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兖州矿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福昌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19(1):96-9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议了兖州矿区原煤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原煤全员效率、吨煤成本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对于掌握矿区煤炭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技术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灰色预测基本理论,并以此建立了巷道收敛位移的预测模型,讨论了清平磷矿巷道收敛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此方法较传统方法的计算过程简便、预报结果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4.
黄福昌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19(1):96-9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兖州矿区原煤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原煤全员效率、吨煤成本的预测模型 ,其预测结果对于掌握矿区煤炭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技术决策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前尘肺病依然是最严重的职业病,矿山企业尤甚.为准确预测矿山企业尘肺病患病发展趋势,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从灰色预测的建模原理出发,利用残差模型对矿山企业尘肺病现状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修正模型更为稳定,预测精度更好,从而为矿山企业尘肺病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朔煤矿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对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有着典型性和指导性,特别是对露天矿区的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后期的土地复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3个时相的TM数据,依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完成不同时相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提取,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朔露天矿区近20年的采矿活动和土地复垦过程中,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非常剧烈。主要表现为耕地逐年减少;而林地和荒草地则由减少到增加的过程;独立工矿用地逐渐增加。本次研究综合应用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各地类面积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区域等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指出了平朔露天矿区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情况,分析研究找出引起变化的原因,为矿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平朔煤矿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对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有着典型性和指导性,特别是对露天矿区的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后期的土地复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3个时相的TM数据,依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完成不同时相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提取,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朔露天矿区近20年的采矿活动和土地复垦过程中,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非常剧烈。主要表现为耕地逐年减少;而林地和荒草地则由减少到增加的过程;独立工矿用地逐渐增加。本次研究综合应用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对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各地类面积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区域等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指出了平朔露天矿区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情况,分析研究找出引起变化的原因,为矿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地形复杂的矿区沉降观测资料不易获取的问题,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技术(D-InSAR)与灰色Verhulst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山开采沉陷监测和预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覆盖大柳塔煤矿某工作面的12景TerraSAR-X雷达数据进行D-InSAR处理,获取观测站沉降值;然后根据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函数,对开采沉陷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测试点D-InSAR监测数据的绝对和相对误差分别为2.8~15 mm,0.9%~6%;结合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的绝对和相对误差分别为3.4~18.8 mm,1.2%~5.7%。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弥补矿区沉降实测数据的不足,为实现矿区开采沉陷监测和预计的一体化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具体矿区的农业土地利用为对象,采用线性规划优化模型的方法,研究该矿区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的定量关系,同时探讨矿区经济发展中农业土地利用最优结构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土地资源、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定量综合“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煤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对于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而损毁预测方法的选取对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以山西省富康源煤矿、贵州省郭家地煤矿为例,对概率积分法和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这2种煤矿区土地复垦损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概率积分法理论体系完善,适用于我国北方和中部大部分平原、丘陵以及部分山地区域;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容易操作,适用于我国南方如云南和贵州等中高山地区。该研究将为提高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损毁预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动态性3个方面阐述了矿区土地资源安全的涵义。在土地资源承载力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量、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承载力3个因素与矿区土地资源安全状态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建立了针对煤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土地复垦对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平朔矿区2005年生态承载力状况;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模拟出3种不同条件下的生产性土地配置情景:①破坏土地无复垦措施情景,②破坏土地采取生态效益优先情景,③破坏土地实行耕地优先情景,计算得出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和人为干预下生态承载力的恢复程度。通过设置4种模式:土地适宜模式、提高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模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模式、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模式,计算矿区生态承载力,为矿区土地复垦和复垦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矿区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古交矿区为研究区,通过监督分类解译获取矿区1990年、2000年、2010年相同季节的土地覆盖类型图。运用转移矩阵和CA-Markov模型方法分别对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预测,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林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增长率达到了5.49%,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尤其是草地的面积,此外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轻微减少。2)2010—2020年耕地和草地的面积进一步减少,城镇和工矿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小幅度增加,林地的面积继续大幅度增长,年增长率达到了2.18%。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