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6):81-8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握力、Barthel指数、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握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能力、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0):129-130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进行综合干预,分析干预前后4∶00、10:00、17∶00、23∶00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干预前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分别为70.55%、94.54%,其中4∶00、10∶00、17∶00、23∶00 4个时间点也分别由干预前的59.73%、84.09%、67.70%、68.95%提升至91.91%、94.76%、94.82%、9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综合干预,提高了ICU临床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6):145-14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其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负性情绪明显降低,且无认知障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病情好转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94-9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心外术后ICU谵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11月入住ICU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谵妄发生率降低,ICU治疗时间与总住院日缩短,28 d生存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作为主动预防措施较于传统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有效降低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6):105-10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改善医护人员感控意识,强化护理干预以减少ICU获得性院内感染(IAI)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6月的115例ICU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119例ICU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耐药菌状况以及IAI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院内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和耐药菌状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IAI发生率分别为6.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性IAI发生率分别为2.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IAI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比较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预后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对80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常规病因治疗,同时口鼻面罩接呼吸机行无创机械通气.选用SPONT模式下压力支持通气(PSV),适当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0.490~0.784 kPa,PSV 0.98~1.96 kPa,压力上升斜率75%,呼气灵敏度25%,氧浓度30%~50%.通气时间:2~96 h.通气过程中连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治疗3h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整氧浓度及压力值.观察80例危重症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前及无创机械通气3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SaO2及30例AECOPD患者pH、PaCO2、PaO2水平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无创机械通气3h后PaO2、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创机械通气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0例患者无创机械通气3h后PaCO2水平较无创机械通气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比较,30例AE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3h后pH值升高、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在危重症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病例、把握好应用时机、合理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可显著地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0):89-9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4年1-6月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比洛芬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体温、脉搏等,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气道管理护理及舒适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VAP、UEX发生率分别为4例(13.3%)、2例(6.7%),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精神、饮食、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4.51±0.38)分、(4.41±0.35)分、(4.55±0.36)分、(4.46±0.3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时应注意临床护理措施实施,采取舒适护理及气道护理等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关系信任度41个项目上,观察组有32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在32项中有8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4):72-7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ICU住院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科后12、48 h焦虑、抑郁、恐惧例数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科后12 h的恐惧、抑郁、焦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科后48 h的恐惧、抑郁、焦虑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危重症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治疗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医患关系,整体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8):43-4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30例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联合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12μg/(kg·h)。比较镇静镇痛效果和对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静脉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用药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持续泵入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9):70-74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校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护理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基础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腹胀程度,胃肠功能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出院时评估两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与疼痛程度均轻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正常进食的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自主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乏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症状以及整体健康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8.24%,常规组为55.88%,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胃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降低术后早期疼痛与腹胀程度,预防继发性心理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于胃癌术后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30):69-71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介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护理满意度为9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和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护理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4):97-98
目的:观察采用社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康复出院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家庭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照顾为本的社区延续护理。出院3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绪评估法测评两组患者的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性得分、情绪状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社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调动患者积极治疗的心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8):77-7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66例诊断为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组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洼田氏饮水试验,并进行心理状态量评分调查。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70.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均有一定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SAS、SDS)、自尊评价(SES)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6):75-76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与协同护理的观察组(n=50),观察两组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评分高,治疗依从性好,生活质量高,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9):81-8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7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心理疏导以及血糖监测等方面,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连续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血糖、BMI、WHR以及特异性生活量表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减轻患者体重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