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改性的钠基膨润土和硫酸钛为原料,通过弱碱式溶胶凝胶法,对影响TiO2在膨润土层间置换过程因素:矿浆浓度、反应温度、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焙烧温度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模拟染料废水实验,对改性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五个过程因子的影响顺序是焙烧温度>矿浆浓度>水浴温度>搅拌时间>搅拌转速,优化工艺方案为矿浆浓度为0.029%,搅拌时间为45 min,焙烧温度在600 ℃,水浴温度为90 ℃,搅拌转速为5.232 m/s.通过XRD、SEM、EDS表征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孔结构、组成的表征:改性膨润土依然保持层状结构特性,并且层间距很大的比例由1.70 nm打开到3.35 nm;钛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整体8.86%和层间21.30%表明TiO2已渗入膨润土层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在不同的水浴温度、搅拌速度、升温速度及回差值的条件下测量了恒温水浴槽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恒温水浴槽灵敏度测定的最优条件是慢搅拌、弱加热、回差值为0.1、水浴温度为测定上限值的90%~96%。并由此计算出水浴温度、搅拌速度、加热速度、回差值与灵敏度的相关系数的比值为0.640:0.449:0.658:1。  相似文献   

3.
《陶瓷》2020,(7)
笔者以3YSZ(3mol%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为原料,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浆料,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引发剂含量及加入方式、水浴温度、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浆料性能的影响,使用数码显微镜对陶瓷微珠球形度、粒径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浆料固相含量为62.5%,分散剂含量为1.5%、m(AM)∶m(APS)=1∶0.2,浆料pH值为10,反应温度55~65℃,搅拌转速200 r/min时可得到致密度高、球形度好、粒径在100~300μm的氧化锆陶瓷微珠生坯。  相似文献   

4.
聚磷酸铵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聚磷酸铵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和提高它的热稳定性,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地在其表面包覆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试验表明,三聚氰胺与甲醛摩尔比为1∶3,PH值控制在8.5,水浴温度为80℃,经机械搅拌可制得预聚体溶液;包覆时囊材用量为聚磷酸铵质量的30%、PH值控制在5.5、水浴温度为80℃、机械搅拌即可制得包覆完全的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  相似文献   

5.
酸性铵盐沉钒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温度、时间、搅拌强度为变量,以沉淀率、抽滤后滤饼含水量、烘干后多钒酸铵(APV)中杂质含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酸性铵盐沉钒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以含钒30 g/L左右的溶液为原料,加硫酸铵后用硫酸调节pH至2.2左右,沸水浴(95℃)中沉淀120 min左右,桨式搅拌转速300 r/min,可获得99%以上的沉淀率,抽滤滤饼含水量20%以下,烘干后APV含Na 0.70%~ 1.08%, S 0.78%~1.20%.  相似文献   

6.
钛柱撑膨润土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碱式sol-gel法合成了TiO2柱撑膨润土(TiO2-Na-MMT)。通过正交实验表明,影响硫酸钛碱式溶胶法柱撑膨润土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焙烧温度>矿浆浓度>水浴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通过单因素实验、XRD、SEM和EDS综合的研究了水浴温度对柱撑效果的影响,70℃的水浴温度为最佳温度,在衍射角2θ为26.542°时,层间距很大的比例由1.70 nm打开到3.35 nm;在EDS分析中,钛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8.86%的整体插入量和21.30%的层间插入量;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中,甲基橙降解率为80.60%。  相似文献   

