并且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6 min、液料比40∶1(mL∶ g)、乙醇浓度40%、pH2.5,此时花色苷提取率为(1.897±0.049)mg/g.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并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以紫甘薯为试材,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其色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紫甘薯色素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7.79℃,提取时间20.76min和液料比37.25(mL/g)。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相一致,在最优的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条件下,色素色价达到最大值205.81U/mL。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波辅助水提取凤尾茶中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原料在液料比为30mL/g时用90℃热水浸提30min,然后在微波功率400W的条件下,微波提取5 min,提取率为5.235%,并通过精密度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证明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超声辅助酸性乙醇法优化紫甘薯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响应面优化法, 以紫甘薯花青素含量为指标进行超声辅助提取, 考察不同因素对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用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 与不超声传统浸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液pH 0.9, 超声温度73 ℃, 超声功率153 W, 液料比27 (mL/g), 乙醇浓度40%, 超声时间40 min, 经验证试验最终得到紫甘薯花青素含量为(2.74±0.01) mg/g, 与预测值2.77 mg/g接近, 相对误差为1.08%, 传统浸提得到紫甘薯花青素含量为(1.46±0.01) mg/g。结论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超声辅助提取与传统方法相比, 紫甘薯花青素的提取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紫甘薯废渣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评价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的食用安全性,为其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按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睑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10 g/kg·bw,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受试物对各剂量组动...  相似文献   

12.
山楂叶总黄酮的水浸提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山楂叶总黄酮的水浸提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耦合工艺.重点探讨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水提工艺参数是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时间为12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进行回流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87.2%.采用水浸提法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耦合时山楂叶总黄酮进行吸附纯化.该树脂对总黄酮的动态吸附率大于80%,稳定性试验重复次数为5,以体积分数70%乙醇为洗脱剂时解吸率大于86%.山楂叶总黄酮经上述工艺分离纯化后,得率为1.9%,纯度为82.8%.  相似文献   

13.
以薰衣草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实验法对薰衣草残渣中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评价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92 min,乙醇浓度为74%,提取温度为48℃,料液比(w/v)为1:10。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定的黄酮提取率可达到(3.1125±0.2010) mg/g。黄酮纯化物总抗氧化能力最大达到86.32%±1.5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值为81.11%±1.36%,还原能力最大值为0.456±0.02,铁螯合能力最大值为76.25%±1.04%。结论:经优化的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黄酮纯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薰衣草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利用超声法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玉米芯中的总黄酮,首先通过筛选实验,确定提取溶剂组成和组分比例;再以提取温度、液料比、超声功率及提取时间为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以含水量为30%的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1:3)作为溶剂提取玉米芯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在20:1 mL/g的液料比...  相似文献   

15.
张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73-178,18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 μg/m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芦笋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率。方法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对其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芦笋黄酮微胶囊,对其理化性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乙醇体积分数60%、纤维素酶添加量2%、超声功率80 W和超声时间1.5 h,此时的总黄酮提取率为0.263%,其ABTS阳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43.57和34.83 μg/m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微胶囊的粒径为(0.8±0.1)mm、含水量为3.10%、密度为0.562 g/cm3、平均包埋率为73.62%、其超微结构显示微胶囊完整、结构致密。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分析表明,微胶囊在肠道中的释放率为40.55%,具有定点缓慢释放有效成分的作用。结论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效果,微胶囊品质良好,可为芦笋副产物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播娘蒿籽油枯中总黄酮类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播娘蒿籽油枯总黄酮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播娘蒿籽油枯中总黄酮含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播娘蒿籽油枯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以总黄酮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影响播娘蒿籽油枯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固液比〉超声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浓度60%的乙醇,温度60℃,20倍质量提取液,超声20min。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质量分数)提取量(质量分数)为1.574%,RSD为0.049%.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酸性氧化电解水对植物总黄酮提取的预处理作用,选取槐米为实验材料并采用酸性氧化电解水预处理-乙醇回流两步法进行提取。将单因素实验结果作为依据,采取Box-Behnken法优化槐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且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证实,酸性氧化电解水预处理过程能明显提高总黄酮得率,这是因为酸性氧化电解水中含有一定量氧化态的氯。当有效氯含量由13.61 mg/L提高到322.22 mg/L时,其总黄酮得率由7.16%提高到20.88%。槐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酸性氧化电解水有效氯浓度250 mg/L,预处理时间160.53 min,乙醇体积分数60.89%,液料比36.60:1 mL/g。此工艺下的槐米总黄酮得率达到19.67%。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显示槐米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可达96.38%和92.3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该研究成果首次将酸性氧化电解水运用于植物提取的预处理过程中,提出酸性氧化电解水预处理-乙醇回流两步法提取工艺,为得到更高的得率提供实验支撑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