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栲胶脱硫液电位及其应用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栲胶法脱硫是广西化工研究所等近年开发的湿式氧化脱硫工艺,已有若干小氮肥厂和中型氮肥厂相继使用。为了从氧化还原电位理论了解碱性氧化栲胶溶液的氧化能力,以便估价溶液的适宜操作组份以及有助于降低腐蚀的探索,使栲胶法趋向完善。本实验依据生产实际溶液之碱度和含量,在Na_2CO_3~NaHCO_3介质(Na_2CO_3和NaHCO_3折以Na_2CO_3计算的两者总量为25.0克/升)、溶液pH=8.5~10.0、原料栲胶含量1~5克/升条件下,测定了25℃时溶液的电极电位。得出pH~毫伏呈线性反比关系;原料栲胶含量浓度的对数与溶液电极电位亦呈线性关系。此外,还考察了五价钒、四价钒离子对碱性氧化栲胶溶液电极电位的影响,得出溶液对四价钒有相当可观的氧化能力,並且从电位和光谱实验数据推测出五价钒与氧化栲胶不形成络合物。继之,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对栲胶法脱硫的操作,从理论上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一)试验目的 栲胶法脱硫是我国七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湿式氧化脱硫方法。该法以碱作吸收介质,以橡碗栲胶和偏钒酸钠作催化剂。(为区别方便,称为碱法栲胶脱硫)。湖南化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栲胶法脱硫是我国七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湿式氧化脱硫法。该法以碱作为吸收介质,以橡碗栲胶和偏钒酸钠作为催化剂。湖南化工研究所在完成实验室试验工作基础上,于1982年与株洲市联碱厂(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各一万吨)合作,将该厂的氨水中和法脱硫改为栲胶法脱硫,采用填料吸收塔、喷射氧化再生槽工艺(填料塔  相似文献   

4.
脱硫溶液的主要组分以纯碱为多,脱硫液由纯碱、氨水及催化剂栲胶、偏钒酸钠(Na VO3)、888等人工配制而成,溶液中的副产物主要有Na HCO3、Na2S2O3、Na2SO4及Na CNS,副产物含量多少受制于生产装置和生产运行条件。溶液的各组分含量决定脱硫效率高低,同时反映出脱硫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脱硫溶液的技术管理角度分析了脱硫液成分、理化性质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栲胶脱硫体系下的偏钒酸钠与硫化氢作用过程中的硫元素迁移规律,选用碳酸盐缓冲溶液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为8~9来模拟硫化氢的吸收,结果表明:偏钒酸钠与HS-反应时,迅速生成了吸收波长为360nm的多硫离子,而后多硫离子再缓慢转化成硫单质;同时五价钒被还原为四价钒离子.反应体系中多硫离子的存在与c(Na_2S)∶c(NaVO_3)有关,且c(Na_2S)∶c(NaVO_3)越大,多硫离子的生成越低,意味着转化为稳定单质硫的效率越低.多硫离子自身不稳定,受温度和放置时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将2 h和4 h的脱硫效率及碱耗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碱度、栲胶浓度、偏钒酸钠浓度及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为碱度>温度>栲胶浓度=钒浓度,对碱耗的影响却是随时间变化的;栲胶浓度和钒的浓度对脱硫效率及碱耗的变化趋势相同;胶钒比宜控制在1.5~1.7,温度在25~30℃。  相似文献   

7.
在自行组装的脱硫再生实验装置上,采用模拟的工业气体研究了栲胶溶液处理黑药生产中释放的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以回收硫磺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栲胶溶液pH11.0~11.5,栲胶浓度为1.2g/L,偏钒酸钠浓度为0.9g/L,吸收温度35~40℃。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栲胶溶液处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脱硫率高,可生产纯度〉99.32%的硫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国内焦化和化肥系统的大型企业中,净化硫化氢广泛采用改良蒽醌二磺酸钠(ADA)作为吸收液的脱硫方法,吸收装置又普遍采用成熟的压力降低的木格填料塔。ADA脱硫方法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具有溶液毒性低、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此法添加了偏钒酸钠催化剂后,使硫化氢氧化反应速率大大加快,因此在吸收装置中,当溶液与煤气中硫化氢一接触,就吸收了硫化氢生成硫氢离子,并很快地被偏钒酸钠氧化成元素硫析出,因此部分元素硫就沉积在木格填料的表面  相似文献   

