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普洱银子山铜金矿的Ⅰ#矿体的成矿元素为Cu、Zn、Au、Ag,Ⅱ#矿体的成矿元素则以Au为主。通过对银子山铜金矿床的矿石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加深了对该矿床的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及矿床成因的认识,对于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霍龙门沟地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嫩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以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为依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黑龙江霍龙门沟地10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统计,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及分形方法对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Au、Ag、Cu、As、Mo等元素具有较高的找矿潜力,Au元素可能是研究区主要的成矿矿种。根据元素异常组合分布规律及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综合异常7处,并与区域典型的永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和多宝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划分出大狼沟AuAg成矿远景区和霍龙门沟Cu-Au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勘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百地金矿为处于右江裂谷—前陆盆地中部的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7700 ICP MS)对石英和方解石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石英中亲硫元素Au、Sb、As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Th等相对亏损,方解石中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偏低,方解石中富集的元素有Au、Sr、Sb、As,其余大多数微量元素亏损,反映石英和方解石代表的流体具有成矿流体特征,表现为低温热液特征;百地金矿床为金、锑共生矿床,金与锑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4.
冬瓜林大型金矿床位于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北段,针对该矿床的研究并不多,数学地质方面更是有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SPSS数学统计分析软件分析Au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合矿床特征,认为成矿元素Au与Ni、Cu、Co、Mn、As元素关系密切,可以利用这些元素的异常,尤其是Ni、Cu和Co的异常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冬瓜林大型金矿床位于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北段,针对该矿床的研究并不多,数学地质方面更是有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SPSS分析Au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合矿床特征,认为成矿元素Au与Ni、Cu、Co、Mn、As元素关系密切,可以利用这些元素的异常,尤其是Ni、Cu和Co的异常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突破,F60矿脉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条矿脉。通过对F60矿脉地质特征、钻孔原生晕分带特征、元素亲缘性分析表明,矿床近矿晕元素为Ag、Au、Pb、Zn,前缘晕元素为As、Hg、Cu,尾晕元素为W、Mo、Mn、V,矿床不存在多期次叠加成矿形成的叠加晕特征,深部出现盲矿体的可能性不大,矿床找矿方向在浅部无工程控制的区域;元素亲缘性分析显示,近矿晕元素Ag、Au、Pb、Zn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W、Mn、Hg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性元素。研究成果对区域上类似的层间构造控矿金矿床开展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西玛铜矿与达后斯银矿位于墨西哥西马德雷火山岩带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显示地球化学异常与矿脉对应良好,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达后斯矿区主成矿元素Ag、Au皆与低温元素As、Sb、Hg相关性较强,马克西玛矿区主成矿元素Cu、Au则与高温元素Co、Bi相关性较强,而与低温元素呈负相关。对上述两矿区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可知,马克西玛矿床为与斑岩侵入有关的高温岩浆热液矿床,达后斯矿床则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上述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该2种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西大滩成矿远景区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出该区的成矿规律,并对其成矿预测进行详细的分析。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在本区内圈出Au、As、Sb等多处单元素异常,进而圈出4处综合异常。初步认为,该区主要赋矿层位为下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北西西向韧脆性断裂构造带及层间滑动控制着矿体展布,矿床类型主要有构造蚀变岩型锑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锑金铜矿床,矿石矿物以低温金属矿物为主,区域地球化学表现为从西向东变异的独到特点,Au、Sb、As组合异常套合好、异常强度高的地段为有利找矿地段。最终圈出5个找矿靶区,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峪耳崖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矿区基底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矿体受NNE—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花岗岩。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采取传统统计法和累计频率法圈定了金矿12个元素的异常范围;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出了Sb Hg Pb As元素组合、Au Ag Bi元素组合、Zn Cu Sn元素组合和W Mo元素组合;再对因子得分进行趋势面分析,较为有效地突出了深层次的找矿信息,更准确地圈出成矿靶区。