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是指在热力站换热器一次侧回水管上设置回水加压泵,代替阀门完成流量调节的供热系统。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中存在零压差点,该点供回水压力相等。采用变流量调节时,存在定零压差点和变零压差点两种运行调节方式。采用定零压差点运行调节方式时,供热系统在整个供暖期的各种工况均属于相似工况,运行调节较为简单,输送能耗也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具有压力、流量检测功能的楼栋智能阀检测管网流量和压力,基于图论原理进行管网阻力辨识,并进行二次网水力平衡计算。提出了最不利环路的确定方法,实现水泵最佳运行工况。基于智能阀最佳流量调节方式及最小压差控制策略,通过对比动态流量平衡阀、动态压差平衡阀水泵运行控制策略,整个供暖季系统运行能耗节约效率分别为50%和19%。通过分析具备间歇供暖条件的公共建筑,动态水力平衡调节可在原基础上可进一步节约系统运行能耗15%,且相对建筑本身可节约供暖能耗9%,节能空间大。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变流量运行可以降低热网中水泵的能耗,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变流量运行可分为:定零压差点变流量运行和变零压差点变流量运行,分析了两种变流量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水力工况,指出两种变流量运行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变流量空气源热泵建筑供暖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泵控制方式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为了使热泵机组保持较高的性能,其最小经济流量为额定流量的30%;3种控制方式中,供回水干管压差控制水泵功耗最大,最不利末端支路压差控制水泵功耗最小;相比于供回水干管压差控制,最不利末端支路压差控制水泵可节能0~31.84%;3种控制方式中,温差控制系统总功耗始终最大,最不利末端压差控制最小,它们的差值平均值在高负荷率下达到6.20%;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均可满足建筑供暖需要,但压差控制室内温度波动更小,适合用于对室内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关于供暖循环泵变频控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供暖循环水泵电功耗较高情况,提出了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循环泵流量的技术措施,分别就定压循环变频、恒压差循环变频、变压差循环变频3种控制方式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变压差循环变频控制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压差旁通阀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普遍存在,主要用以保证冷热源设备流量大于最小需求流量。但目前压差旁通阀的主要参数缺少明确的确定方法。讨论了中央空调系统中一级泵循环水泵定频运行系统压差旁通阀压差设定值及最大流量的确定方法、一级泵循环水泵变频运行系统水泵变频范围的确定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压差旁通阀的参数确定方法。说明了多台冷热源设备并联运行系统的群控策略对压差旁通阀参数具有影响。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压差旁通阀的参数确定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供热系统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水压图及运行方式。采用变压差调节法使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达到水力平衡,即运行流量达到实际需求的流量。然后介绍了以此为前提条件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按热量量化的数值而进行调节的方式。该调节方法的特点是:直接采用热量控制调节,改变了传统用供回水温度来间接调节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保证供热质量,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压差旁通阀设置位置的选择,单级泵系统的变流量调节方式,压差旁通阀的选择计算,单级泵系统冷机变流量需注意事项及负荷侧循环水泵流量的调节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调冷水泵运行工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李萌  苏夺 《暖通空调》2008,38(6):163-170
以两种常见的空调冷水一、二次泵系统为例,分析了水泵运行工况,提出了可能运行区、工作点及工作区的概念;认为不能仅依靠特性曲线分析水泵运行情况,在末端变流量系统中应考虑自控系统对末端侧管路系统的影响,以及冷水机组与水泵联锁运行对冷源侧管路的影响;建议完善水泵设置和自控系统,以保证水泵在工作点或工作区正常运行,采取压差、限流等流量控制措施使设备与系统稳定、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能耗,提出以零压差点作为该系统的水力标志,利用它与热源之间供、回水管段的总阻力损失分析管网中多个零压差点的分布,同时唯一确定了系统循环水泵的配置和压力分布。利用特定工况下的流量-压头图分析了各种循环水泵配置方案的输送功率,说明了零压差点与热媒输送功率的关系,并指出了系统达到需用功率的条件。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定性讨论了若干典型的循环水泵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该系统中某用户加压泵发生故障时,其支路的处理措施,以及为保持其他用户支路流量不变,热源和其他用户支路的水泵或阀门需做出的调整;热源循环水泵发生故障时,供热系统实现故障工况限额供热的可行性,以及用户加压泵的性能曲线和零压差点位置对故障工况限额供热能力的影响.给出了用户加压泵的选型原则及热源循环水泵是否配置备用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供热系统变流量运行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变温差控制并给出了控制方案.变温差控制过程不仅具有负反馈,而且具有正反馈,能较好地适应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变温差控制、定温差控制、定压差控制、变压差控制的节能性,结果表明,变温差控制的节能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3.
供热计量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伍小亭 《暖通空调》2000,30(1):60-62
认为热计量方式的采用,使传统的户内供暖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出:散热量可自动调节是计量供热的前提;宜提倡按户分环式的计量供热系统;由于行为节能的引入可能会造成户内系统立管上压差产生剧烈变化,因此立管上宜设置必要的恒压差、恒流量阀;应该注意暖气罩对计量供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给出分布式供热系统单热源枝状各阶段系统功率的计算公式,并总结给出分布式相对于传统系统的节能率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讨论计算不同热用户负荷分布情况,不同管段平均经济比摩阻对一级泵匹配方案的影响,对于分布式循环泵供热系统,负荷集中区域与零压差点位置一致时,该区域一级泵功率增长幅度较大,降低管段经济比摩阻可以起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节能性的效果,但影响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热量计量收费供暖热网变流量压差控制点的位置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成功  吴家瑾 《暖通空调》2006,36(2):112-114
结合一个热水供暖热网模型,探讨了变流量压差控制点的设置位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将控制点设置在第一个热用户与主干管的连接处、控制压差设为该处的设计工况压差既能保证热网中各用户流量又较节能。  相似文献   

16.
供暖系统调节设备的合理选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每一个有效节能的供热系统都配有相应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压差控制阀等,随着供热计量收费体制的改革,室内供暖系统装配温控阀后热网如何正确配备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论述了装配温控阀前后系统的特性变化,指出了选择与温控阀正确配备的控制设备的方法,对供热系统设计和改造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郑州市某栋综合体超高层的冷热源,空调、采暖、通风、防排烟、节能环保及计量,同时讨论空调水系统压力分区,冷冻水大温差。  相似文献   

18.
湛轩业  杜保平 《砖瓦》2007,(1):10-14
文章对目前我国砖瓦行业使用的隧道窑存在的某些缺陷从设计与操作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强调了隧道窑设计思想上需要转变的概念和应重视的八个问题;提出了环流焙烧和穿流焙烧概念上的区别以及隧道窑操作中“最小边隙”的概念与数据;合理坯垛形式对烧成过程的重要性;零压位的正确控制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调节等。  相似文献   

19.
湛轩业  杜保平 《砖瓦》2006,(12):9-16
文章对目前我国砖瓦行业使用的隧道窑存在的某些缺陷从设计与操作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强调了隧道窑设计思想上需要转变的概念和应重视的八个问题:提出了环流焙烧和穿流焙烧概念上的区别以及隧道窑操作中“最小边隙”的概念与数据:合理坯垛形式对烧成过程的重要性:零压位的正确控制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调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