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乳酸为基础材料,选择聚乙烯醇为乳化剂,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形态较好的聚乳酸微球.在可确定因素固定下来后,在保证成球质量的基础上,分别通过调节乳化剂的浓度和其它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来控制微球的平均粒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LA浓度、乳化剂浓度、搅拌速度、滴加速度对微球性能影响显著.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制备粒径大小为100 μm左右聚乳酸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案为:搅拌速度600 r·min-1,PLA浓度9%(g·mL-1),PVA浓度0.5%(g·mL-1),滴加速度1.5 mL·min-1.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中间体——丙交酯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间接法合成聚乳酸用的中间体丙交酯的制备工艺。以工业D,L-乳酸(lacticacid)为原料,丙交酯粗产物的收率为考查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4%(v/v)的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脱水温度为180℃,解聚温度为285℃,得到粗产物收率为72.4%。粗品丙交酯1次重结晶后收率为59.3%,熔点为95.0~96.2℃;5次重结晶后总收率为50.7%,熔点为125.2~126.5℃。同时采用FTIR与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材料,选择聚乙烯醇(PVAL)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形态较好的PLA微球.在固定可确定因素、保证成球质量的基础上,分别通过调节乳化剂的浓度和其它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来控制微球的平均粒径.实验结果表明,PLA浓度、乳化剂浓度、搅拌速度、滴加速度4个因素时微球性能影响显著.通过正交实验摸索出制得粒径约为100 μm的PLA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案:搅拌速度为600 r/min,PLA浓度为0.09g/mL,PVAL浓度为0.005 g/mL,滴加速度为1.5 mL/min.这为下一步将此工艺应用于载药微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聚乳酸的两类制备方法,特别是间接法所需中间体丙交酯的制备以及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蒸发法,以聚乳酸为载体、二氯甲烷为溶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硝苯地平微球。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粒径随搅拌速度的提高而减小;当聚乳酸用量一定时,溶剂体积增大,微球的粒径减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外观为一光滑的圆球,平均粒径为18.9μm。释放研究表明载药微球具有控释功能,释放时间长达50h。  相似文献   

6.
7.
使用辛酸亚锡[Sn(Oct)2]作催化剂,D,L-乳酸为原料,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通过粘均分子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手段对聚乳酸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因素和聚合条件。将聚乳酸材料植入动物体内,于术后观察其形态、质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当n单体∶n催化剂=5000时,在160℃、1.0×10-7Pa下封管聚合9 h,聚合物粘均分子量可高达43.69×104,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O/W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粉末状聚乳酸/磷酸钙状微球.讨论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微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搅拌速度800 r/min,搅拌时间3 h,油水相体积比1:100,聚乳酸的质量浓度30 g/L.  相似文献   

9.
马喜峰 《当代化工》2016,(5):977-979
分析了直接聚合法、开环化聚合法合成聚乳酸的优缺点,综述了PLA微球的三种制备方法:相分离法、溶剂挥发法和喷雾干燥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喆  魏坤  朱首林 《河南化工》2012,(23):29-31
概述了聚乳酸的发展简史、聚乳酸材料的一些重要性质,介绍了聚乳酸一步法合成和两步法合成技术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制备与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熔融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A)作为载体,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硝苯地平(PLA/NFD)缓释微球。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生物显微镜对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讨了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呈现以光滑完整的球形,且聚乳酸和硝苯地平药物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合成的聚乳酸硝苯地平球形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而且增大硝苯地平,聚乳酸投药比,会提高微球的释放度,但包封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D,L乳酸为原料、ZnO为催化剂,制备中间体丙交酯;再以丙交酯为原料、ZnO为催化剂,开环制得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用红外光谱仪(IR)对丙交酯及聚乳酸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影响丙交酯产率、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得出在压力1.7×104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2%的条件下,两步脱水后制得的丙交酯经多次纯化后,其最大产率可达31%。在压力1.7×104Pa、催化剂质量分数0.06%时,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1×105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13.
胡建军 《化工进展》2012,31(12):2724
聚乳酸因可生物降解、性能优异、应用广泛而深受青睐。本文介绍了2种主要化学合成聚乳酸的方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乳酸直接缩聚法。分析了这2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丙交酯开环聚合法设备简单,可得到大分子量的聚乳酸,缺点是成本较高,整个工艺复杂,路线长;乳酸直接缩聚法原料乳酸来源充足,价格便宜,单体转化率较高,工艺简单,不需要经过中间体的纯化,因而成本较低,缺陷是较难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文中指出积极开展聚乳酸的合成工艺研发、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聚乳酸研究的重要课题,重点在于简单易行的高分子量聚乳酸合成工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倪茂君  彭朝荣 《精细化工》2013,30(10):1138-1142
以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聚乳酸(PL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蒸发萃取法制备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聚乳酸共聚物(PLA-g-PVP)微球,考察了聚乳酸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转速和投药质量比对微球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分析表征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对不同接枝率共聚物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w(PLA)=4%,w(乳化剂)=3%,转速9 000 r/min,投药质量比为2∶3时,不同接枝率改性聚乳酸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小于10μm,粒径分布窄,微球可连续释放14 d以上,释放速率随着接枝率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用分子量为10万的聚乳酸(PLLA)对丝素膜进行改性,研究不同的聚乳酸加入量对丝素膜性能的影响,对聚乳酸/丝素共混膜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万能电子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聚乳酸改性后,丝素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有了较大的改善,当加入聚乳酸占丝素质量为5%时,丝素膜的强度可达到27.1 MPa,伸长率达4.4%; 改性后的丝素膜的亲水性有一定程度降低,溶失率则明显减小,透汽透湿性也有所提高;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改性后的丝素膜含有较多的β构象成分。  相似文献   

