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硼氮共渗膏剂的配制、自保护机理及工件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实验证明,采用该膏剂处理的工件,其性能与固体硼氮共渗相当,而优于固体渗硼,具有共渗能力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共渗后工件易清洗,表面光洁无腐蚀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硼硫,硼氮共渗和最佳工艺及渗硼剂的最佳匹配,渗硼和硼硫,硼氮共渗的渗层组织和性能,Na2S2O3.(NH2)CO2在渗硼过程中的催渗和阻渗机制;渗层的脆性,耐磨性和耐蚀性,且证实了不仅在硼齿之间存在有Fe3(C,B)在硼化物的针舌内也存在Fe3(C,B)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制自保护硼氮共渗膏剂的最佳配比,分析了各组元对粘结现象的影响,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各反应进行的方向,用x-ray衍射仪对粘结部分进行物象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固体硼氮共渗技术的渗剂、工艺参数、共渗后的组织与性能及其在模具上的应用.固体硼氮共渗剂由供硼剂、供氮剂、活化剂、填充剂组成,工艺简单,便于实施,是一种可获得渗层性能好的化学热处理方法.通过固体硼氮共渗使模具表面获得了可靠稳定的硼氮共渗层,渗层由硼化物层(Fe2B、FeB)和过渡层组成,渗后可获得高硬度的硼化物层,渗层具有高的耐磨性、良好的耐热、耐蚀性.硼氮共渗技术应用在模具的制造上可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稀土对45钢固体硼氮共渗工艺、渗层成分、组织、耐磨性及断口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使渗速增大,渗层中B,N含量特别是N的含量增加,硼化物针齿变得细密、直长;且FeB的相对含量减少,Fe2B相增加,渗层耐磨性提高,同时稀土增加了过渡区厚度,减少裂纹源。生产应用证明,稀土硼氮共渗可使烟机配件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稀土对45钢固体硼氮共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对45钢固体硼氮共渗工艺,渗层成分,组织,耐磨性及断口形貌 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使渗速增大,渗层中B,N含量特别是N的含量增加,硼化物针齿变得细密,直长,且FeB的相对含量减少,Fe2B相增加,渗层耐磨性提高,同时稀土增加了过渡区厚度,减少裂纹源。生产应用证明,稀土硼氮共渗可使烟机配件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两段固体碳氮硼三元共渗。通过试验选出了渗剂。用该渗剂对工业纯铁、15钢、45钢等进行570℃×3h—900℃×5~6h共渗处理后,得到由硼化物层和碳氮层组成的共渗层。渗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表明:共渗层中有一定数量的ε,γ′和Ee_3(C,B)粒子相,其中ε相最多且以棒条状或小球状存在。还对共渗过程的有关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渗层的脆性、耐磨性与渗硼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广泛收集盐浴渗硼配方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针对渗硼机理,进行逐步解剖试验后,提出一种新的以无毒原料碳氮共渗为基盐,供硼量较低,处理温度在800~850℃范围内,具有较高渗速与渗层性能的配方与工艺,阐明新的渗硼机理,并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膜分离过程存在选择性与渗透性的矛盾问题,无法有效去除尺寸小于膜孔的污染物。将铁氮共掺杂活性炭(FeNCs)填充入聚偏二氟乙烯(PVDF)基质中制得一种具有过硫酸氢盐(PMS)活化能力的混合基质膜(FeNCs@PVD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等表征来测试膜的物理化学特性。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FeNCs@PVDF在PMS活化辅助下的水处理性能。结果表明,FeNCs@PVDF耦合PMS活化可以有效去除苯酚,且FeNCs填充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催化膜性能。FeNCs填充度为50%的FeNCs@PVDF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单独PMS氧化以及单独膜分离的4.8和3.6倍。FeNCs@PVDF催化膜在较宽的pH范围(3~12)内均保持高性能。  相似文献   

11.
碳化硼陶瓷相对密度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化硼陶瓷无压烧结致密化过程中相对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表明,添加碳能显著地促进烧结过程,并提高其烧结制品的相对密度,当含碳质量分数为4.5%,烧结温度为2200℃时,制品的性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过高的烧结温度和过多的碳均不利于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原料粉末对碳化硼烧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原料粉末对碳化硼陶瓷常压烧结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增加原料粉末的比表面积和纯度能显著地促进烧结过程,且提高其烧结的质量密度,当比表面积大于16m^2/g时,可使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8.7%以上,抗弯强度达到456MPa,硬度HV达到为2790。制品的性能接近热压制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含湿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特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含湿多孔介质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及其热湿传递特性参数,建立一维热湿迁移过程方程组,通过特征函数法解出多孔介质内部温、湿度分布,由测试值作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含湿多孔材料的热湿特性参数值。  相似文献   

14.
聚硅酸硫酸铝硼絮凝剂的研制及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酸钠、硫酸铝和硼酸制备了一种新型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硼(PSBA).探讨了SiO2/B、SiO2/(B及Al)的摩尔比等因素对PSBA絮凝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研究表明:PSBA的pH适应范围较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混凝处理靛蓝印染废水试验表明:PSBA的絮凝性能优于PASS、PAC、AS,且具有良好的去除CODCr和脱色能力.生成矾花快.絮体大.沉降性能好。具有低剂量高效能的特点。是一种优异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纳米流体输运性质(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粘度),是制备稳定纳米流体、研究纳米流体传热性能的前提。总结了纳米流体研究的相关成果,评述了纳米流体输运性质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纳米流体输运性质的因素及纳米流体的传热稳定性,并展望了纳米流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固态物料升华干燥过程中干燥层传输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由实验测得的牛肉干燥速率,计算出牛肉干燥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把两个传输特性参数与文献值进行比较,证明传输特性模型合理,所得传输特性数据基本可靠.分析发现有效导热系数主要受真空空压力的影响;有效质扩散系数不仅受真空室压力的影响,也受物料表面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TT势计算了~3He和~4He气温体在0.1K—3273K温度范围内的粘滞系数和热传导系数,以及~3He和~4He气体等摩尔二元混合在0.1—373K内的输运性质,计算结果与Kestin等人的数据符合得很好。计算中用了经典和量子力学两种输运截面公式,T=373K时两种计算得出的输运系数,其相对偏差在0.7%左右,随温度降低偏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将实验用织物进行了亲水性和拒水性整理,使用织物微气候仪,利用汽态湿传递和液态湿传递方法研究了织物表面性能对其湿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织和的水汽湿传递性能和织物表面性能无关,而织物液态湿传递性能却主要决定于织物的表面性能。在织物液态湿传递过程中,影响其传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的芯吸效应。  相似文献   

19.
借助序批式反应器(SBR),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方式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AOA-SBR系统运行稳定后,磷酸盐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7.77%和88.89%;对运行时间优化得到最佳运行工况为厌氧(含进水)1.5,h,好氧2.5,h,缺氧3,h,静置沉淀1,h以及排水闲置0.5,h.缺氧段外碳源浓度及投加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投加优势明显,最佳投加浓度为60,g/L NaAc.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非铂的合金催化剂已成为研究重点。Cu/Ag 合金通过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其催化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进行Cu/Ag双金属的不同晶面结构的能带、态密度以及对水分子吸附能的研究,以确定不同晶面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铜(Cu)在上、银(Ag)在下的layer 2结构,以及水分子吸附在铜原子还是吸附在银原子两种情况下,吸附能均为负值,吸附体系均稳定,表明该结构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