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同温度条件下木素模型物的热裂解产物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即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315℃~500℃)木素模型物的热裂解行为,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裂解产物,讨论了部分产物与裂解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木素模型物在高温下(<400℃),裂解成愈创木酚、4-酰基愈创木酚等小分子的碎片,模型物裂解产物种类随温度的升高随之增多,但在更高的温度(>400℃),裂解的产物发生了聚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木素的降解机理,采用由Co—s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的研究,并采用GC—MS等方法分析了该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这种仿酶体系降解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降解后产生一系列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的芳香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说明β型木素模型化合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为:β醚键断裂、Ca—cp键断裂、烷基-芳基键的断裂和苯环开环反应等。本研究为该仿酶降解体系在无污染漂白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Co-salen型仿酶降解体系中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由Co-8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并用GC-MS等方法分析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木质素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o-saJen型仿酶体系埘β-O-4型木质索模型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觯能力,降解后产生一系列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的芳香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说明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为β-O-4醚键、Cα-Cβ键、烷基-芳基键的断裂和苯环开环反应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了多聚体β-O-4愈创木基木素模型物在Co-salen仿酶处理中的降解产物,探讨这种仿酶系统对木素模型聚合物的降解机制。结果显示,愈创木基木素模型聚合物在Co-salen仿酶处理中主要发生β-O-4、Cα-Cβ连接的断裂、醌型结构的产生和开环、侧链位氧化反应等。  相似文献   

5.
模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和典型的半纤维素组分聚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等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离,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13C-核磁共振波谱、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对分离后的各个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传统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形成。研究发现,蒸煮产物中有苯甲醚键型LCC形成,而且,这种新型LCC主要存在于酸不溶物中;碱不溶物、乙酸乙酯抽提物和酸可溶物中没有这种新型LCC。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4-(α-(2-甲氧基苯氧基)-乙酰基)-愈创木酚的合成方法,并利用薄层色谱(TLC)、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手段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确认。采用由Cu^2 /吡啶/过氧化氢组成的GIF型仿酶系统对这一木素模型物进行仿酶降解,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CC-MS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该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对这种仿酶降解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过量愈创木酚和4-乙酰基愈创木酚的溴化物的反应并结合羟甲基化可以得到含α-羰基的酚型β-O-4木素模型化合物。GIF仿酶降解体系对β-O-4型木素模型物有较强的碎解能力,降解后产生较多的脂肪族小分子化合物,一部分成为香草醛、香草酸等低分子芳香族化合物,该结果可以说明此降解体系能有效导致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的各种类型的裂解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O-4结构愈创木基型多聚体木素模型物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得出适宜的聚合条件为: 时间4.5h,反应温度55℃,溴代乙酰基愈创木酚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质量浓度22%,K2CO3与溴代乙酰基愈创木酚质量比0.7;适宜的还原条件为: 时间10h,反应温度40℃,未还原聚合物在二甲基亚砜中的质量浓度1.6%,NaBH4与未还原聚合物质量比1.4.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影响最大,其次为反应温度、溴代乙酰基愈创木酚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质量浓度,最后是K2CO3与溴代乙酰基愈创木酚质量比;还原过程中未还原聚合物在二甲基亚砜中的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其次为NaBH4与未还原聚合物质量比、反应时间,最后是温度.另外,采用1H-NMR表征了最优条件下合成所得的木素模型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纸学报》2001,16(2):29-35
研究了一种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4-(α-(2-甲氧基苯氧基)-乙酰基)-愈创木酚的合成方法,并利用薄层色谱(TLC)、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手段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确认.采用由Cu2+/吡啶/过氧化氢组成的GIF型仿酶系统对这一木素模型物进行仿酶降解,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GC-MS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该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对这种仿酶降解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过量愈创木酚和4-乙酰基愈创木酚的溴化物的反应并结合羟甲基化可以得到含α-羰基的酚型β-O4木素模型化合物.GIF仿酶降解体系对β-O4型木素模型物有较强的碎解能力,降解后产生较多的脂肪族小分子化合物,一部分成为香草醛、香草酸等低分子芳香族化合物,该结果可以说明此降解体系能有效导致β-O-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的各种类型的裂解反应.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酚型木素模型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模拟了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和典型的半纤维素组成部分——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等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级,并利用13C-NMR(13C-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HMQC(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对分级后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LCC的形成情况。研究发现:酚型木素模型物的中间产物和木糖衍生物(糖醛酸等)形成了少量苯甲醚键型LCC结构,这些新形成的LCC结构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抽提物中。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红汁乳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单体化合物对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从红汁乳菇中提取出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与模型组相比,该倍半萜能极显著降低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1);该倍半萜能降低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IL-1β、IL-6、iNOS和TNF-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该倍半萜能降低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激酶(p44/42)、p38 MAPK(简称p38蛋白)和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3 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MAPK炎症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木素醌型结构是影响高得率浆H2O2漂白效率的主要因素,利用β-O-4型邻醌木素模型物代替复杂的纸浆中的木素.采用GC-MS法分析该β-O-4型邻醌木素模型物与H2O2反应的降解产物,发现降解产物愈创木酚和乙酰基愈创木酚等苯酚结构会被H2O2氧化成醌甲基或邻醌发色基团,从而导致H2O2漂白效率不高.在加入酚羟基保护剂后,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反应液中的邻醌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木素醌型结构与H2O2,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有机元素分析对从欧美杨107杨正常木与应拉木中提取的纤维索酶解木索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杨107杨正常小与应拉木木素的芳香环结构都足紫丁香基含量最高,愈创木基次之,对羟基苯基较少;与正常木木素相比,应拉木木素中紫丁香基、脂肪族羟基、甲氧基含量较多,而愈创木蕈、对羟基苯基、酚羟基、β-5键含量较少;β-O-4醚键、β-β键和β-1键含量相近;含有一定量的缩合酚羟基和羧基.正常木与应拉木木索的经验式分别为C9H7.21O1.79(OH)ph0.21l(OH)Al1.17(OCH3)1.55和C9H7.23O1.76(OH)Ph0.18(OH)Al1.25(OCH3)1.62.正常木与应拉木木素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22和880l.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可用于清香型小曲白酒酿造的产愈创木酚类物质菌株,该研究对湖北劲牌有限公司酒曲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菌株产愈创木酚能力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高产愈创木酚类物质菌株B257,其在高粱汁发酵液中可产愈创木酚类物质含量达9.7 mg/L。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分子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未添加菌株相比,在小曲中添加菌株B257进行粮食发酵能有效提升清香型小曲白酒中愈创木酚类物质含量,提升率达117%。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 4.5~6.5、NaCl含量为1%~9%以及乙醇体积分数为3%~6%的条件下,菌株B257具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因此,枯草芽孢杆菌B257在提升清香型白酒中愈创木酚类物质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蜂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木脂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崔桂友  段海  纪莉莲 《食品科学》2002,23(12):117-120
利用柱层析方法从蜂胶中分离得到了4种呋喃骈呋喃类木脂素,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芝麻脂素(sesamin)、yangambin、(+)-松脂素[( )-pinoresinol]和(+)-丁香脂素[( )-syringaresinol],其中(+)-松脂素和(+)-丁香脂素为首次从蜂胶中得到。利用测定小鼠肝细胞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方法,检测了所得到的4种木脂素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9.0-14.0μg/ml。  相似文献   