9.
楼雪锋 《浙江化工》2003,34(6):19-19
1前言焦炉煤气是焦化厂的主要化产品之一,供生产及居民作燃料之用,焦炉煤气中含有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不符合城市煤气要求,故设置脱硫工段将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回收硫磺等副产品。杭钢焦化厂脱硫工段自投产以来,采用改良A.D.A脱硫法进行脱硫生产。此法是利用2,6-或2,7-蒽醌二磺酸钠作催化剂,碳酸钠溶液作吸收剂,并在其中添加了适量偏钒酸钠的氧化脱硫脱氰方法(自1995年使用以来确实存在一些缺点:总脱硫效率低,硫泡沫不易分离,脱硫成本高等)2脱硫液各成分的组成组成成分名称溶液中的含量g/lNa2S2O3≤60NaCNS≤160Na2CO38.0-10.0NaHCO…  相似文献   

10.
即墨化肥厂在改良ADA法脱硫液中添加少量栲胶进行脱硫试验。由于栲胶具有比ADA更多更活泼的官能团,因此具有更大的还原活性,从而可降低ADA的氧化消耗。另外,栲胶及其降解产物均有与四价钒形成水溶性络合物的能力,可以减少四价钒的沉淀损失。试验是在常压改良ADA法脱硫的生产系统进行。试验前(1980年1~6月)调整后脱硫液的组份和试验期间(1980年8~10月)添加栲胶后脱硫液的组份如表1所示。脱硫试验数据、消耗定额及试验前后药品消耗如表2、3、4所示。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添加拷胶后效果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栲胶脱硫工艺中HS-与钒的反应机理和副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液中五价钒主要是以HV2O3-7形式存在,四价钒主要是以V4O2-9形式存在。HS-与五价钒反应可瞬间生成多硫离子S2-x,然后S2-x转化为单质硫。在栲胶脱硫工艺的操作温度下,HS-和S2-x与氧气作用均可生成副产物,但S2-x比HS-活泼,更易发生副反应,且S2-x中x的值越小越活泼。在S2-x转化为副产物S2O2-3的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副反应的发生。对栲胶脱硫工艺而言,S2-x是生成副产物的活性中间产物,因此,栲胶脱硫液在进入再生系统前,应使S2-x尽可能多地转化为S8结构。  相似文献   

12.
栲胶法脱硫是以碱液作吸收介质,加入少量橡椀栲胶和少量偏钒酸钠作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脱硫方法。此法自一九七八年七月进行工业生产试验技术鉴定以来,已逐步在中小型合成氨厂推广使用。生产应用表明,此法脱硫液活性稳定;再生容易;净化度高;选择吸收性能良好;副反应小;硫磺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不易堵塔;易于操作管  相似文献   

13.
我厂合成氨原料气的制造有两套系统:一套是以本地区土焦为原料,半水煤气中含H_2S1~3克/米~3,采用GV法脱硫;另一套则以本区褐煤鲁奇炉加压气化,粗煤气中含H_2s 10克/米~3 、有机硫<100毫克/米~3,采用高压水洗脱硫、脱碳,锰矿法脱除有机硫。为解决脱硫工艺上存在的污染等问题,在原栲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到了一种以工业硝酸硝化栲胶、以碱为吸收介质、添加五氧化二钒和钼酸铵为氧化催化剂的脱硫方法。在1978年的静态、动态小试验基础上,于1980年10月在年产5千吨氨的云南通海化肥厂进行了近一个月的中试。试验表明,本法脱硫效率高、脱硫液性能稳定、硫容大、原料消耗低、溶液便于再生,还可脱除部分有机硫。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研究橡椀栲胶单宁与四价钒络合物组成时,发现试剂单宁酸(即鞣酸,Tannic Acid)与四价钒所形成的蓝色络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而提出将这种试剂用于栲胶脱硫溶液中总钒的测定。在测定了络合物组成、稳定常数、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条件试验和分析方法对比试  相似文献   

