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7):3-5
观照当下课程改革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走向"学习为本"的趋势越来越凸显。焦点为学习概念的重构、学习内容的开发、学习方法的创新与专业成长的进步,主题有回归学习的教育再概念化,建构学习为本的课程哲学,优化网络化学习环境,研制读者为本教材,开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学习为本的评估体系,深化学习取向的教师有效专业发展,培育学教取向的校长领导力以及创造学习为本的课目教育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4)
"学习故事"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对幼儿活动采用的一种表述性观察与记录的形式,它能将儿童学习过程的真实性描述出来,并进行交流。它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学习故事"将教师的关注点从聚焦幼儿的薄弱环节转变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这无形中挑战了教师的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解读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们只有了解"学习故事"的真内涵,知道它在幼儿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提高自身撰写"学习故事"的能力,做好真实有效的观察记录,从而更好地落地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园本课程是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园本课程应充分挖掘幼儿园与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关注特定幼儿及教师的发展状况。适宜性、灵活性、随机性是园本课程最基本的特性,园本课程建立的核心不是内容简单的增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优化。江苏省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该园是一所新园,园内外资源比较丰富,为此通过各类资源的开发,来丰富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战略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本文在构建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以应用为导向,对战略管理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导下,将战略管理教学环节分解为四个阶段:理论认知、案例分析、沙盘模拟、实地调研,并且明确了四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5.
当“预期的学习成果”制定得相当明确后,学生能预见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需要掌握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学生可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有计划地自发性学习,为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6):138-139
农村教师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直接影响农村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山西省大同地区、吕梁地区、忻州地区、运城地区的344名农村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解了农村教师的课程观与教材观的现状,发现农村教师存在对课程编制不了解、课程实施不够灵活、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普及新课改理念、提升师资水平、协调各方资源编制教材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本为本”教育精神下,全国建筑类高校史论课程必须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细致记录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改过程,深入分析了此类课程“教与学”的关键点,结合一系列具体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展示,体现了作者从“思考—实践—创新—再思考”的探索,并提出高校史论课程是设计创新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创作源泉的新观点,再强调高校史论课程“教与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资源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活力,首先分析了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与企业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设计了学前测试、职业能力化模块,模块化考核等内容,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个性化、体验式课程资源,为今后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整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学习机会作为衡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概念体系,旨在依托"预期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的三层课程模型实现对课程的测量与评价,有效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达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对课程公平做出客观评价。三层课程模型中学习机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国课程公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在预期课程层面,通过课程标准兜住学习机会的底线;在课程实施层面,发挥教师对学习机会公平的调节作用;在课程评价层面,发挥学业质量标准对学业成就评价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主题活动是园本课程内容实施的主要载体,其活动资源的更新与完善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园本课程"幼儿自主性活动课程"为例,阐明了适时更新主题活动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应关注社会生活变化及幼儿发展水平,要重视课程资源管理等,以更好地开发与利用主题活动资源。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2):22-23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配合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通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CRS患者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刀、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嗅觉功能、鼻腔通气功能(鼻腔容积、鼻阻力)、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及Lund-kennedy量表评分。结果:术前,两组嗅觉功能分级、鼻腔容积、鼻阻力、糖精清除时间(SCT)、Lund-kennedy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Ⅰ级患者占比63.46%,高于对照组的38.46%;鼻腔容积为(13.11±2.09)cm3,大于对照组的(11.05±1.57)cm3;SCT为(16.10±1.53)min低于对照组的(17.69±1.84)min;鼻阻力为(0.35±0.09)kPa/(L·s)低于对照组的(0.43±0.14)kPa/(L·s);Lund-kennedy评分为(4.23±0.85)分,低于对照组的(9.47±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刀配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嗅觉功能及鼻腔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1):123-12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14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护理及术前准备,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一周开始每日清晨口服泼尼松40 mg。两组患者均由高年资且熟练操作鼻内镜的耳鼻喉科医生带领的同一手术团队进行手术。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程度、住院时间及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因其有显著的抗感染效果,在鼻内镜术前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有利于术后恢复、病情控制,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8):51-54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NR)检查结果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择期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另择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结合VAS疼痛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研究组患者鼻黏膜收缩前后双侧鼻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和鼻腔容积(NCV)增大,NR减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和鼻腔平均横截面积(MN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中重度慢性鼻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鼻通气功能,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结果可准确反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患者共68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予以行鼻腔粘连分离术。对照组采用剪切后双极电凝法,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鼻腔粘连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77±0.94 m L显著高于观察组出血量0.72±0.32 m L(t=12.005,P=0.000)。对照组手术时间6.56±1.29 min显著高于观察组手术时间5.82±0.82 min(t=2.801,P=0.007)。对照组复发率23.5%显著高于观察组复发率5.9%(χ~2=4.221 P=0.040)。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出血少、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的特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将8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2组:均行手术切除,A组38例采用鼻科动力系统;B组47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A组住院费用较B组少(P<0.05);总有效率与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均具有视野清晰、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34):122-125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传统径路组两组,每组各50例。传统径路组采取传统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鼻内镜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慢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复发率、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眶周软组织淤血、上颌窦开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组慢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传统径路组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临床复发率2.00%,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眶周软组织淤血、上颌窦开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径路组复发率20.00%,并发症发生率1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内镜组生活质量(92.02±5.53)分明显优于传统径路组(82.98±4.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微创性、安全性,术中损伤小,可确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8):118-12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8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术治疗,术后给予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依据冲洗液浓度分为高度组(2.5%盐水冲洗液)和低度组(0.9%盐水冲洗液),各42例,应用糖精法检测患者术后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应用SNOT-20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高度组和低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80.8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均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疗效,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进程,从而加快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恢复,缩短疗程,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24):37-40
目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施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与手术后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疗效等指标评定,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纳入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诊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5例,施予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方案治疗,对患者疗效、生存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对比,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2个月评估55例患者的疗效,有效率为92.73%。术后1、3、6、12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后VAS评分为(2.8±0.4)分,明显低于术前的(9.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获得良好疗效,而且是提升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耳鼻喉科中有持续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0):46-49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2016年本院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鼻喷雾剂外用鼻腔喷入,2次/d,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次·d),治疗组患者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筛前神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对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评定,观察症状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5.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优于外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及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避免了因长期使用激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7):101-10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进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2周。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Ⅰ型、Ⅱ型、Ⅲ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上皮化时间、清洁时间及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结果:观察组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上皮化时间和清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经蕴热型和肺脾气虚型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湿热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肺经蕴热型和肺脾气虚型患者辨证服用中药辅助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的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