16.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纤维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聚乳酸纤维生产的新状况,概括了市场动向、生产原料及方法、产品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指出了我国目前的研究状况和以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鹏飞  陈晓东 《精细化工》2019,36(2):295-301
受自然界贻贝粘附现象的启发,将聚多巴胺(PDA)作为二次反应平台,绿色合成了一种纳米银(Ag NPs)负载蒙脱石(MMT-Ag NPs)复合抗菌颗粒,通过溶剂挥发法将聚乳酸(PLA)和MMT-AgNPs共混,制备了复合抗菌膜(PLA/PDA/MMT-AgNPs)。利用FTIR、XRD、TEM和TGA对MMT-Ag NPs的物质组成、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对所制备的PLA/PDA/MMT-AgNPs复合抗菌膜的微观形貌、物理性能和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DA成功地对MMT进行了改性,PDA改性的MMT仍保持原来的物相结构,Ag NPs在MMT表面成功负载,负载的质量分数达到12.2%。PLA/PDA/MMT-AgNPs复合抗菌膜的拉伸强度显著增强,与PLA膜相比最高增长了32.6%。由于Ag NPs极强的抗菌作用,仅添加少量MMT-Ag NPs的复合抗菌膜就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作用,抑菌率均达到了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丙交酯与聚乳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L-乳酸为单体,氧化锌为催化剂,将乳酸合成D,L丙交酯;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使丙交酯单体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结果表明,乳酸在130℃、氧化锌质量分数为1.1%时,其粗产品产率大于60%;丙交酯聚合时,辛酸亚锡用量为0.02 mL时,聚合温度为160℃,常压聚合5 h即可得到粘均分子质量为6.0×104的聚乳酸;测试结果表明丙交酯在辛酸亚锡作用下发生了开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以聚乳酸(PLA)为膜基材、动物油或植物油为添加剂、二氯甲烷为溶剂,通过流延法制备聚乳酸共混膜。考察添加剂种类、添加剂与PLA的质量比对膜的表面结构与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乳酸共混膜具有"海岛"结构;随着添加剂与PLA质量比值的增大,共混膜的"岛径"、接触角、弹性模量、渗析系数和铵根离子的累积渗透量均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在包膜缓控释肥料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述了生物降解聚乳酸(PLA)合金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乳酸合金中有巨大商用潜力的完全生物基降解高分子合金体系:PLA/淀粉合金、PLA/纤维素合金、PLA/聚ε-己内酯合金、PLA/聚酰胺合金、PLA/聚羟基脂肪酸酯合金、PLA/壳聚糖合金及PLA/稀土多元复合材料等。并提出利用稀土离子独特的4f电子亚层能级的空轨道与聚乳酸生物基复合材料中的羰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配位来改善聚乳酸合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这为设计开发新型稀土-聚乳酸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聚乳酸产业化进程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