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魔芋葡甘聚糖机械力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降解效应.结果表明,在超微粉碎过程强烈的机械力作用下,魔芋葡甘聚糖发生了机械力化学降解,随粒度细化,溶胶粘度、分子量和葡甘聚糖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产生大量魔芋低聚糖.与粗于80目粉相比,细于600目粉粘度下降93.06%,分子量下降68.45%,葡甘聚糖含量下降9.02%,魔芋低聚糖的含量为7.56%.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对魔芋葡甘聚糖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魔芋葡甘聚糖超微粉碎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魔芋粉比表面积、表观密度、流动性、色度、溶胀速度及溶胶黏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微粉碎处理后随魔芋粉粒度的不断下降,粉的比表面积总体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表观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粉的流动性逐渐下降;粉的色度不断改善;粉充分溶胀所需时间呈显著缩短趋势;溶胶表观黏度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魔芋葡甘聚糖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酯化、醚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魔芋葡甘聚糖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魔芋葡甘聚糖具有独特的性质及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可制成各种类型的食品及相关产品。本文综合介绍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组成、独特的理化性质、测定方法、药理作用、食用价值及其主要食品,为魔芋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魔芋葡甘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魔芋葡甘聚糖(KGM)是魔芋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功能,已成为多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KGM的结构特性、理化特性、生理活性功能,并对其应用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葡甘聚糖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魔芋块茎中。我国是魔芋生产大国,深度开发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途径,将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成膜性、胶凝性、保湿性以及降血压、降血脂等特殊的生理功效,在食品、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应用现状和提纯方法,并分别从接枝共聚、氧化、交联、酯化等方面对魔芋葡甘聚糖化学修饰研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魔芋葡甘聚糖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是魔芋中特有的天然无端基可溶性膳食纤维, 具有改善肠道生态、清除巨噬M1内固醇、拮抗HIV逆转录等多种功能, 在食品、医药、生物等众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在KGM多元化产品生产与加工中, 天然KGM因为溶解度低、溶胶稳定性差、凝胶可塑性弱等缺陷, 需要从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共混、物理和化学等改性方法加以改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魔芋葡甘聚糖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以KGM共混为基础的多糖、蛋白质类改性体系, 对比了KGM物理改性的优缺点, 构画出KGM的三种氧化及一种中间态结构、阐明了KGM接枝改性作用位点的变化及交联改性的现状, 分析了KGM改性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并展望了KGM改性未来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及其溶液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外在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及溶液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魔芋葡甘聚糖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并介绍了魔芋葡甘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葡甘聚糖油酸酯(KGM酯)体外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氧化诱导试验、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对Fe~(2+)螯合能力、还原能力试验发现:KGM和KGM酯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酯化度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当菜籽油中KGM和酯化度最高的KGM酯1添加量为0.8%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其氧化诱导时间分别延长5.94 h和2.56 h;在KGM酯与茶多酚、V_C、TBHQ协同试验中,KGM酯也表现出一定抗氧化性;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KGM和KGM酯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1.68%和36.93%;质量浓度为2.0 mg/m L时,KGM和KGM酯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0.31%和17.26%,对Fe~(2+)螯合率分别为17.58%和9.79%。虽然KGM酯化后其抗氧化能力稍有减弱,但仍具有抗氧化性,且与酯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了从魔芋中分离而得的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分子物性:分子量、分子旋转半径与分子膨胀系数。使用Haake RV12转筒式粘度计测定了魔芋溶胶的流变性质,研究表明可以使用魔芋葡甘霉聚糖的分子物性和魔芋溶胶的流变参数(稠度指数与流动指数)来评定魔芋精粉的品质。本文从红外光谱分析推测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加碱胶凝的主要机理是脱乙酰化作用后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魔芋葡甘聚糖(KG)与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基材,系统研究两者间的复合凝胶作用保持SPI为2.0%,复合凝胶随KG浓度从0.8%增至2.5%,凝胶强度不断上升;凝胶失水率直线下降;凝胶松弛度也逐渐下降;而粘着性则在KG浓度为1.5%时达最大值。在SPI为0—3.0%范围内,随SPI的增加,复合凝胶粘着性和失水率皆逐渐上升;在6.0%范围内,凝胶松弛度变化较小,此后迅速上升;而凝胶强度则随SPI增加光增强,当SPI为2.0%时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KG的添加,对复合凝胶颜色无明显影响,凝胶保持浅黄色;而随SPI的添加,凝胶则逐渐由乳白色转为浅黄色、黄色,当SPI>3.0%后,凝胶褐色逐渐加深。根据氯化钠和脲对复合凝胶强度的影响,推断复合凝胶中以氢键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在水和碱性促凝剂存在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力,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化学方法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KGM-SPI共混凝胶形成过程中氢键为主要的分子作用力,其次为较弱的静电作用。碱性凝固剂的加入可使凝胶的韧弹性更好,氢键作用更强。此外,交互作用的强弱还与KGM和SPI的含量及配比密切相关。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间可依靠多点氢键作用形成热不可逆性凝胶。  相似文献   

14.
魔芋葡苷聚糖的改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魔芋葡苷聚糖的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化学改性及生物改性方法,并介绍了改性后的魔芋葡苷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莲中不同部位原花青素的含量、稳定性、及通过机械力化学效应结合的魔芋/原花青素缓释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莲房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约为 5.5-9.5g/100 干重。原花青素在酸性的人工胃液中比较稳定,而在生理盐水和人工肠液中、高温处理时原花青素不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的影响各异。选用 120 目魔芋粉、1/5 的淀粉、压力 400Mpa 条件下得到的缓释片在人工胃液及生理盐水中释放较慢,而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较快,且在 24h 内可以恒速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16.
魔芋葡甘聚糖/淀粉复合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葡甘聚糖与淀粉均是资源丰富的高分子多糖,在食品、医药、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魔芋葡甘聚糖/淀粉复合能够显著地改善彼此性质,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国内外对二者复合改性研究的系统阐述较少。本文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三方面对魔芋葡甘聚糖/淀粉复合改性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并为其他大分子多糖复合改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研究了从四川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和花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分离而得的白魔芋葡甘露聚糖(aKGM)和花魔芋葡甘露聚糖(rKGM)的化学结构与流变性质,还研究了aKGM与其它多糖黄原胶(XanthanGum 简称XG)的协同作用以及aKGM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由X-射线衍射法证明aKGM与rKGM均属无定形结构,因而具有非常强的吸水膨胀性能:由凝胶过滤与光散射法证明aKGM的分子量大于rKGM,两者的分子量都较均一;由HPLC法测得aKGM与rKGM中葡萄糖(G)与甘露糖(M)的摩尔比分别为1:1.70与1:1.60。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简称KGM)水溶液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aKGM水溶液的稠度大于rKGM。研究结果表明,KGM-XGKGM-SP与I(SPI为分离大豆蛋白)是两种新型的胶凝剂,这对于拓宽魔芋的应用范围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胶凝时间、温度、频率及应变等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与魔芋葡苷聚糖相互作用的动态粘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下大豆分离蛋白与魔芋葡苷聚糖所形成的凝胶大都呈现出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表明凝胶动态模量中弹性的贡献已超过了粘性,溶液发生了凝胶化,并形成了三维交联的网络结构。碱性凝固剂的加入提高了凝胶的粘弹性。当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未加碱样品其凝胶粘弹性在低频区可用频率依赖性来表征,而在高频区,加碱和未加碱样品其凝胶粘弹性不随频率变化而变化,都保持G’大于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