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秋南1井四开井段采用φ215.9 mm钻头钻至井深6 476 m,钻进中存在钻井液密度大、环空间隙小、盐膏层蠕变严重、井底温度高、井下压力大、压力窗口窄和封固段长等难点。在详细分析主要固井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尾管固井的方式,选择了贝克休斯公司的HMC型液压悬挂器及其工具附件,优选了高密度抗盐双凝水泥浆体系,并使用固井设计软件对该井尾管固井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制定了主要的技术措施。现场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达到了封固盐膏层、保护套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秋南1井四开井段采用Ф215.9mm钻头钻至井深6476m,钻进中存在钻井液密度大、环空间隙小、盐膏层蠕变严重、井底温度高、井下压力大、压力窗口窄和封固段长等难点。在详细分析主要固井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尾管固井的方式,选择了贝克休斯公司的HMC型液压悬挂器及其工具附件,优选了高密度抗盐双凝水泥浆体系,并使用固井设计软件对该井尾管固井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制定了主要的技术措施。现场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达到了封固盐膏层、保护套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复杂深井尾管固井及回接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管悬挂固井是一种工程经济效益较高、注水泥环空阻力较低且有利于改善套管柱轴向设计和再钻进水力条件的固井方法,常常应用于深井超深井的固井作业。鄯科1井是一口科学探索井,完井尾管具有井径极不规则(实测井径扩大率最大为139.82%,最小为-6.02%)、施工压力高(15~20 MPa)、封固段长(考虑水泥余量的情况下封固段可长达1500 m)和尾管回接固井要求封固两头且不使用分级注水泥等难点。文章针对固井难点,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复杂深井尾管及其回接固井的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它主要包括管串选择、套管扶正器加法、水泥浆体系优选、施工压力校核和配套工艺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对类似井的固井作业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深井、超深井、定向斜井、水平井尾管悬挂固井中,尾管悬挂器在入井中途开泵循环易发生提前悬挂失效,碰压器处于井底大斜度井段使球与球座难以密封所导致的延后悬挂失效,浮箍被过流浆体杂物阻卡时所导致的回流控制失效等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型工具。该工具设置了悬挂、碰压和回流综合控制系统,即控制了液缸与套管内连通的压力通道,将碰压器改设于尾管柱顶部,设计了复合胶塞自锁机构。该工具使用方便、节约成本,解决了悬挂、碰压和回流控制失效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苏4K-P4井是苏4储气库一口典型的注采水平井,针对该井漏失情况,制定“静压差法”方案,即通过控制管内灌液量,利用静压差打开井下工具完成尾管固井施工。固井结束后测井显示上层技术套管存在破损,通过“二段回接固井”,设计2套悬挂器,分段完成回接固井作业。测井显示固井合格率100%,优质率41.5%。该项技术为储气库复杂井完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了深井、超深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尾管悬挂固井引发的各种问题和尾管固井失败的原因,研究了现有尾管悬挂器在施工时过流断面大小及悬挂可靠性等问题。提出悬挂接头尾管固井工艺。悬挂接头过流断面可增加30%~43.2%,悬挂能力明显提高,坐挂可靠性增强,可大大提高固井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塔深1井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塔深1井井深8408m,是亚洲第一垂直深井。该井井下条件复杂,Ф273.1mm、Ф206.4mm、Ф139.7mm三层套管固井都存在封固段长、环空静液柱压力大、施工泵压高、上下温差大、环空间隙小等难题,加之该井采用了非常规系列井身结构,需要应用特殊扣形的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且要求适应小间隙条件、悬挂负荷大、抗温能力强。为此,研发了新型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并改进固井工艺、优化固井设计、细化固井操作,保证了该井三层尾管固井施工的顺利完成,且固井质量合格,初步形成了适合塔河油田长封固段小间隙超深井的尾管固井技术,同时把我国特殊固井工具的研制和应用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深井尾管固井的技术难题和提高深井固井质量,深井尾管固井时可采用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分析了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提高顸替效率的原理,介绍了尾管悬挂器的工作原理和旋转尾管固井的优点,提出了旋转尾管固井所需条件和注意事项。以YK8井为例介绍了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情况,该井的固井实践表明,采用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既能解决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的技术难题,又能提高深井尾管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9.
