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6)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于世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采用谈判对话方式来有效解决分歧和争议,并积极参与到全球事务的处理中,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正>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已经开始,在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对构建国际新秩序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归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它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正>编者按:本期"哲学专题讨论"栏目刊载的是第十六届《哲学分析》论坛的又一组论文。这四篇论文既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价值论层面上的思考,如《走出价值"两极"的误区——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也有从中西哲学史的思想案例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话题的延伸探讨,如《价值相对主义就是价值虚无主义——苏格拉底论正义与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90-91
自金融危机以来,"反全球化""逆全球化"论调在世界范围内相继泛起。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对全球化进程的反思和契合中探索出了一条努力为全球发展做贡献的新型大国特色的外交之路。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战略布局,呈现出奋发有为的主基调、注重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兼容并包、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的国际实践的特点。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情况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积极推动构建的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机制,对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升级、拓展全球化发展新空间、开启全球化新征程提供了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追求,超越了狭隘的国家理性。在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紧密的相互依存状态下,各国间和全球层面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使人类结成紧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所谓共同利益,主要体现为国家的共同收益、国家间的利益相互交融、机遇与成果的共享以及风险与挑战的共担等。从横向上来看,共同利益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个领域;从纵向上来看,共同利益包含国家、区域和全球等多个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间相互交织并彼此贯通,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共同利益体系。在当前国际关系实践中,共同利益是存在的、可见的,而且是不断增长的,但同时也是不均衡、不充分的。基于共同利益发展的现实状况,未来应着重从四个方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促进不同领域间的均衡与协调发展,通过新型国际关系来构建不同层次的和谐环境,以"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通过提升中国的能力建设来推进共同体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有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人类探索21世纪世界治理方案,实现共生、共担、共建、共享的伟大实践智慧,是人类逐渐实现从"虚幻共同体"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历史跨越的战略策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上克服了资本主义"修昔底德陷阱",在战略上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实践上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创造了现实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正确处理自觉坚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0)
作为西方哲学先驱,柏拉图正义理念的构建无疑与他特殊的生存境遇是息息相关的。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主要体现在个人正义、国家正义以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三个层面上。其中个人正义所指的是人的灵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国家正义的实现则有赖于国家中的三个阶层,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正确分工、恪守其职、互不僭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对应、互为前提的关系。此外柏拉图的正义理念还有着丰富深刻的价值内涵,启迪我们审思正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符合当今国际法的时代潮流,引领国际关系朝着和谐共赢的目标迈进。其提倡的共建绿色海洋生态体系、合作治理、共同安全等理念对打造国际航运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结合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国际航运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21世纪,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面对世界的变化,追问人类社会不朽的话题,中国贡献给人类的智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共赢共享。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学,它应当给人类提供思想超越和精神信仰。这种信仰的智慧既决定和制约人类的思想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进而决定人类的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蕴含着哲学的基本思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共居在一个地球上,全球化使地球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共同的哲学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就难以形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哲学话语面临着六个凸显的问题: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何为话语体系中心、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历史主义与普遍主义、普遍主义与文化多样性、文明的冲突、对话、和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这种话语困境迫切要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构建新的哲学话语系统。有了这种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协调的方式、交往交流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智慧,取得共识,以有效地进行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这其中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哲学自信和哲学担当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