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香菇多糖的树脂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香菇多糖的树脂法脱色工艺,筛选出合适的树脂并优化脱色工艺.得出静态脱色工艺:每20mL香菇多糖溶液添加HD-3树脂2.0g,调节pH值为4.5,40℃下脱色3h,脱色率和多糖得率分别达85.96%和88.43%.HD-3树脂的动态脱色工艺为流速5BV/h,多糖脱色率为85.3%,多糖得率为82.4%.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蚕蛹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化微波法对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2、D113)和大孔吸附树脂(HZ-841、HZ-806、HZ-803)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蚕蛹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传统工艺提取最佳条件:90℃提取3.5h,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3.95%;微波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9min,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4.49%。蚕蛹多糖大孔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Z-803树脂、pH4.0、温度45℃。结论:优化之后的微波提取法提取蚕蛹多糖的得率有显著的提高,且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在大孔树脂静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8.56%、62.15%、92.21%,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9.43%、65.58%、90.56%。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黑虎掌菌多糖的脱色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评价不同类型树脂的脱色效果,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树脂法脱色的工艺条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评价脱色前后多糖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202的脱色效果较好,其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60℃、树脂加入量10 g/100 mL、多糖溶液pH 9.00、多糖质量浓度4.0 mg/mL、时间3 h,此条件下的多糖脱色率为91.75%±0.70%,多糖保留率为55.84%±6.64%。该法的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炭法和过氧化氢法。脱色前后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变化不大。故树脂法对黑虎掌菌多糖的脱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紫果西番莲果胶多糖脱色工艺,通过静态吸附法从六种树脂中筛选出最佳脱色效果的聚酰胺树脂,随后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进样量、流速及pH对半乳糖醛酸保留率和脱色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分别与脱色率、半乳糖醛酸保留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聚酰胺树脂对紫果西番莲果胶多糖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进样量3.5 BV,流速3 BV/h,pH3.5,脱色率为52.78%,达理论预测值的98.82%;半乳糖醛酸保留率85.62%,达理论预测值的98.19%。该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紫果西番莲果皮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猴头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重金属去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及重金属去除工艺。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猴头菇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比较了壳聚糖、活性炭及硅藻土对多糖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猴头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5、温度50℃、酶与底物比1∶10(质量比)、时间90 min,此条件下提取得率为9.55%;壳聚糖絮凝法去除猴头菇多糖重金属效果最佳,用量为0.05 g/100 mL时,对多糖中Pb、As、Hg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99.4±2.03)%、(90.9±2.61)%、(80.3±1.76)%和(89.8±2.85)%;当使用量大于0.06 g/100 mL时,絮凝剂对样品中重金属无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灵芝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在样品上样质量浓度15mg/mL、pH6、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h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1.89%,多糖保留率75.28%;D303树脂动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上样流速3BV/h、每毫升树脂上样量150mg,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2.01%,多糖保留率71.85%。研究表明D303树脂适合应用于灵芝多糖的脱色工艺。  相似文献   

7.
齐善厚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2):1672-1674
利用醇沉法和超滤法分离提取经发酵后的樟芝胞内胞外多糖,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实验检测分离得到的各组分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经超滤分级处理后,樟芝胞内胞外多糖的总得率达18.18%,相对于乙醇沉淀法多糖得率提高了56.99%,显著的提高了樟芝胞内胞外多糖的得率;小鼠实验显示,利用超滤法获得的分子量大于1000 kD、100~1000 kD以及小于100 kD的六个樟芝多糖胞内胞外组分均能显著地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作用,表明,超滤法能显著提高发酵后樟芝胞内胞外多糖提取产量,其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多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及脱蛋白率为指标,筛选合适的树脂对巴戟天多糖脱色脱蛋白,并进行静态及动态的工艺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是:采用D941树脂,室温下(25℃),巴戟天多糖液pH值5.96(原液),以流速2 BV/h进行动态吸附。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89.87%,多糖保留率81.08%,脱蛋白率50.75%,表明D941树脂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和一定的脱蛋白能力。  相似文献   

9.
黔产多汁乳菇多糖脱色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多汁乳菇多糖的脱色工艺及抗氧化活性。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评价不同类型树脂的脱色效果,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树脂法脱色的工艺条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评价脱色前后多糖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D 202的脱色效果较好,其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60℃,树脂加入量15 g/100 mL,多糖质量浓度2 mg/mL,时间3 h。此条件下的多糖脱色率为95.25%±0.10%,多糖保留率为48.65%±0.28%。该法的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炭法和过氧化氢法。脱色前后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变化不大。树脂法对多汁乳菇多糖的脱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淡红侧耳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脱色脱蛋白处理。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多糖的提取条件;选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脱色、Sevage法脱蛋白。建立的淡红侧耳多糖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9 h,固液比(g∶m L)1∶30.6,在此条件下淡红侧耳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3.44%;D315的脱色率为81.37%,多糖保留率为82.21%;Sevage法蛋白脱除率为61.39%,多糖保留率为93.29%。经响应面优化及脱色脱蛋白处理,可获得得率高且色素蛋白含量低的淡红侧耳多糖。  相似文献   