呼探1井?139.7 mm尾管固井时封固段长、井底温度高,导致存在漏失与溢流风险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及水泥浆稠化时间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在该井?139.7 mm尾管固井段进行了精细动态控压固井技术试验。通过优化水泥浆配方、精细设计浆柱和优化设计套管扶正器安放位置,制定确保井筒动态压力介于地层孔隙压力与漏失压力之间等的技术措施,利用精细控压钻井装备,实现了控压下尾管、注水泥和水泥浆候凝,最终实现了全过程精细动态控压固井,该井?139.7 mm尾管固井质量合格。呼探1井?139.7 mm尾管精细控压固井成功,表明精细控压固井能够提高超深井长封固段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的固井质量,可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油气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歧深1井尾管裸眼封固段油气活跃、温度高、环空间隙小,在固井过程中易出现层间互窜、顶部水泥石超缓凝等复杂情况。针对以上难题开展了技术攻关,提出综合采用套管居中、井眼清洁及界面清洗、隔离液、防窜水泥浆及动态压力平衡固井技术。该套技术的运用,确保了该井Φ177.8 mm和Φ127 mm尾管固井环空水泥环分布均匀,且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顺利,有效地解决了歧深1井尾管固井过程中易出现层间互窜、施工泵压过高(易压漏地层)、顶替效率差、水泥环薄且分布不均匀、顶部水泥石易超缓凝等问题。施工结束后候凝24 h测井固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
昆2加深井是柴达木盆地第一口井深超过7 000 m的预探井。固井面临井底温度高、封固段顶底部温差大、环空间隙小、施工压力高、地层承压能力低、水泥浆受钻井液污染严重等难点。针对这些难题,通过优选抗高温性能好、对水泥石强度影响较小的外加剂,经大量实验,优选出了适宜的水泥浆体系,形成了稠化时间可调、滤失量低、稳定性好、强度高的高温水泥浆配方,确保了该井技术尾管和生产尾管的固井质量。该体系在昆2加深井固井的成功应用表明,该体系可解决由于井下高温而引起的固井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柳世杰 《钻采工艺》1995,18(1):18-21,24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尾管固井的难点:一是斜井段注水泥顶替效率差;二是尾管悬挂工具在斜井段座挂困难,三是水泥浆析水控制难度大,通过两年多的尾管固并实践,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围绕优化水泥浆体系,加强失水及密度的控制;要求钻井液要有一定屈服值,要求采用不找中和点悬挂器,在注水泥施工中严格控制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冀东油田南堡36-P3001井在四开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井漏,后效比较严重,且井底循环温度150℃,下完尾管后环空间隙小,加之井斜较大,环空液柱流动阻力大。为了给五开欠平衡钻井提供优质的井筒环境,针对该井固井难点,优选了性能良好的高温水泥浆体系和相匹配的冲洗液,通过软件模拟优化扶正器的安放方法,完善配套固井技术措施,最终实现了安全固井施工,固井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冀东油田该区块水平井小间隙尾管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南海莺歌海盆地某气田A15井是一口典型的高温低压定向深井,井底温度高、地层压力低、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若采用常规尾管固井技术固井顶替效率低,易发生气窜和漏失,高温低压气层井段的封固质量难以保证。为提高该井尾管固井的质量,该井采用了旋转尾管固井技术和高温胶乳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与优选出的油基钻井液冲洗液和隔离液配合,通过预测旋转扭矩和尾管的居中度,完成了该井高温低压储层段Φ177.8 mm尾管固井作业。高清扇区水泥胶结测井结果证实,该井尾管固井井段气水隔层和射孔井段封固质量达到良好,高压水层封固质量合格,与采用常规固井技术的邻井A9井相比,尾管固井质量大幅提高。A15井旋转尾管固井的成功,为南海莺歌海盆地高温低压定向井尾管固井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克深905井是克深气田克深9井区中部的一口开发评价井,四开完钻需进行尾管固井,井深为7368.2m,井底静置温度为164℃,压力为180MPa,在钻进过程中易发生溢流、井漏等复杂情况,且环空间隙小,安全密度窗口窄,为保证固井质量,防止井漏发生,全程采用塞流注替。根据现场水泥浆情况进行了水泥浆流变学设计和塞流顶替计算;优选了抗高温、抗盐高密度水泥浆体系及与钻井液相容性好的冲洗型隔离液;设计了能够压稳地层密度为2.58g/cm3的抗高温水泥浆;对现场泵压与返出量进行了实施监控。现场固井过程中未发生漏失,施工顺利,所封固井段的固井质量合格率为99.2%,该井尾管塞流顶替为中国首次在井深7368.2m的井段使用。   相似文献   

16.
