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光伏电源和储能装置主要配置在直流网,交流网在离网时需克服光伏电源出力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微电网离网模式下的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直流网侧逆变器为主逆变器,采用恒定电压幅值以及 P-f 下垂法为交流网提供全部无功及部分有功功率;少数较小容量的光伏逆变器为从逆变器,从逆变器不提供无功,采用自适应下垂系数法输出与实时最大功率匹配的有功功率,既维持交流网电压稳定,又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基于 MATLAB 的系统模型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传统光伏电源系统产生低频纹波的原因,为满足户用型单相光伏微逆变器功率输出要求,提出一种前级DC/DC升压环节和后级逆变环节的隔离型单相双级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采用一种扰动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的方法,抑制了两级式逆变器直流输入侧存在的两倍交流输出频率电流纹波,提高了输出功率效率。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8035控制的220 W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的趋势,分析了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及并网点电压对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灵敏度,针对架空线路配电网提出了一种利用光伏逆变器剩余容量的本地电压选择性控制策略。并网点电压正常时,光伏逆变器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下MPPT模式;并网点电压越上限时,过电压调节器工作于无功优先方式,光伏逆变器首先输出抑制过电压所需的感性无功功率,然后根据逆变器剩余容量的限制输出尽可能多的有功功率;并网点电压越下限时,低电压调节器工作于有功优先方式,光伏逆变器首先输出MPPT下的有功功率,然后根据低电压改善的需要和逆变器剩余容量的限制输出相应的容性无功功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本地电压控制策略在保障电网电压合格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光伏能量。  相似文献   

4.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突变会导致逆变器端部瞬间过电压,造成逆变器内部滤波元件过压损坏,危及光伏发电装备的运行安全。目前,关于此类过压问题的机理不清,相关研究鲜有报道。该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突变导致的逆变器端部过电压问题,建立包含控制器的逆变器端电压分析模型,揭示由控制器快速响应与端口LC滤波器相互作用而激发的逆变器端部欠阻尼振荡引起的端部过电压机理。基于PSCAD仿真平台和实验平台搭建光伏逆变器联网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建立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小容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有功无功调度跟踪性能及并/离网切换控制性能,提出一种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案。光伏发电系统并/离网运行情况下逆变器均采用电压控制模式,无需模式切换。采用滑模控制方法实现逆变器电压控制,根据有功无功的调度指令,调节逆变器输出的端电压,实现并网模式下逆变器输出功率灵活快速跟踪调度指令的特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简单易行、功率快速跟踪调度指令能力强、并/离网过程迅速无冲击。  相似文献   

6.
根据光伏阵列非线性伏安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双环控制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算法,使得光伏阵输出功率接近于理论最大值。系统主要由单相逆变器、控制器和交流水泵机组组成,主控制环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初级模糊控制算法,输出为最大功率点处电压。该电压作为逆变控制器参考输入电压,内环模糊控制用于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进一步控制交流水泵机组的输出功率,实现了更高精度的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有效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平衡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波动分量与光伏阵列实际输出平均功率损耗值两者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流侧电容设计原则.分析单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中进行网侧电流不平衡补偿时,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波动分量产生的原因及该波动分量对光伏阵列实际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限制光伏输出功率损失值为目标的直流侧电容设计原则,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平衡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波动分量与光伏阵列实际输出平均功率损耗值两者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流侧电容设计原则。分析单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中进行网侧电流不平衡补偿时,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波动分量产生的原因及该波动分量对光伏阵列实际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限制光伏输出功率损失值为目标的直流侧电容设计原则,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逻辑双环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光伏阵列非线性伏安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双环控制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算法,使得光伏阵输出功率接近于理论最大值.系统主要由单相逆变器、控制器和交流水泵机组组成,主控制环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初级模糊控制算法,输出为最大功率点处电压.该电压作为逆变控制器参考输入电压,内环模糊控制用于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进一步控制交流水泵机组的输出功率,实现了更高精度的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有效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以嵌入式MCU为核心的光伏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SPWM控制方式,可以将直流电压逆变为标准正弦交流(220V/50Hz)正弦波。同时针对光伏电池强非线性,根据MPPT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以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作为目标函数,占空比作为控制变量的模糊控制方法,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鲁棒性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并可快速、准确地跟踪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