11.
彭瀛  宋晓琳  沈明花 《食品科学》2012,33(9):244-246
目的:观察猴头菌多糖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猴头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以体质量计),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连续灌胃10d。阳性对照组以20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测定白细胞数和白蛋白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猴头菌多糖抑瘤率均高于26%,显著提高胸腺指数,提高血中TNF-α和IL-2的水平,降低实体瘤组织VEGF的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白蛋白水平;猴头菌多糖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猴头菌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猴头保健酸奶研制及其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发酵液含丰富多糖,以猴头发酵液、乳粉及乳酸菌等为材料,采用不同发酵液加量和正交试验,对影响猴头酸奶品质的因子进行比较探讨,提出制作猴头酸奶可行的最佳配比方案:乳粉14%,砂糖4%,猴头发酵液40%,接种量8%。猴头酸奶色泽柔和均匀,表面光滑,菌香清新自然,酸甜适口,回味悠长,具双重营养保健作用,是一种融天然菇香的风味保健酸奶。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菌丝多糖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为材料,提取猴头菌丝多糖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大脑、肝脏中SOD、CAT的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大脑、肝脏中MDA水平;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培养猴头菌菌丝体时不同碳、氮源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碳、氮源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从菌丝体多糖含量角度考虑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腐渣;在淀粉用量为4.0%、豆腐渣用量为1.5%时得到的猴头菌菌丝体多糖含量高达162.17mg/g。结论:淀粉和豆腐渣能比常用碳、氮源大幅度提高液体培养猴头菌菌丝体的多糖含量,而且价格低、来源广,在生产上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无水乙醇为诱导剂,构建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研究几种不同方式制备的猴头菇粗提物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n=12):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ETH)、猴头菇子实体多糖粗提物干预组(WEH1)、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粗提物干预组(WEH2)、猴头菇水提粗提物干预组(WEH3)、液态发酵水提粗提物干预组(WEH4)及枸橼酸铋钾颗粒药物组(YWZ)。各样品组根据体重变化调整样品灌胃剂量(10 mL/kg),样品给予167 mg/kg,枸橼酸铋钾颗粒(0.24 g/kg,含铋24.1 mg)连续灌胃30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直接给予蒸馏水,采用无水乙醇5 mL/kg灌胃造模,通过对比胃粘膜组织切片损伤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大鼠胃黏膜出血、充血、坏死及病变明显减轻,其病理总积分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和胃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几种猴头菇粗提物均对无水乙醇所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粗提物的保护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和抗炎作用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猴头菇提取物的功能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葡萄糖与红糖在猴头菇液体发酵过程中对菌丝多糖分泌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筛选出猴头菇的最适碳源。方法 分别以葡萄糖和红糖为碳源进行猴头菇菌丝液体培养,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猴头菇的总糖、还原糖与多糖含量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果胶酶活性。结果 两种碳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较大, 除菌丝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外, 其他指标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 以葡萄糖为碳源时, 发酵液始终为酸性, 并且pH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最低可达4.36; 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纤维素酶活力在发酵第11 d时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值(392 U/L), 木聚糖酶活性在发酵至第7 d时显著升高至最大值(1809 U/L), 但第11 d时显著降低, 果胶酶在发酵至第3 d时活力最高, 可达7349 U/L, 3种胞外酶的活性最高值交错出现。以红糖为碳源时, pH先升至7.28, 后降低至弱酸性(5.88); 总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无显著变化, 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 而多糖含量升高极显著; 纤维素酶活性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但木聚糖酶及果胶酶活性无显著变化, 3种酶活性最高值均低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酶活性最高值。结论 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猴头菇, 猴头菇3种胞外酶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使其可以迅速分解果胶, 然后为木聚糖, 最后大量利用纤维素, 而以红糖为碳源有利于猴头菇胞外多糖的分泌, 为猴头菇液体发酵后续药理作用研究与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进行多糖的初步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杂质之后,进行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凝胶分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多糖组分经过纯度检验之后,进行多糖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猴头菌丝多糖主要含有D-木糖和D-果糖,并且,多糖分子容易发生酯化反应而表现出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猴头菇多糖工艺及多糖分子量测定和红外光谱扫描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超声波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超声功率413W,超声时间11min,水料比16∶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22%。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猴头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20074,与热水浸提所得多糖的分子量相同,且红外光谱扫描表明所得多糖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红外吸收特征,证明了超声波法提取猴头多糖不会破坏多糖原有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比较三种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大鼠胃黏膜的急性损伤指标及慢性溃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口服液样品均能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在急性损伤模型中,当样品浓度偏低时,三种样品的护胃功效无明显差异;随着样品浓度的升高,样品的护胃功效增强,其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的功效最好,其损伤抑制率为33.66%。在慢性损伤模型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能够将大鼠胃黏膜的溃疡面积减少至0.181±0.056 mm2,其功效优于其他两种样品。以上结果表明,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及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分别对大鼠急性、慢性胃黏膜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纯化得到了猴头菇多糖,初步研究了对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猴头菇多糖对小鼠血清中SOD、CAT、MDA含量的影响作用之后,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猴头菇多糖可以明显地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的含量,而且提高作用与多糖剂量正相关;同时,猴头菇多糖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而且,降低作用与多糖的剂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