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锋 《饮食科学》2006,(8):30-30
8个月大的然然,此时正安静地坐在童车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鱼松拌米粥。妈妈说.然然、每天都会吃这样的一顿饭.对于鱼松的味道.然然一直很喜欢。在宝宝小的时候,很多妈妈都喜欢把鱼松作为副食.一是因为鱼松肉质细腻,容易消化.优质蛋白含量也比较高;二是因为吃鱼可以补钙。但很多妈妈忽略了.鱼松中含有钙,同时也含有氟,而氟这种物质又具有双面性。  相似文献   

2.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妈妈的奶水是最好的食品。随着宝宝日渐长大,慢慢长出小牙,妈妈的奶水就显得不那么十全十美了。这时候,要根据宝宝的情况,逐渐为他们添加辅食,以达到营养的均衡全面,使宝宝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陈雁 《饮食科学》2004,(11):30-30
生孩子前,胡胡的体重是50公斤,生孩子后.胡胡的体重还是50公斤。胡胡身高1米67,典型的干吃不胖型体质。许多见过胡胡大快朵颐的同事都对胡胡的这个特征羡慕不已.胡胡也整天美滋滋的,一副凡事不过心的样儿。可是.生儿子前.胡胡的婆婆和妈妈却为胡胡的体重发愁,就这点肉.到时候能挤出多少奶水啊?孩子若吃不到母亲的奶,那是挺可怜的事。虽说现在代乳品  相似文献   

4.
冬冬是六个月大的宝宝.白天妈妈上班,冬冬就由奶奶带着。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冬冬很乖,能吃能睡。可妈妈一回到家.冬冬就变了.赖在妈妈的怀里.嘴巴在妈妈的胸前拱来拱去.要吃妈妈的奶水。虽然奶水不多,妈妈还是希望冬冬能多吃一天就多吃一天,因为对宝宝来说.母乳毕竟是最好的食物。可是.冬冬对母乳有强烈的依赖,每天夜里都要醒三四次要吃妈妈的奶,  相似文献   

5.
让宝宝接受奶瓶,有时候是很必要的,有些妈妈由于工作需要或出于经济条件考虑,不能长时间做全职妈妈,要重返职场的时候,就需要用奶瓶来代替妈妈的乳房了。奶水多的妈妈可以把奶倒入奶瓶,储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给宝宝喝。奶水少的妈妈就直接改喂宝宝奶粉了。很多宝宝习惯了母乳喂养,习惯了妈妈的乳头,在刚开始换奶瓶喂养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6.
宁莉 《饮食科学》2010,(10):20-20
在下班的路上,我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刚好赶上红灯,便停下来等候。我身旁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也在等。小男孩大约两岁,自己站着.一边等信号灯。一边吃橘子。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几个朋友相继生了孩子.因为孩子都在吃母乳,便都关心哺乳期的妈妈应该额外补充些什幺食物。我建议可以她们多饮“屋型”包装的牛奶,因为对于孕产妇来说,牛奶特有的营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乳母来说更是符合中国“以形补形”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怀孕就是,“一人吃两人补”,结果妈妈吃过头到生产时小孩太大,生起来辛苦不说,更有可能使母婴都在不知不觉中得了慢性病。刚生完婴儿的妈妈总觉得自己的奶水未必足够小孩营养,如果有婴儿奶粉补一下则万无一失,而这样由奶粉补一补的结果反而让奶水减少得更快,到最后全靠奶粉营养。  相似文献   