15.
在栲胶脱硫液中HS~-含量,一般为10~(-3)~10~(-4)M。采用经典的碘量法,必须预先分离除去副反应生成的S_2O_3~(2-)等,手续烦琐,洗涤沉淀颇为费时,难以获得较好的平行结果,有时误差甚至达到100%。亚甲基兰比色法也需分离除去干扰的S_2O_3~(2-)、CNS~-,在采取通N_2气提时,则因试液酸化,而使氧化栲胶、偏钒酸钠更能将大部份HS~-氧化,结果偏低甚多,回收率仅达10~20%。电位滴定法因使用硫代乙酰胺试剂也不令人满意。本文应用HDS-1型硫离子选择电极,以直接电位法、标准添加法进行测定,完成分析时间10~15分钟,测定  相似文献   

16.
牛富琴 《中氮肥》2012,(5):60-62
过氧化物比色法测定栲胶脱硫溶液中的钒比传统的氧化还原法效果好,适用于栲胶脱硫工艺的生产控制分析。为寻求更快捷的分析方法,以五氧化二钒为分析对象,对过氧化物比色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新的测定条件后,节省了试剂,缩短了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17.
橡椀栲胶单宁与四价钒形成络合物的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橡椀栲胶单宁与四价钒所形成的络合物的克分子组成比、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克分子吸光系数,从而论证了橡椀栲胶单宁在脱硫过程中,既可作载氧体又可作络合剂,不添加酒石酸钾钠对脱硫和再生均无影响,也无硫氧钒沉淀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我厂栲胶法脱流是1980年5月在新扩建的一套年产十万吨合成氨(设计为ADA法脱硫)装置上投产的。由于对栲胶法脱硫反应机理和不同再生设备的效率问题认识不统一,仍采用原设计氧化槽设备。因此,在投产后,生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1980~1983年连续三年,溶液中副反应无法抑制。Na_2SO_4在溶液中高达210克/升,平均每天增长2~3克/升;Na_2S_2O_3的含量也超过100克/升,消耗了大量的纯碱。同时Na_2SO_4的大量生成导致碳钢设备、管道、阀门的严重  相似文献   

19.
罗道成  刘俊峰 《煤化工》2006,34(1):24-26
介绍了煤气脱硫的多种方法及栲胶法脱硫的优点,阐述了栲胶法脱硫的原理。通过分析栲胶法脱硫中脱硫塔堵塞的原因,提出了栲胶法脱硫中预防脱硫塔堵塞的各种措施:在硫容为0mg/L ̄200mg/L时,控制栲胶质量浓度为3g/L ̄5g/L,钒酸盐质量浓度为2g/L ̄3g/L,pH≤9,喷淋密度≥20m3/(m2.h)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用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溶液对合成氮原料气(半水煤气、重油裂解气)一次脱硫的中试与微型中试结果。试验选用溶液组成:环丁砜40%,二异丙醇胺40%,水20%。在18~20公斤/厘米~2吸收压力、进气含 H_2S2~5克/标米~3、有机硫(主要是 COS)100~400毫克/标米~3、气/液180~240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吸牧一段再生工艺流程,使浮化气总硫<5毫克/标米~3。溶液中二异丙醇胺的副反应在用于重油裂解气脱硫时其值<0.1公斤/吨氨,但用于半水煤气脱硫时其值约为0.4公斤/吨氮。本文对溶液吸救硫化物与 CO_2的机理、动力学、副反应、腐蚀及两段吸收一段再生工艺流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