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推出了清华IT工程师"T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围绕该模式的一套独特教材体系.据该中心主任孙元凯博士介绍,"清华IT工程师"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由主导教材、辅助教材和案例教材三部分构成,是依据"T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设置的,是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的三个阶段出发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的科学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IT培训爆发"实训热",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一夜之间都挂上了"实训"的牌照.专家表示,这本身是一个好现象,表明培训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实用"意识在整个IT人才供应链上达成共识.然而,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实训",而没有真正具备"实训"条件,又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IT业巨大成就的背后与华人的巨大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中国IT业的人才现在却一面是IT企业抱怨没有好人才,一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中国IT人才的问题,还是人才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欧洲缺少IT人才的状况非常严重,到2002年缺少的人数将增加到160万人。  相似文献   

5.
<正> 据《中国计算机报2001-2002IT报告》:2001年,中国的软件收入增长率和IT服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9%和25.5%;到2004年,中国的IT劳动力市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将达到20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就缺少专业工程师4万人。 许多企业都在寻找拥有高级技能的IT人才,但很难找到。是中国缺少IT从业者吗?并非如此:中国高校每年毕业的近百万大学生中,各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问题的关键在于经过IT专门培训的人才太  相似文献   

6.
刘郢 《计算机教育》2004,(11):15-15
目前,我国的IT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开发的工作人员。根据国际经验,IT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IT初级人才至少40万人。40多万IT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使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巨大发展契机。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近120万。那么为什么每年大量的IT企业又不愿招收这部分毕业生呢?归根结底,还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引导信息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被全球IT巨头视作未来"决战之地".文章对"云计算"概念及优势进行系统性阐述,分析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中"云计算"的影响与应用价值,以期全面适应全球云环境的各类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2000年至今,全球IT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IT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IT服务企业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长起来,但IT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IT服务人才短缺和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IT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IT技术市场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IT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已经成为我国与各国IT服务行业之间竞争的主要砝码.本文分析了我国IT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对IT服务人才的潜在需求,以帮助IT服务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同时也为高等学校培养IT服务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这一讲中,将以IT的进展所带来的与人的亲和性,和以可以增加信息组合自由度的IT功能为基础,探讨一下业务改善和信息应用的质的提高。在商务活动和IT变化非常显著的今天,需要同时具备"站在商务活动的角度考虑IT应用"的视角和"站在IT发展的角度考虑商务活动"的视角。一  相似文献   

10.
李雪 《数码世界》2006,5(17):35-36
IT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对中国来说,IT业从诞生到现在不过是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国内IT企业仍然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除了方正等几家老店之外,很少有IT企业能够顺利存活五年以上.抛开政策的原因,不禁使我们想探寻一下这些长寿的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IT业巨大成就的背后与华人的巨大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中国IT业的人才现在却一面是IT企业抱怨没有好人才,一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中国IT人才的问题,还是人才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软件开发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潜力。一方面我国发展软件产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开发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软件开发的学生找工作困难,形成一个IT业界的"怪圈"。因此,深入调查企业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包括他们对学历、技术以及技能组合的要求,找到企业真实的需求,反过来指导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指导我国高校培养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继制造、流通和照明等行业之后,新兴的IT产业逐渐成为又一"用电大户",令我国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可支配电能雪上加霜.巨大的电能消耗几乎成为了社会无法承受之重,节能刻不容缓.然而,节能并非停用,所以IT节能也远不是关闭电源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IT行业作为中国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它不断涉足到医疗、教育、通信、游戏等行业,甚至到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在IT行业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荒.人才、以及高端人才的匮乏不断影响着IT行业的发展,这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名为<新锐CIO:策动商业变革的最佳伙伴>的IBM关于CIO发展的白皮书于10月11日发布.白皮书引入了"IT智慧"理念,重新剖析了技术的业务价值,并就CEO如何更好地借助CIO来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微型机与应用》2007,26(12):103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快速增长,中小企业IT应用投资规模连创新高.早在2004年,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市场规模就超过了1000亿元;而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中小企业IT市场规模将保持高达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这个诱人的"市场蛋糕"无疑使主流IT厂商非常心动,但究竟谁才有资格大大地"咬上一口"?究竟谁才有能力进一步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在信息化需求,使这块蛋糕变得更大呢?  相似文献   

17.
6月18日,惠普宣布正式推出"适应性数据高可用管理"解决方案(Adaptive Data Availability Management,ADAM).按照惠普中国区副总裁、中国惠普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全球IT科技服务部总经理潘家驰的说法,该解决方案将一改以往企业IT建设"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IDC亚太区总部,2008年1月21日-IDC正在进行的亚太地区绿色调查-评估亚太地区IT主管绿色IT购买行为的最终用户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由于市场成熟度不同,人们对绿色IT的认识和采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就整个地区而言,有一点很明确,即最终用户期望厂商未来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市场带来"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并改善他们自己内部的"绿色"运营.……  相似文献   

19.
丁潇 《福建电脑》2007,(7):187-188
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现出"橄榄型"的不合理结构,软件开发类及应用类人才尤为匮乏,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校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推出了与实训结合的软件高职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实验教学与项目教学来培养学生,使其更符合IT企业的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20.
IT业界从来不缺少新闻,但是如何解读新闻,如何评论新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老话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还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言堂"力图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看新闻,聊新闻。多元化的观点,帮助你掌握业界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