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醋豆加工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及醋豆产品的感官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大豆在醋制过程中物质含量 (包括总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的变化 ,对醋豆产品的感官评价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 3 5mg/mL的白醋和米醋中 ,生豆和熟豆含酸量在开始的 12h内快速增加 ,浸渍醋液的含酸量则快速下降 ,从 2 4h以后 ,豆子的含酸量和浸渍醋液的含酸量都趋于恒定 ;在 3 5~ 8 5mg/mL的白醋中浸渍 ,醋液浓度对醋豆含酸量有明显的影响。生大豆和煮熟大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生豆在渍米醋 4 8h以后、熟豆在渍米醋 10h以后 ,其游离氨基酸含量都趋于恒定。含酸量在质量分数 0 6 %左右的熟豆醋豆产品 ,在色泽、气味、硬度、酸度、豆香味及综合评分等方面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的实质等同性,对两种大豆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部分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大,除酪氨酸外,转基因大豆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大豆,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远低于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粗脂肪含量高于非转基因大豆,脂肪...  相似文献   

3.
醋浸蚕豆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醋浸渍对不同蚕豆原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蚕豆、热处理鲜蚕豆和蚕豆种子经过醋浸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三种蚕豆原料经过醋浸后分别检测出36、31、20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醋浸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是1-辛烯-3-酮,醋浸热处理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由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组成,醋浸蚕豆种子主体风味成分由乙酸乙酯、壬醛、乙酸异戊酯、辛醛、丙烯酸正丁酯、己醛、庚醛、2-戊基呋喃、3-羟基-2-丁酮、苯乙醇构成。与醋浸前相比,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没有变化,热处理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略有减少,蚕豆种子风味化合物数量降低较多。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醋浸渍对不同蚕豆原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蚕豆、热处理鲜蚕豆和蚕豆种子经过醋浸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三种蚕豆原料经过醋浸后分别检测出36、31、20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醋浸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是1-辛烯-3-酮,醋浸热处理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由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组成,醋浸蚕豆种子主体风味成分由乙酸乙酯、壬醛、乙酸异戊酯、辛醛、丙烯酸正丁酯、己醛、庚醛、2-戊基呋喃、3-羟基-2-丁酮、苯乙醇构成。与醋浸前相比,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没有变化,热处理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略有减少,蚕豆种子风味化合物数量降低较多。   相似文献   