15.
二甲基二环氧乙烷(DMD)作为一种立体有择亲电氧化转移试剂,其对浆的脱木素选择性和有效性引起人们的关注。IDMD与木素反应机理D.S.Argyropoulos等用8种愈创木基木素模型与DMD反应后,阐述反应机理如下:l.IDMD氧ie进攻单聚芳基结构DMD快速进攻带甲氧基的酣单聚化合物,在邻一对位发生亲电取代,将酚型结构氧化成酸型,并伴有脱甲基作用。1.2DMD氧化进攻苯基丙醇卜O-4芳基醚结构1.2.1例链的断裂反应,生成的碎片的芳香基部分继续反应。对于含有酸羟基的木素二聚体,其侧链断裂反应产物占绝大部分,在这点上,DMD与其他…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法和乙醇硫酸法分别从蓝桉硫酸盐法制浆黑液中提取木素获得硫酸木素(SL)和醇酸木素(CSL),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SL和CSL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CSL呈现典型的阔叶材木素特征,主要含愈创木基单元(G)和紫丁香基单元(S),为G-S型木素结构;CSL主要连接键为β-O-4、β-1、β-5、β-β,且含有较多的游离羰基、甲氧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CSL组成元素主要为C、H、O、N,含量分别为62.55%、5.57%、29.54%、0.15%,其理论分子式为C_(10)H_(10.68)O_(3.54)N_(0.02.);与采用硫酸法从黑液中直接提取的SL相比,CSL的杂官能团及杂分子少一些。  相似文献   

17.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紫丁香基木素模型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光催化反应器中,以紫外灯作为光源,对紫丁香基木素的模型物紫丁香醇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讨论了悬浮体系中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紫丁香醇的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避光条件下反应60 min后,溶液中紫丁香醇在纳米TiO2催化剂表面可以达到吸附解吸平衡,纳米TiO2表面饱和吸附量为起始质量浓度的16.3%;根据降解吸光度曲线,当纳米TiO2用量0.4 mg/L、pH值7、连续曝气和搅拌条件下,经一定光强的紫外光照射12 h,初始质量浓度为40.5 mg/L的紫丁香醇溶液去除率达到52.08%,继续光照4 h,最终可以完全矿化;根据降解吸光度曲线和特征官能团显色实验初步推断:紫丁香醇结构中部分双甲氧基在光照条件下,与苯环发生了断裂,生成了具有单甲氧基结构的中间体--愈创木酚;并定量分析了降解过程中紫丁香醇和愈创木酚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波谱对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丹竹SCMP的木素是由愈创木基型(G)、紫丁香基型(S)和对-羟基苯基型(H)等三种木素结构单元组成;木素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是β-O-4′醚键结构,还有树脂酚结构(β-β′,α-O-γ′,α′-O-γ)、苯基香豆满结构(β-5′,α-O-4′)、二苯并-二氧桥-松柏醇结构(5′-5″,α-O-4′,β-O-4″)和β-1′结构等;H型木素主要以对-香豆酸的形式与β-O-4结构木素侧链的γ位羟基形成酯键。  相似文献   

19.
缩合型木素模型物的合成及LCC的变化情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合成了一种缩合型木素模型化合物——脱氢二香草醇,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在此基础上。模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和热型的半纤维素组成部分(木聚糖、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的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级,并利用FT-IR、^13C-NMR对分级后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传统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Co-salen仿酶系统降解木素模型物的研究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FTIR、^1H—NMR、^13C-NMR、^31P-NMR、HMBC研究了β-O-4型愈创木基木素模型聚合物在Co-salen仿酶体系中的降解机理,结果显示经仿酶处理后,木素模型聚合物β-O-4联接发生断裂,醇羟基含量增加,有利于木素的碎片化和溶出;醚化和苯环开环反应使酚羟基含量下降。Co-salen仿酶处理中,木素模型聚合物甲氧基含量增加,可能与小分子产物烷氧基化联接有关。Co-salen仿酶系统催化氧化酚型木素模型聚合物,产生含羧基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