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运用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罗浮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出现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以利于维护景区的景观完美。 相似文献
3.
4.
风景名胜区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和依托,有综合的、公共的、不财生的性质和较高的价值。 江西省在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史上和资源拥有的数量和质量上有着较高的地位。要采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采取突出重点的战略。加愉风景名胜区开发的步伐,促进江西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洽川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优化与升级的现实意义和资源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洽川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优化升级的内容,以适应和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湖壮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丰富多彩,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世界驰名。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因而山岳名胜区在风景区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此外,还有河湖风景名胜区、岩溶风景名胜区、滨海风景名胜区等。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又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统一国家,存留了极为丰富的珍贵文物古迹,又形成了一些以文物古迹为特点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设施功能布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定义及构成 在风景名胜区管辖的地域范围乃至其外围保护地带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及文娱、体育活动而建造的人工设施,统称之为风景区内旅游设施。其构成如表1。 相似文献
8.
产业化是风景名胜区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四川鸡冠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别从旅游策划、土地利用和管理经营的角度出发,分析市场与资源之间相互协调制约的关系,探索市场和资源对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五台山风景区寺庙建筑的调研,探讨了山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总结了山地风景区旅游建筑组织的三个要点,为山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本质上讲,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风景名胜区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之间建立合理的分权和利益—责任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形成因为传统的所有权同新的利用方式之间的矛盾以及合法的权利夹杂着部门利益①而变得复杂了 。 因此,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哲理感召,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正名之胜地。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而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光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具有5个特色,即: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科学的艺术;山水清音,景面文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似文献
12.
源于名山大川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将自然和文化高度融合,不仅保存了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孕育了极为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等高超的生态伦理和智慧,对民族的宇宙观、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象征、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诗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该作为和谐发展的典范、文明互鉴的使者、美丽中国的代表以及美好生活的家园,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作为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建立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坐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风景名胜区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认识论与方法论、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诸多方面,有着自身内在的特质。只有建立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的景观生态资源特征优势,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2018年3月,为深化改革,国务院机构进行了大调整。国家在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内设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并将国务院原各部委办分别管理的专类公园,包括原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归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至此中国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在行政上得到了统一管理。作为该体系中的一员,统一管理后的专类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该如何发展,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阐述了风景名胜区发展40年的历程,论述了风景名胜区4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国家方针政策,通过对经验与教训、成功与败笔的再认识,证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及其指导下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发展思想是促进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管理的重要抓手,在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新时期,风景名胜区面临新的形势要求,为进一步管理好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向亟须明确。基于风景名胜区的突出特色、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核心要求,融合新时代发展形势,认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未来在延续综合性规划特点的基础上,应深化生态保护内容,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人为活动管控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视其范围研究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精准空间落位以纳入“一张图”管理,精简实施性弱的内容并突出规划管理重点,捋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以契合发展实际。以此期望今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能够守正创新,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区开发应遵循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指导风景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然后在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将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文章同时以奉节县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的实例阐明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区复兴方式在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中也出现了步行空间失落、街区功能单一及其异化、形式上的复古与保守倾向等值得反思的问题。通过对相关城市观念发展的回顾与考察,探讨了如何在旅游开发的语境下,实现历史街区中传统城市体验的回归与延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