5.
18种大豆种子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种大豆种子蛋白质和氨基酸、总脂肪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的横山老黑豆和神木连枷条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山西地区的汾豆79氨基酸含量最高,东北地区的吉育82的总脂肪含量最高;GC-MS共鉴定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在70%以上,其中子洲小黑豆、靖边黑豆和晋豆19所提取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筛选更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酿造醋及醋浸食品的保健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酿造食醋的消炎抗茵、缓解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医疗保健功效,综述了酿造醋在醋漫食品如醋浸蛋、醋浸豆、醋漫花生等中华传统的保健食品的应用以及醋漫过程中各有效成分变化,展望了酿造食醋和醋浸保健食品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萌发72 h大豆籽粒营养品质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氨基酸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大豆籽粒基础理化指标、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豆籽粒其基础指标如蛋白质、脂肪等差异显著(P0.05);经萌发72 h后,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等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差异较小。萌发处理改变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含量,对蛋白质分子内的基团及化学键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研究了液态发酵枣醋在不同发酵阶段产物(初始枣汁、枣酒醪和枣醋)的香气成分。从三种产物中分别分离鉴定出56、56、54种香气成分,各占总香气成分的94.57%、97.37%、98.86%,主要是烃类、酸类、酯类、醇类、醛酮类以及少量其他化合物。三种产物香气成分的种类总数差别不大,但种类构成比例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酒精发酵阶段,烃类、酮类物质明显增加,酸类、醛类物质有所增加,酯类、醇类物质基本不变;在醋酸发酵阶段,烃类、醇类、酮类物质降低,酸类、酯类物质显著升高。枣醋的香气成分主要来源于酸类和酯类物质,少量的烃类、醇类、酮醛类等物质也是枣醋香气成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香气成分共同赋予枣醋特殊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大米为原料,通过红曲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步骤,对降脂醋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所制出的降脂醋中的氨基酸与降脂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实验说明红曲降脂醋富含多种氨基酸与降脂活性物质,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豆是人类的重要食物资源,它不仅富含营养物质,还含有大豆蛋白、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植酸及大豆膳食纤维等多种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表明,大豆活性成分在保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有着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基于大豆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对大豆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新型酸豆乳风味醋的发酵菌种选择、稳定剂类型及添加量、杀菌时间等因素对凝固性的影响,pH值和椰浆粉添加量对酸豆乳调味醋风味的影响,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黄豆进行脱腥、去皮等预处理后,通过打浆、细化、滤渣、煮浆等工序制成豆浆,用高温灭菌锅121℃12 min杀菌,添加2%椰浆粉、5%蔗糖、3%葡萄糖、1.5%稳定剂(变性淀粉和果胶),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作为混合发酵剂发酵10 h左右,可使酸豆乳达到pH 4.0~4.1的酸度,可以得到具有发酵豆奶风味、可直接饮用或用于调味的新型风味醋。后续亦可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单包粉末状,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新型酸豆乳风味醋的发酵菌种选择、稳定剂类型及添加量、杀菌时间等因素对凝固性的影响,pH值和椰浆粉添加量对酸豆乳调味醋风味的影响,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黄豆进行脱腥、去皮等预处理后,通过打浆、细化、滤渣、煮浆等工序制成豆浆,用高温灭菌锅121℃12 min杀菌,添加2%椰浆粉、5%蔗糖、3%葡萄糖、1.5%稳定剂(变性淀粉和果胶),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作为混合发酵剂发酵10 h左右,可使酸豆乳达到pH 4.0~4.1的酸度,可以得到具有发酵豆奶风味、可直接饮用或用于调味的新型风味醋。后续亦可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单包粉末状,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比分析黄芪醋和山西老陈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检测并鉴定出黄芪醋和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为49种和50种,其中酯类14种、酸类13种、杂环类11种、醇类9种、醛类8种、酮类4种、烃类5种、酚类4种和其他类化合物9种,且二者酸类、酯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主要共有成分为乙酸、四甲基吡嗪、苯乙醇、糠醛、3-羟基-2-丁酮等。同时,黄芪醋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山西老陈醋,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晒醋中原儿茶酸、表儿茶素、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和川穹嗪等6种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 nm。结果:原儿茶酸、表儿茶素、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和川穹嗪分别在10.013~320.416、10.015~320.48、10.012~320.384、10.001~320.032、10.021~320.672、10.072~322.304 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2.93%~104.5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检出限(S/N=3)0.30~1.80 μg/mL,定量限(S/N=10)1.02~5.52 μg/mL。除咖啡酸外,七种赤水晒醋样品中均检出其余5种功能成分,其中,香草酸的在醋液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组分。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晒醋中原儿茶酸、表儿茶素、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和川穹嗪的含量测定,对晒醋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按照东北豆酱传统方法制作的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在检测蛋白质含量、氨基氮含量、氨基酸含量、非蛋白氮含量和水解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基础上,对豆酱的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豆酱蛋白质含量、非蛋白氮含量、蛋白水解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氨基氮含量则先不断增加后减少至稳定。自然发酵豆酱中共含有17种氨基酸,但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成品豆酱中氨基酸总量维持在41.00 mg/g左右,明显高于生豆粉(11.42 mg/g)和熟豆粉(11.06 mg/g)中氨基酸总量。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在0.48~0.77之间,提示豆酱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分析不同发酵时期豆酱的AAS、CS和EAAI可知,发酵20 d时EAAI最高达29.41,发酵50~75 d豆酱的EAAI保持在16.16~17.40之间。通过比较4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可知,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NCU1011为发酵菌种,采用酱类固态发酵法生产豆渣甜酱。利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豆渣初始水分含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豆渣中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米根霉发酵生产豆渣甜酱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2.75%、豆渣初始水分含量70%、发酵时间28 h,所得发酵豆渣甜酱中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提高到0.25%、5.05%、10.5%,口感细腻爽滑,发酵风味浓郁,其营养和食用价值提高,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高纤维甜酱调味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醋在中国历史上发明的时间很早,最初是广义的醢中呈酸味的食品。并且是敬神的神圣食品之一。醋的发明者是女性,最初的崇拜神也是女性。醋很早就被用作饮料。中国历史上对醋的理解很广泛,醋在中华民族历史生活中的意义远远地超越餐桌之外。  相似文献   

18.
在夏秋茶碎茶制作茶醋可行的基础上,试验针对茶醋及茶汤所含有的挥发性成分、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澄清茶醋氨基酸的总量为2.19mg/mL;茶醋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于茶汤,发酵过程中有多种物质保留,茶醋中苯乙醇含量高于茶汤;茶醋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异戊醇含量高达13.51%;茶醋中醛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略微下降;茶醋生成了双乙酰、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等物质。茶醋中的挥发性成分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酸乙酯、异戊醇、芳樟醇、苯甲醛、2-庚烯醛、正戊酸、辛酸、异戊酸、柠檬烯等19种,为茶醋提供了果香、花香、酒香及蜂蜜香味,3-羟基-2-丁酮、月桂烯等提供了奶油、香脂气味。因此,夏秋茶制成的茶醋挥发性成分种类丰富,其风味特征融合了食醋、茶汤之精华,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有利于提高夏秋茶的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以邻苯二甲醛和氯甲酸芴甲酯联合柱前衍生,反相C18短柱分离,二元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用于检测胱氨酸和赖氨酸)和荧光检测器(用于检测其他氨基酸)联合检测,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种质资源中20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各氨基酸浓度在5~900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以上。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以5%三氯乙酸为提取溶剂,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效果好,标准添加回收率为96.32%~102.25%,相对标准偏差为1.56%~4.30%(n=6)。本方法可用于大豆及其它谷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