7.
在厂区将苯乙烯装车时,苯乙烯挥发废气大量溢出导致环境污染。设计了一套对苯乙烯废气进行冷凝回收的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等考察了水浴温度、入口浓度、冷凝管长度、冷凝温度这4个因素对该装置回收苯乙烯废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浓度对回收苯乙烯废气有较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冷凝管长度越短,得到的冷凝液体积越多;冷凝管长度越长,苯乙烯废气出口浓度越低。水浴温度对苯乙烯废气的冷凝效果影响不大。通过正交试验比较影响因子的大小为冷凝温度入口浓度水浴温度冷凝管长度,调节冷凝温度对该装置的冷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碳酸钾制硫酸钾在膨润土层间插层构型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碳酸钾在膨润土层间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层间结晶,实验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次水浴温度80 ℃,搅拌速度1.5 m/s,搅拌时间30 min,矿浆浓度为20 g膨润土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分段水浴温度70~70 ℃,分段搅拌速度0.5~2.0 m/s.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结果吻合,其因素影响顺序为:搅拌速度>矿浆浓度>水浴温度>搅拌时间.其最大层间结晶达到4.2 g.从SEM、EDS图片显示硫酸钾成功结晶于膨润土层空间,没出现包裹现象,使对硫酸钾的固定与缓释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磊  韩喜龙  宁雯宇 《当代化工》2014,(8):1429-1430
以火驱W/O型乳状液为例,系统研究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搅拌形式等因素对乳状液制备的影响,优选了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并将室内制备的模拟乳状液的粘度和相同含水率的现场采出液的粘度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室内制备乳状液的条件。实验表明:间歇式搅拌好于连续性搅拌;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配制模拟乳状液所需时间减少;在同一搅拌转速下,在搅拌初期,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形成的乳状液表观粘度逐渐增加,但当乳状液达到某一状态时,若继续增加搅拌时间,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李凤华  樊友  王凤娟 《聚氯乙烯》2004,(2):20-22,33
以釜径为74mm,无挡板的玻璃搅拌釜为反应釜,恒温水浴为热源;自来水为冷却水组成了一套冷模的聚合反应实验装置,同时采用蜂蜡为分散相,去离子水为连续相,Span-80及Tween-60为乳化剂,以二叶平桨、二叶斜桨直边、二叶斜桨圆边及三叶后掠式搅拌桨叶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及不同搅拌状况对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转速下,三叶后掠式搅拌桨的搅拌效果最好;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转速下的树脂的平均粒径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对脲硫酸分解磷矿转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脲硫酸分解磷矿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矿粉粒度、硫酸用量、酸解剂配比、活化剂用量等对磷矿转化率的影响,获得了脲硫酸分解磷矿的较优工艺条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脲硫酸分解磷矿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4%左右,工艺条件的优化为脲硫酸复肥工艺的工业化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desalting property of ion-exchange resins in organic solvent is reported by using potassium acetate as a model compou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vability of the solvent stirring speed, and temperature are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ion-exchange rate. The increase of solvability, stirring speed and temperature will speed up the ion-exchange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王飞  亢阳  陈志明 《化工时刊》2010,24(4):1-3,8
优选沥青顺酐化制备工艺;以顺酐转化率为指标,以反应温度、顺酐浓度和搅拌速率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温度为160℃,浓度为2 g顺酐/100 g沥青,搅拌速率为200 r/min时顺酐转化率最高;顺酐转化率只与反应温度有关,与顺酐浓度和搅拌速率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丁竹君 《合成纤维》2019,48(11):23-25
选用国产"天纺"牌涤纶FDY纺丝油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质、温度、搅拌速度、加油速度等因素对油剂乳液状态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油剂配制的合理工艺。结果表明:在FDY油剂配制时,纯度较高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油温和合理的搅拌速度、加油速度均能有效降低油剂乳液的浊度,增强乳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烟酸肌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峰  程浩文 《应用化工》2001,30(3):19-20
对烟酸肌醇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溶剂吡啶含水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 ,酰氯化反应温度 40℃~ 45℃ ,吡啶含水量≤ 0 2 % ,为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6.
马寒冰  陈章 《化工学报》2010,61(6):1577-1581
用相反转法将含分散剂的水滴加到熔融的Bi-Pb-Sn-Cd易熔合金液中,制备了一系列超细合金粉,使超细粉的制备与表面修饰同步进行,系统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温度、搅拌速度和分散剂浓度对超细合金粉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在合金液中含量的增加,体系发生相转变,合金从连续相逐渐破裂成分散相而形成超细金属粉,同时改性剂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对超细金属粉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温度、搅拌速度和分散剂浓度对合金粉粒径有明显影响,以浓度为1%的油酸钠为分散剂,温度为85℃,搅拌速度为1750r.min-1,可制得平均粒径为0.3μm的超细Bi-Pb-Sn-Cd合金粉。为获得满意粒径和表面改性效果的超细合金粉,必须将制备温度、搅拌速度和分散剂浓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张强强  王煊军 《当代化工》2012,41(5):441-444
复配油酸,二乙醇胺,span80,op-4四种表面活性剂,将其加入到加甲醇柴油混合体系中,制备甲醇柴油微乳液,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与粘度指数法,考察了制备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甲醇含量5种因素对甲醇柴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当m(油酸)/m(二乙醇胺)/m(span80)/m(OP-4)=10∶2∶3∶2时,可增溶甲醇量最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粘度指数最小,50℃恒温前后的粘度变化最小,为稳定性最佳的甲醇柴油微乳液配方,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依次为:甲醇含量制备温度搅拌时间助剂用量搅拌速度。在试验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12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添加甲醇质量分数为5%的实验条件下制备甲醇柴油微乳液。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微波加热因其高效性被广泛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然而,微波的不均匀加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微波夹层反应釜内引入一种模式搅拌器,通过COMSOL软件耦合麦克斯韦、传热方程,对微波加热过程进行多物理场仿真,并采用动网格技术处理模式搅拌,探讨不同模式搅拌器参数对微波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①与无模式搅拌的微波加热模型相比,模式搅拌时刻改变物料中的电场分布,从而改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②物料平均温度与温度变异系数(COV)随搅拌器高度和长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③物料平均温度随搅拌转速的增加线性提高,COV随转速的增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④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对平均温度和COV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搅拌器高度>搅拌转速>搅拌器长度,其中搅拌器高度与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温度影响显著;最后综合考虑平均温度和COV,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搅拌条件为:搅拌器高度λH=0.164、搅拌器长度λB=0.31、搅拌转速N=30r/min,此时COV=0.11×10-2、平均温度为22.1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以及温度等外部因素对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搅拌时间增加,乳状液分散相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所得乳状液更加稳定;在搅拌作用初期,随着搅拌速度增加,乳状液分散相平均粒径变小,乳状液稳定性增强,但当搅拌速度达到某一值时,乳状液分散相平均粒径不再继续减小反而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降低;温度越高,乳状液分散相平均粒径越大,乳状液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20.
杨睿  高素英  夏鑫  徐浩  曹禺 《聚氯乙烯》2010,38(4):10-12,46
研究了DOP加料方式和加料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形式、配料温度、配料量、存放温度、测试容器等因素对PVC增塑糊黏度及其经时变化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议PVC增塑糊的配制方式为:采用分散盘式搅拌方式,搅拌速度≥1000 r/min,配料与贮存温度为20~30℃,配料罐配备冷却夹套,DOP的加料方式为2次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