佛耳5井是佛耳崖构造上的一口定向井,设计井深3076m,Φ127.0尾管悬挂固井难度大,裸眼段钻井液密度高达2.41g/cm^3,最大井斜超过40°,下套管、固井的施工风险和难度大,通过精细井眼准备、固井设计和固井施工,尾管顺利下至设计井深,固井施工安全,固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7.
固井是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多年攻关,中国石油固井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形成了系列配套的固井材料、固井工具及相应的固井工艺技术。近年来,中国石油在深井超深井、水平井及大位移井、大温差长封固段一次上返固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超高密度及超低密度水泥浆、胶乳水泥浆、韧性膨胀水泥浆等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常规固井工具及附件已经成熟,尾管悬挂器及自膨胀材料方面取得突破;固井装备实现了更新换代,固井质量智能化控制取得初步进展。由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对象日益复杂,下一步还需要在复杂超深井、复杂天然气井、储气库井、非常规油气及低温深水固井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高温高压超深井KS1井存在的溢漏同存、岩盐层缩径、盐水层高压、顶替效率低、固井窜槽等固井难题,该井四开固井采用了特殊的固井工艺流程,先采用底部尾管悬挂固井工艺,再进行五开钻进、五开尾管固井、五开中完作业(钻塞、刮壁、电测等工序)后再下铣锥对四开铣喇叭口及回接筒进行修整,最后进行四开回接套管固井工艺。为了确保四开尾管固井作业顺利,根据钻井复杂情况,充分分析了固井作业存在的难点,从通井技术、下套管技术、水泥浆体系、固井排量、固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措施。固井质量测井解释表明,高压盐水层、漏失层、敏感地层均得到了有效封固,实现了“穿鞋戴帽”的目标,为后续油气开发、井筒完整性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该井的固井成功为今后类似复杂岩盐层固井作业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尾管固井使用的卡瓦式悬挂器,由于受悬挂套管重量的限制,不能满足深井重载长尾管固井的施工要求。为了解决4700m气探井悬挂1800m?177.8mm(7in)尾管的问题,长庆油田研制出了结构新颖的WXG9×7固井尾管外台肩悬挂器、文中介绍了外台肩悬挂器的结构特点、室内台架试验、大直径试验井的模拟试验和现场工业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悬挂器具有悬挂可靠、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循环通道大、密封性能好、能上下活动尾管等一系列优点,完全能满足深井重载长尾管固井的施工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悬挂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5212929.9。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渤海埕北区块大位移井在尾管固井施工环节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系列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及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斜井尾管固井工艺技术措施;以CB32B-1井施工为例,制定的措施对尾管的顺利到位、悬挂器的成功坐挂与坐封、尾管固井的施工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声幅CBL固井质量的测定,固井综合质量评定为良好。固井实践表明:该系列技术措施对固井质量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有效作用,为以后该海域此类复杂井的封隔式尾管悬挂固井提供了相关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