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Au Ag Bi元素组合和Sb Hg Pb As元素组合为研究区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组合,下一步地质工作重点应放在矿区中矿带矿体深部及其南部异常高值区,同时布置少量工程在北矿带,以追索与唐杖子金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下,Au成矿元素得到活化、迁移,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形成本区以金为主的工业矿床(点)多达数十处,在该带上具大、中型Au矿床主要有河台金矿、赤坑黄泥塘金矿床和清远新洲金矿床,以及小型金矿床(点)数十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成矿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u的含量相对较高,铜矿石中Cu、Au原子比值低于25 000,Au、Mo原子比值高于30,表明其为富金斑岩铜矿床。雄村斑岩铜(金)矿床Cu与Au、Ag的关系比较密切,Au与Mo之间则基本没有关系。矿体主要分布在强烈的绢云母和硅化蚀变带中,Au、Ag 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深度较浅,而富金斑岩矿床的一般成矿深度为0.4~1.5 km,雄村铜(金)矿床中Mo主要赋存于辉钼矿中,Mo元素多集中在矿体的边缘,含量较低,仅为驱龙斑岩铜矿的1/10。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形成环境为岛弧或似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藏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成矿元素在地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床内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研究,认为矿区内的Cu、Pb、Zn、Ag、Bi、Au、Hg、Sb、As 9种元素呈正相关,与铜铅锌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组合为Cu-Pb-Zn-Ag-Bi;利用异常下限圈定出了Cu、Pb、Zn、Ag、Bi元素异常区,确定了具有找矿潜力的叠加异常区3个:1#异常区Cu、Zn、Pb、Bi和Ag元素异常叠加显著,异常浓度集中,具有寻找矽卡岩型矿的潜力;2#异常区内土壤样化学分析中Pb元素的异常高达3 800×10-6,Zn元素的异常高者也有5 000×10-6,具有一定的寻找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的潜力;3#异常区受断裂叠加改造和后期岩浆侵入的影响,Cu异常浓度集中,土壤样化学分析中Cu元素品位值达到0.2%,具有一定寻找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冯进喜 《现代矿业》2018,34(9):33-37
某金矿是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境内的一个中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继河台大型金矿床之后在广宁-罗定成矿带上的又一重大金矿找矿突破。为研究该矿床矿石特征及金赋存状态,对矿区矿石进行了大量系统采样,并进行了化学多元素分析、矿物组分分析、矿物扫描电镜分析以及岩石矿物显微镜鉴定。研究表明:该矿床金以自然金为主,少量黑铋金矿,微量Jonassonite;矿床中金主要以金铋固熔体、以硫铋络合物为载体的形式随还原性的硅质成矿流体运移,而后叠加于韧性断裂带上的脆性断裂空隙中分离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4.
化探方法在查汗萨拉金矿发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西天山地区巴音沟-古尔图俯冲带上经过化探工作,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化)点,其中查汗萨拉金矿已投入开发.研究其发现过程,总结了西天山地区断控脉状造山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俯冲缝合带的次级构造破碎带+Au、 Ag、 As、 Sb化探综合异常,这对该地区找金矿工作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统计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典型金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得出斑岩型、矽卡型、造山型和热液型的金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其中金自然重砂分布广泛,主要受地形特征和水系分布制约,具有一定的区带性特征,可以划分为12个异常集中区;多分布于隐伏断裂附近,且与金矿床响应具极好的相关性;自然金、黄铁矿、辰砂和白钨矿等矿物对金矿响应程度较高。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重砂矿物组合存在差异,斑岩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锆石—金红石,矽卡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石榴子石—磷灰石,造山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热液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综合研究认为,重砂异常对矿产地存在指示作用,重砂矿物的标型组合可以体现出特定成因金矿床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6.
孙雨  神元  鲁正清  彭琼斌 《金属矿山》2018,47(1):128-136
河南省卢氏县三官庙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中西部,为寻找钼钨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经过去量纲标准化的Euclidean距离法对三官庙矿区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相关元素组合、亲疏关系、成因联系将元素异常组合分为Mo-Cu-Zn-Pb-W元素相关性异常、As-Sb-Hg-Ag元素相关性异常和Bi异常,有效解决了化探工作中因元素线性相关性不佳而导致R型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元素相关性异常和单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找出了主成矿元素Mo、Zn、Pb和伴生元素Cu、W。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区综合异常特征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分别采用了1∶1万高精度磁法扫面、槽探法以及钻探法对找矿靶区进行了验证和工程揭露。研究表明:①圈定的I类三官庙-赵凹综合异常Mo-Cu-Zn-Pb-W找矿靶区、Ⅱ类北南沟综合异常Mo-Zn-Pb-W-Hg-As-Cu找矿靶区均为矿致异常,与元素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均为寻找钼多金属矿较有利的地区;②I类找矿靶区Mo品位未达到工业品位,Ⅱ类找矿靶区Mo、TFe品位均达到了矿床工业品位(w(Mo)最大为0.28%,w(TFe)最大为46.1%),为寻找钼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③矿区内形成中-高温热液和斑岩-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