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中无线电监测作为传统监测模式的一种补充.其响应速度快、测向精度高、监测覆盖范围大,在未来无线电监测工作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空中无线电监测方案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广的监测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2.
特邀专家李明 李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监测站站长1969年参加工作,多年来从事无线电监测、测向设备的安装架设及维护,并于1993年进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要从事无线电干扰查找,组织并参加了多起重大干扰的查处,及时为国办、中办、人大和民航及公安系统等部门排除了干扰.组织并参加了保证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无线电通讯畅通保障的无线电监测工作.组织建设了监测中心北京超短波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和北京短波监测系统.近期又组织查处了多起卫星和短波干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统筹规划,不断加快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全省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也不断增强,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根据南京青奥(亚青)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江苏省无线电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南京地区无线电监测网和检测系统.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新建了1个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控制中心(包括信息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无线调度指挥系统及显示设备等);在亚青会主场馆建立了2座固定监测测向站、2座可搬移监测测向站及1套设备检测系统.最终建成了一个由1个指挥控制中心、6座固定监测站、12座可搬移站、1 2辆移动监测车和监督检查车,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组成的无线电监测和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0引方   随着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无线电监测网的建设,全国无线电监测网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如何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和正确选择监测、测向系统的技术体制,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提高监测效率,已经成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TDOA定位在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简单分析了TDOA定位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以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试验网为实例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的发展,多任务无线电监测、测向体系日益重要.介绍了多任务体系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系统构成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车载移动无线电监测系统在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与固定监测站配合使用,交叉定位,查找干扰源;另一方面,又可作为独立系统使用,单独执行无线电监测和测向任务.无论是在建筑物鳞次栉比、电磁环境复杂的城市,还是在固定站覆盖不到的城乡结合部;无论是在地形复杂的丘陵或山区,还是在遥远的边陲,都可以看到无线电移动监测车矫健的身影,车载移动无线电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整个无线电监测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最具实用价值的关键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8.
英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和干扰监测活动 1.英国无线电监测网的组成和任务 英国无线电监测网是由固定有人和无人无线电监测站、移动无线电监测站和卫星监测站以及各地区办公室配备的无线电监测设备组成。 ——固定无线电监测设施 地面监测系统(TMS)的主要作用是为英国核发执照的无线电频谱用户提供消除干扰的服务。在这方面大量要求协助的电话都涉及生命安全业务的。该系统对ITU的国际监测系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是向国外一些主管部门提供互惠的监测信息,特别是为HF国际无线电路的干扰查处提供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现场安装后的VHF/UHF频段无线电测向系统,制定统一测试方法.此测试方法适用于对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安装之后现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标校和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无人机进行空中无线电监测时,无人机操作与无线电监测任务需要不同人员完成的问题,通过对Mission-Planner开源地面站进行二次开发,将无线电信号测向定位功能融入传统地面站,实现了一个人对无人机的控制和无线电监测;最后进行了空中无线电监测及交叉定位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空中无线电监测的优越性及开发地面站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对提高民航无线电的监测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抓住时机,正不断研制和推出新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本国无线电监测和国防等领域的需求,还企图在技术上和市场上对其他国家形成长期的垄断之势并不断谋取高额利润.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在这个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高科技领域长期受制于人,而应该与时俱进,从我国现有的电子工业基础和实际出发,走一条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跨越式的发展无线电监测产业的道路.本文从VXI总线结构下的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应用入手,希望对我国无线电监测产业如何与时俱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应用对无线电频谱的需求大幅增加.然而,无线电频谱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因此,频谱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需要良好的电波秩序环境,这需要强有力的无线电管理手段.而在无线电干扰查处方面,无线电监测车的作用必不可少. 移动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可以远距离监测无线电信号环境,如果发现可疑信号可以在行进时追踪定位、逐步逼近信号源. 1 系统结构 以罗德与施瓦茨的产品为例,除了搭载平台车辆以外,监测车设备主要包括接收机、测向机、天线系统以及系统软件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17日,山东省科技厅委托济宁市科技局召开了科研项目成果鉴定会,对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济宁管理处(以下简称"济宁无管处")研发的"基于智能手机软件和互联网地图的基站信息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和"大管径螺旋干扰式高能磁化阻垢器"(以下简称"磁化阻垢器")两个科研项目进行了鉴定,并批准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1 背景概述 随着国内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业务应用日益广泛,无线电管理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在保障民生、促进生产、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无线电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无线电监测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当前,甘肃省兰州市已经进行了包括多套小型站在内的近1 5个无线电监测系统站点建设,基本完成全市各县、区的监测覆盖,并实现监测联网,大幅提升了全市无线电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沈建潮 《中国无线电》2011,(2):59-60,69
根据VHF/UHF频段电波传播特性、无线电业务的发展和无线电技术设施的整体情况,结合当地电磁传播环境,利用ITU-RP.1546传播模型对小型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进行了仿真,估算出了常用无线电业务的监测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网格化技术在无线电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对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的组成作了简要分析。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相较于传统无线电监测系统拥有诸多优势。在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网格化无线电监测可大大提升电磁环境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提升频率资源利用率,强化频率使用监管机制,开展频谱管理新技术的研究。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作为下一代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发展趋势之一,受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了传统无线电监测面临的挑战和网格化监测的特点,进而探讨了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可以发现,将网格技术应用于无线电监测,形成网格化的监测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电磁环境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日,全国无线电管理系统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无线电监测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的形势下召开了全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对于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全面完成、落实第十个五年计划,科学制订"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交流"十五"前四年无线电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研究"十一五"规划工作,明确2005年无线电监测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开创无线电监测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我国海岸线区域的无线电频谱的使用为研究对象,针对海上电台的使用现状、海上监测与陆基监测的技术比较、海上无线电干扰类型和海上频率监管范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索建立以海岸监测站为基点的海上无线电监测系统来突破当前海上无线电监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CX-805双极化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相关干涉仪体制,兼有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监测测向功能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固定站、移动站,或可搬移站进行使用,完成无线电监测测向、监听录音、录像等功能.垂直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无线寻呼、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垂直极化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测向、交绘定位和干扰查处等;水平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监测、测向、监听及电视图像的录像,能满足对广播、电视信号指标测试和对非法台站的侦察、定位等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