9.
《饮食科学》2007,(12):56-57
身体和智力发育快的孩子,好动是他们的显著特征。妈妈们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近日,健康专家推荐了给孩子选择运动鞋的7个要点.教妈妈们给孩子选对运动鞋。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孩子说"妈妈我怕"、"妈妈我不敢",一些家长便会以"你再这样子,妈妈就不爱你了"来刺激威胁孩子.孩子年龄小,他们不懂得分清父母话语的真假,他们认为爸妈说的话都是真的,因此就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妈妈真的不爱他了.像这样妈妈的无意识的一时嘴快,会使得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很害怕家长会因此而不爱他,使得孩子一直患得患失,或者强迫自己"勇敢"去做妈妈喜欢他做的事情. 家长平常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内容,或许你只是开个玩笑,但是宝宝信以为真便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三岁的瑞瑞终于上幼儿园了。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瑞瑞妈妈就把老师叫到一边说:“老师,麻烦您对瑞瑞多照顾一些,这孩子在家向来不好好吃饭,您最好在他吃饭时坐在他身边看着他。我知道其他孩子也需要您的照顾.但您能多照看他一眼就多照看一眼吧.不然我实在不放心啊!”为了安慰瑞瑞妈妈.老师只好笑着点头。作为小班的老师,每碰到新入托的孩子.都会听到孩子家长这样的“嘱托”。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也觉得很无奈,如果每个孩子都要搞特殊化.都要额外照顾.纵使她有三头六臂,也是照顾不过来的。那为什么家长还会提这样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2.
财经作家的日记 市场发达了,生活富裕了,越来越多的宝宝不再依赖母乳: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妈妈奶水少、妈妈要健康、妈妈要美丽,总而言之,婴幼儿成为了市场中最不会讨价还价的忠实客户。  相似文献   

13.
每天傍晚,幼儿园门口,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被家里人领出来,高高兴兴地回家。 可是刚出大门,孩子便缠着爸爸、妈妈要吃这,要吃那。对此,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认为,这时不宜给孩子吃零食。孩子在幼儿园吃饭,膳食平衡、营养合理,不必额外再吃东西;而且吃零食不但可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还容易传染上疾病。有的家长耐不住孩子纠缠,便给孩子吃零食,日久成了习惯,也觉得后悔或无可奈何。 傍晚离园后幼儿究竟可不可以吃些零食?如果可以吃,要注意些什么?其实,孩子吃零食是很自然的事情。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妨想想自己小时候…  相似文献   

14.
一个出生时体重4000克的婴儿.6个月后长得个头很大,母亲奶水也足.就是孩子夜里老爱哭。出汗多,头发发黄.还有“枕秃”。经过对头发的化验.才发现婴儿缺少多种微量元素.父母对此感到不解。这并不是个别例子,从一些统计资料看,我国婴儿缺锌,缺铁的现象比较普遍。微量元素的缺乏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砧板奏鸣曲     
小时候还没有灶台高的时候.常常乖乖地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看妈妈做饭。觉得最好玩的就是大大的砧板.在孩子的眼睛里.它依然有着大树的神韵。在妈妈的快刀之下.砧板好像一个美丽的舞台,快乐的蔬菜.肉类发出悦耳的声音.旋转着轻快的舞步。如今,琳琅满目的砧板为菜蔬提供了更多的舞台.生熟分开.方的圆的.五颜六色……其实它也成为了厨房亮丽的风景,你还像妈妈一样只有一个砧板吗?  相似文献   

16.
慧娟 《饮食科学》2009,(8):54-54
以前我知道,孩子是需要爸爸、妈妈夸赞的。现在我又知道,婆婆其实和孩子一样.也非常需要来自媳妇的夸赞。  相似文献   

17.
金山茶 《饮食科学》2010,(10):22-22
儿子每天放学要上延时班,5点半才能回到家里.到家后又不能马上吃晚饭。这样一来,午饭和晚饭间隔时间太长,孩子总是很饿。幸好孩子的班主任也是孩子妈妈.让孩子们每天4点放学后先吃点东西,  相似文献   

18.
充足的母乳是哺育一个健康宝宝的重要保证,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年轻的妈妈们为奶水不足而烦恼。  相似文献   

19.
潘昕 《饮食科学》2009,(9):26-26
新妈妈雅娜正在绐怀里的宝宝哺乳宝宝闭着眼睛埋头吃着。没到两分钟.宝宝就松开了嘴。雅娜搂了宝宝一会儿。便把她放在小床上。可过了不到5分钟宝宝的眼睛又睁开了小嘴张着似乎要吃东西。雅娜心想.宝宝刚吃完奶应该不会饿啊便没理会。可是紧接而来的哭声让她没法无动于衷了她只好又抱起孩子。宝宝的头在她胸前摩挲着她只好掀开衣服让宝宝继续吃奶。  相似文献   

20.
怀里的幸福     
顾艳 《饮食科学》2007,(2):33-33
一位年轻的妈妈写信来,说她的孩子才4个月.她很少感觉像我这样的幸福,问我的孩子这么小的时候我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